ChatGPT能力全解析:一次看懂怎樣用好ChatGPT的所有功能

· AI知識
broken image

WOW AI知識 |2025年最新版ChatGPT能力總覽,詳細列出現階段AI工具的各項功能,從自然語言互動、數據分析、圖片解讀,到網頁搜尋、語音對話及自訂任務型AI助手,詳細解説ChatGPT的各種功能應用場景,落實用好GPT的需求。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演進,OpenAI近日釋出最新《ChatGPT能力總覽》,全面整理了目前ChatGPT能夠支援的功能與應用範圍。從文字對話、資料分析,到圖片處理、深度網頁搜尋,ChatGPT正在從單純的聊天機器人,蛻變為一個多功能、跨領域的智慧工作夥伴。

ChatGPT核心功能盤點

1. 自然語言互動與指令執行
ChatGPT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能夠理解並執行用戶以「自然語言」輸入的各種指令。你無需掌握任何程式語言或複雜設定,只要像與真人對話一樣提出需求,AI就能理解並立即回應,完成相關任務。

舉例來說,你可以對ChatGPT說:

  • 「幫我寫一封禮貌的客訴Email」

  • 「列出10種適合社群貼文的開頭句型」

  • 「請用表格整理A、B、C三種行銷策略的比較」

這種直覺式互動,大大降低了技術門檻,也讓非工程背景的使用者能輕鬆上手。

如果你想進一步提升AI的回應品質與使回答的風格具有一致性,可以運用「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技術進行優化,這是一種優化提問方式的技巧,透過明確說明上下文、語氣、格式與目的,讓AI的回應更符合需求。

例如:

  • ❌ 「請幫我寫一篇關於時間管理的文章」

  • ✅ 「請用800字,第二人稱口吻,列出5個具體方法,寫一篇能刊登在LinkedIn上的時間管理建議文」

透過這種精準的提示設計,你可以讓ChatGPT成為具備風格掌控與目標導向能力的寫作助手、簡報幫手,甚至策略顧問。

此外,若你搭配使用「Custom Instructions(自訂指令設定)」功能,還能進一步讓AI記住你的偏好與語氣風格,使其回應更加個人化與長期一致。

總結:自然語言互動讓ChatGPT適用於各種角色──從日常生活小助手到企業內部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工具。而提示工程則是將這項互動能力推向專業應用的關鍵技術,尤其對行銷、寫作、策略思考等職能價值極高。

2. Canvas介面:內容與程式碼編輯利器

Canvas 是 ChatGPT 在 2024 年底推出的新型態互動編輯介面,目的是讓你不再只是「一問一答」,而是能與 AI 在一個可視化編輯空間中協作處理內容。這對於寫作、報告整理、簡報架構、甚至是程式碼開發都有極高實用性。

在 Canvas 介面中,你可以:

  • 直接看到 ChatGPT 生成的內容分段呈現

  • 針對任何一段點選「✎」進行修改、刪除或要求重寫

  • 使用指令選單進行快速指示(例如「請擴寫此段」、「請改為表格格式」、「請簡化語句」)

與傳統對話相比,Canvas 更像是一個「AI強化的編輯工作區」。你不需要重新打開新對話,只要針對特定段落操作,就能不斷修正、微調,打造出理想的內容版本。

實際應用場景如下:

  • 內容創作: 撰寫部落格文章、行銷腳本、電子報草稿時,可用Canvas反覆調整語氣、結構與風格。

  • 簡報製作: 可請ChatGPT根據主題列出簡報大綱,然後針對每頁內容逐一討論與細修。

  • 程式開發: 輸入一段程式碼後,可以透過Canvas請AI協助除錯、優化效能,甚至重構整體邏輯。

  • 教案與教學設計: 教師可以建立Canvas,讓AI協助撰寫教學單元、學生練習題或評量設計。

此外,Canvas 還支援版本歷史記錄與還原功能,讓你可以追蹤內容修改歷程,或在需要時還原先前版本,這對於團隊協作或長期案子特別重要。

為什麼這功能特別關鍵?

