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屬於會用AI的人
給你駕馭AI的知識和技能,成為AI時代的專家與達人。
AI 新聞
August 28, 2025InfoAI 編輯部 AI 私校正快速崛起,學科只要兩小時,其他時間學「人生」 在美國,一場結合人工智慧與教育哲學重構的實驗,正從北卡羅來納州悄悄蔓延至全美。AI 私立學校 Alpha Schools,主打「每天兩小時完成所有學科課綱,其餘時間學習領導力、社交技能、創造力」,成為當地高收入家庭追捧的新教育選擇。學生的主要老師不是人類,而是一套根據個人能力自動調整進度的 AI 家教系統。其背後主張是:AI 教學比傳統教師更有效率,能大幅壓縮填鴨式學習時間,騰出空間讓學生回到「學做人」的本質。 AI 教學不是輔助,而是主角:Alpha Schools 正在實驗的未來教學模...August 28, 2025InfoAI 編輯部 AI 硬體的十字路口,這次的答案是「不跟你收月費」? 還記得 2024 年初,AI 硬體領域的兩位明星:Humane Ai Pin 與 Rabbit R1 嗎?它們曾點燃了人們對於「下一個 iPhone」的無限想像,最終卻因體驗不佳與商業模式的挑戰而迅速黯淡。當整個市場還在反思,專用 AI 硬體究竟是未來,還是一場昂貴的實驗時,一家名為 Plaud 的新創公司,帶著一款名為 Note Pro 的產品,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戰場。 這看似只是一款更聰明的錄音筆,但它背後最大的武器,可能不是技術,而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承諾:「179 美元,一次買斷,終身免...August 28, 2025InfoAI 編輯部 一個足以撼動經濟的數字500 億美元 這個數字約等於 1.6 兆新台幣,接近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一整年的資本支出,足以買下數家台灣的指標性企業。而現在根據美國總統川普在 2025 年 8 月 26 日的震撼宣佈,這筆天文數字,將可能只是一棟建築物的造價:一座專為人工智慧打造由Meta 興建的巨型資料中心。這則由路透社率先披露的消息,不僅僅是一則商業投資新聞,它更像是一場橫跨太平洋而來的產業地震。當 Meta 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將賭注押在未來的 AI 算力上時,一個直接而迫切的問題浮現在所有台灣科技人的心中:這股由美金堆砌而成的滔天巨浪,是否正朝著台灣的供...August 28, 2025InfoAI 編輯部 為什麼《華爾街日報》特別關注? 在台灣,三名嫌犯竊取台積電機密、協助日本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的新聞早已被廣泛報導。多數本地媒體聚焦於案情細節:嫌犯身分、被盜資料與可能刑責。然而,這起事件能夠躍上國際版面,並引發更廣泛的關注,其關鍵在於重量級媒體 《華爾街日報》(WSJ) 的高調介入。它不僅報導事實,還刻意將事件置於「全球 2 奈米競賽」的大框架中,賦予這起案件更深的戰略意涵。 《華爾街日報》的標題直指核心:「Three Accused of Stealing TSMC Chip Secrets to Aid Japanese...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當你對 AI 傾訴,卻只得到一行免責聲明 你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在深夜或心情低落時,對著 ChatGPT 的對話框,輸入了某些真實的煩惱與困擾。你得到的卻往往是一段極其標準、不帶任何情感的回應:「我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無法提供醫療建議。如果您感到痛苦,請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這段話,技術上完全正確,情感上卻無比疏離。過去幾年,這條冰冷的免責聲明,就像一道牆,隔開了 AI 的強大能力與人類最脆弱的需求。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這道牆即將被打破。OpenAI 正在進行一項意義深遠的更新,這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卻可能代表著 AI 發展史...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自動駕駛的夢想,喊了超過十年。從最初的無限憧憬,到中期的泡沫與質疑,這個耗資千億美元的產業,似乎總是在「即將到來」的路上。然而,上週發生的兩件大事,卻像兩道響亮的號角,宣告著自駕車的發展,已悄然駛入一個更務實、更聚焦的全新階段。 第一道號角在世界的十字路口響起:Alphabet 旗下的 Waymo,正式獲准在全球最擁擠、最混亂的城市之一:紐約市,部署其無人計程車服務。第二道號角則在矽谷的心臟地帶吹響:AI 晶片之王 NVIDIA,宣布對專注於自動配送的獨角獸 Nuro 進行戰略投資。 這兩則新聞看似獨立,實則清晰地勾勒出當前自駕產業分化出的兩條核心賽...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那扇曾經敞開的科技業大門,為何正悄悄關上? 2025 年 8 月 27 日(台北),彭博社報導的一份最新研究,給出了另一個更令人不安的答案:那份你夢寐以求的初階工程師工作,很可能不是被其他人搶走,而是直接被 AI「優化」掉了。 這不是遙遠的未來預測,而是正在發生的殘酷現實。這份研究報告,如同平地一聲雷,敲碎了無數程式新手的夢,可能也會為台灣的科技教育與人才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一份報告,揭示了科技業不能說的秘密 這份引發熱議的研究,其核心發現直白而刺骨:以 GitHub Copilot 為首的 AI 程式碼生成工具,正以前所未有...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一場你我「聽」所未聞的法人說明會 2025 年 8 月 27 日(台北),澳洲線上零售商 Kogan.com 的法人說明會如期舉行。電話線上的投資者、分析師與記者們正襟危坐,準備聆聽創辦人兼執行長 Ruslan Kogan 對公司最新財報的解讀,熟悉的開場白響起,聲音沉穩,語調清晰,一如往常。 然而,在這場看似平常的會議中,卻隱藏著一個足以撼動商業溝通傳統的秘密:電話那頭的聲音,雖然屬於 Ruslan Kogan,卻並非由他本人親口說出。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一家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在攸關市場信心的官方財報會議上,使用了自己的 AI 語音複製品...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當 AI 的一行代碼,成為一個家庭的永恆傷痛 2025 年 8 月 27 日,一則來自彭博社的新聞,為高速發展的 AI 產業投下了一枚震撼彈。新聞的標題冰冷而沉重:一個心碎的家庭,因其孩子的離世,正式對 AI 巨擘 OpenAI 提起訴訟,而悲劇的核心,直指全球數億人每日使用的 ChatGPT。 這起訴訟,如同一道銳利的閃電,劃破了生成式 AI 技術光鮮亮麗的表象,暴露出其潛藏於人性互動深處的脆弱與風險。它不再是關於模型參數多寡、或處理速度快慢的技術討論,而是回歸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當 AI 的影響力已能滲透至人類最私密的情感與心理角落時,它的開發者...August 27, 2025InfoAI 編輯部 你我手機裡都可能安裝的 Google 翻譯 App,過去是旅行、工作時應對燃眉之急的利器。但就在昨天,Google 為