在過去,用戶與ChatGPT互動時,若想修改一段內容,只能反覆輸入「請將上面改成……」這類指令,且不易追蹤歷史脈絡。而Canvas的出現,讓AI內容生成過程更接近「真實工作流程」,無論你是創作者、編輯、企劃還是工程師,都能用一種更接近「工具化」的方式與AI協作。如果你想讓ChatGPT成為你的內容共同作者或技術文件助手,Canvas 將是實現這種角色轉換的關鍵平台。

3. 網頁搜尋與深度研究

雖然ChatGPT本身搭載的語言模型擁有大量知識,但這些知識是訓練於特定時間點前的資料,無法涵蓋最新消息或即時內容。為了解決這項限制,OpenAI導入了「Web Browsing」與「Deep Research」兩項進階功能,讓ChatGPT具備即時搜尋與整合網路資訊的能力。

Web Browsing:即時上網找資料

這項功能讓ChatGPT能在你下指令時,透過Bing或其他內嵌搜尋引擎上網查找最新資訊。它會分析結果、點選最相關的網頁、擷取重點內容,然後以摘要或原文整合回應。

例如,你可以對ChatGPT說:

• 「請查找2025年CES消費性電子展有那些AI新品」

• 「幫我列出台灣最新的創業補助計畫」

• 「請幫我找三個與永續旅遊有關的近期研究報告」

在回應中,ChatGPT會附上所引用的網址、來源時間、甚至提醒你該資訊是否有可能已過時或缺乏官方確認,協助你建立資訊可信度評估的習慣。

Deep Research:多步驟邏輯查詢與資料整合

除了即時查詢外,ChatGPT的「Deep Research」能力強調多層次搜尋與結構化分析,特別適合做更深入的主題研究。它不只查找單一問題的答案,而是能夠:

• 分解複雜問題為多個子問題

• 對不同來源進行比較、綜合與歸納

• 自動生成帶有引註的段落或報告草稿

這對學術研究人員、顧問公司、行銷策略師等角色特別實用。

具體應用場景如:

• 市場研究: 查找多家競品的近期市場動態、使用者評論、產品差異化優勢。

• 法律/政策追蹤: 整合不同國家針對AI倫理的立法進度與公共討論。

• 品牌洞察: 搜集關鍵字在社群平台、媒體上的出現頻率與語意傾向。

為什麼這功能特別重要?

對多數使用者來說,ChatGPT原本的「知識時效性」是限制其應用的重要因素。而Web Browsing與Deep Research的出現,不但讓AI能「自己查資料」,也讓它具備了產出具時效性、可信性與結構化報告的能力。這使它從過去的「參考工具」躍升為「實戰資料搜整合員」。

4. 圖片處理與圖片生成(擴展說明)

除了文字與語音能力外,ChatGPT也已正式進入多模態(Multimodal)AI時代,支援你上傳與理解圖片,並且具備強大的圖像生成與編輯能力。這讓ChatGPT從「語言型AI」進化為「視覺理解+創作型AI」,大幅拓展了實用場景。。

圖片處理:看圖、解圖、分析圖

當你上傳一張圖片到ChatGPT時,它能透過GPT-4 with Vision(GPT-4V)模型來理解圖像內容。不管是生活照片、統計圖表、網站介面截圖,或是設計草圖,你都可以請它:

1)分析畫面中有哪些物件、圖形、人物、商品

2)解讀圖表數據趨勢、標籤意涵(例:折線圖、長條圖)

3)比較不同圖片的差異點(例:設計前後、版本比較)

4)針對視覺風格、排版、配色給出改善建議

應用場景舉例

1)教師上傳一張學生作業或實驗圖片,請AI協助診斷錯誤或給予建議

2)業務人員上傳競品簡報截圖,請AI協助解析亮點與定位策略

3)設計師上傳作品草圖,請AI協助敘述設計理念或優化排版

圖片生成:用文字描述畫面,AI幫你畫出來

ChatGPT也整合了圖像生成模型(如DALL·E),讓你可以直接「用說的」描述想像中的畫面,AI就能幫你繪製對應圖片。你可以指定風格、場景元素、人物動作,甚至生成「可再編輯的」圖片。。

指令範例:

「請幫我畫一張日落時分的台北101,漫畫風格」

「生成一張創業簡報用的商業辦公室情境圖」

「設計一張適合社群貼文的元宇宙主題封面圖」

這項功能也支援「圖片編輯」,你可以在生成後請AI繼續做::

1)替換部分內容(如人物、顏色、背景)

2)移除或加上特定物件(如去除雜物、添加Logo)

3)調整視覺風格(如從寫實改為插畫風)

為什麼這功能影響重大?

圖片的理解與生成能力,讓ChatGPT從「文案編輯者」升級為全方位創意夥伴。你不再需要多工具切換,只要在一個平台上,就能完成文案、圖片設計、風格調整等多模態內容製作。

這對以下族群尤其重要::

行銷團隊: 快速製作搭配內容的圖片素材

設計前期: 快速生成視覺概念草圖、Moodboard構圖

教育單位: 利用圖片講解複雜概念、輔助教學簡報

創作者/品牌經營者: 製作封面圖、社群素材、品牌情境圖

未來的AI助手,不再只是會「說話」,而是也能「看懂」與「畫出」,全面參與從靈感到產出的整個流程。

5. 文件上傳與文字抽取

除了對話與視覺能力之外,ChatGPT現已支援上傳並理解多種格式的文件,這代表你不再需要自己複製貼上內容,只要把檔案丟給AI,它就能幫你「讀完重點、快速摘要、整理分析」,大幅簡化知識處理流程。

支援的文件格式

ChatGPT目前支援以下常見的文件格式上傳與處理:

• PDF(最常用於報告、研究資料、簡報文件)

• Word(.doc、.docx)

• PowerPoint(.ppt、.pptx)

• 純文字檔(.txt、.md)

• CSV / Excel(延伸至資料分析功能)

你只需要將檔案拖進對話框,或點選「📎」上傳,ChatGPT就能開始讀取。

它可以幫你做什麼?

一旦上傳文件,你可以請ChatGPT幫你進行以下任務:

✅ 快速摘要:

「幫我摘要這份PDF的前三章重點」

「請用條列式整理這份報告中的關鍵數據」

「這份簡報的結論頁是什麼?請列出5個行動建議」

✅ 段落比對與內容理解:

「幫我比較第2頁與第5頁的策略差異」

「請解釋第8頁的圖表是什麼意思」

「請把這篇文章改寫成800字的部落格文」

✅ 轉換格式與語言:

「把這份英文簡報翻譯成繁體中文」

「請將這份簡報轉換成一份新聞稿格式」

「請將附件中的逐字稿改寫成演講大綱」

✅ 找出指定內容:

「這份報告有提到台灣市場嗎?」

「找出所有提到“永續”或“碳排放”的段落」

「幫我匯總所有引用過的外部研究文獻」

應用場景建議

對企業與顧問:

快速解讀內部報告、法務文件、合約摘要,減少初步閱讀時間。

對研究人員與學生:

協助理解研究論文架構、幫助比對不同文獻觀點。

對行政與PM:

將會議記錄或長篇報告轉換為行動清單或KPI追蹤表。

對創作者與講師:

從素材或逐字稿中提煉出課程大綱、文章草稿、企劃骨架。

為什麼這項功能特別重要?
在實務工作中,閱讀與理解大量文件內容是一個最花時間、也最容易產生認知偏誤的流程。而ChatGPT的文件上傳與文字抽取功能,讓AI真正成為一個「知識處理助手」,幫你把繁重的理解任務變成幾秒完成的資訊整理。

它不僅提升資訊吸收效率,更重要的是:降低人為遺漏關鍵資訊的風險。

6. 數據分析與視覺化

除了文字與圖像能力,ChatGPT 也具備實用的數據處理與視覺化功能,讓你不需要安裝任何複雜軟體、撰寫程式或熟悉統計工具,就能快速看懂、整理與呈現數據。

這項功能目前開放給ChatGPT Plus(GPT-4)付費用戶,內建的分析模組原名為 Code Interpreter(進階資料分析器),也稱為 Python in ChatGPT,代表它背後實際運作的,是Python語言結合統計、圖表與運算的完整分析環境。

支援格式與操作方式

你可以直接將以下格式的資料檔案上傳給ChatGPT:

• .csv(最常見的表格格式)

• .xlsx(Excel檔)

• .json(結構化資料檔)

• 純文字中帶有表格或數值資料的內容

上傳後,你只需要下指令,例如:

• 「請幫我分析這份銷售資料的趨勢變化」

• 「請篩選出今年第一季業績超過50萬的業務員」

• 「畫一張長條圖,顯示各產品分類的總銷售額」

• 「這些資料是否存在明顯離群值?請幫我找出來」

ChatGPT 會自動執行資料清理、分類、統計、運算與視覺化等操作。

能完成哪些數據工作?

✅ 基礎統計分析

平均值、中位數、標準差、分布、極值找出、變異分析等

✅ 資料視覺化

折線圖、長條圖、圓餅圖、熱力圖、散佈圖等自動生成

✅ 資料過濾與重組

依條件篩選、分組比較、排序、Pivot Table樣式摘要

✅ 資料清理與轉換

處理缺失值、合併欄位、資料標準化、重新命名欄位

✅ 進階應用分析

趨勢預測、相關性分析、簡單模型建立(如線性回歸)、分類比較

應用場景建議

對商業經營者:

每月匯出銷售報表後,即可快速產出經營分析、KPI視覺圖、區域業績分布圖等,節省建立報告的時間。

對行銷團隊:

分析社群點擊率、廣告成效、訂閱數變化,產出週報、月報、A/B測試效果摘要。

對專案與產品經理:

追蹤專案進度、資源分配、BUG統計、用戶回饋量化處理等。

對教師與學生:

協助進行研究數據統整、視覺化簡報、論文資料初步探索。

對自由工作者與創業者:

幫助統計開支收入、客戶分布、工作時數與報價策略優化。

為什麼這功能特別重要?

資料分析過去是一項門檻極高的能力,需懂Excel公式、會寫Python、熟悉統計學。而現在,透過自然語言搭配資料上傳,ChatGPT 讓非技術背景的使用者也能輕鬆進行資料分析,完成從「看懂資料」到「做出決策」的跨越。

它不只是讓數據變得更有感,更重要的是

讓你做出更快、更準、更視覺化的行動依據。

7. 聲音模式

隨著語音技術與語者合成(speech synthesis)的進步,ChatGPT 現在已經不只「看得懂、寫得出」,也「說得出、聽得懂」。透過 Voice Mode 聲音模式,你可以和 AI 進行即時語音對話,像和真人一樣自然互動,讓 AI 真正成為你的語音助理。

如何使用 Voice Mode?

目前 ChatGPT 的語音功能已在以下平台開放:

• iOS App(iPhone、iPad)

• Android App

• macOS 桌面版

• Web版 ChatGPT(需啟用語音功能)

開啟方法非常簡單:

1. 進入 ChatGPT App 或網頁版

2. 點選對話畫面下方的「耳機」圖示或「麥克風」按鈕

3. 對著手機或電腦說出問題,ChatGPT 會用語音回應你

你也可以在設定中選擇不同的 AI 聲音,包括男聲與女聲、冷靜或活潑風格,未來甚至會支援更多語者情感與語速控制選項。

Voice Mode 能幫你做什麼?

✅ 即時語音問答

像對 Siri 或 Google Assistant 一樣,直接問 ChatGPT:「今天有什麼新聞?」、「幫我查一下某人的出生年份」、「台灣明天會下雨嗎?」

✅ 語音輔助學習

用口說練習外語,請 ChatGPT 扮演對話練習對象、幫你糾正發音或句型。

✅ 講稿練習與簡報預演

讓 AI 扮演觀眾角色,幫你模擬回答問題,或練習自我介紹。

✅ 遠距工作助理

手忙時用語音問:「幫我記一下今天的代辦事項」、「幫我寄出會議紀錄的草稿內容」。

✅ 語音導航與生活資訊

搭配未來的應用場景,如智慧眼鏡、車載系統、穿戴裝置,可用語音取得即時資訊或控制任務。

應用情境建議

創作者: 講Podcast前先口語練習,讓ChatGPT幫你模擬聽眾回饋

學生族群: 英語口說訓練、語音式知識小測驗

上班族: 通勤路上用語音請AI朗讀今日新聞、會議摘要

長輩用戶: 透過語音與ChatGPT互動,降低打字門檻

未來設備場景: 結合AR眼鏡、車用系統、智慧家庭助理(如Alexa 2.0)

為什麼這功能關鍵?

文字互動是AI使用的第一步,而語音互動則是下一波關鍵入口。聲音模式的出現,讓ChatGPT從「桌面工具」正式走向「行動助理」,開始真正貼近人類生活情境。

這不僅提升了「即時性」、「便利性」,更打開了不方便打字者、兒童、年長者等新的使用族群。未來,語音將成為讓AI隨時隨地陪伴你的橋樑。

總結整理:ChatGPT七大能力全面升級,AI邁向全方位智慧助手

從過去只能文字問答的語言模型,ChatGPT 在 2025 年已經進化為一套多模態、跨場景的智慧平台。回顧以上七大核心能力,我們可以看出這套AI系統正在快速突破應用邊界:

  1. 自然語言互動──讓人與AI的溝通變得毫無門檻,人人都能用說話方式啟動專業任務;

  2. Canvas 編輯介面──打造「即時共同創作」的工作空間,特別適合文字、簡報、程式開發;

  3. 即時網頁搜尋與深度研究──讓AI成為可信且實用的研究與決策助手;

  4. 圖片理解與創作──結合圖文創作流程,讓AI能看圖、解圖、畫圖,一站整合;

  5. 文件上傳與文字抽取──從靜態文件中提煉出知識與洞察,讓AI處理資訊變得有效率;

  6. 數據分析與視覺化──把AI變成你身邊的資料分析師,不需寫程式也能解讀趨勢;

  7. 語音互動模式──讓AI從螢幕走進聲音世界,進一步貼近日常生活與行動場景。

這些功能背後的共同特徵是:「降低門檻、整合流程、提升效能」。對個人來說,這是一種超生產力工具;對企業而言,這是數位轉型的關鍵引擎。

未來,ChatGPT 不再只是你工作後的補充工具,而是工作中、生活中、決策前的即時戰力。掌握這些能力,就等於掌握了AI時代的語言與節奏。

{ 延伸閱讀 }

InfoAI分享AI知識,賦能工作。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創業|募資|提案

www.Pit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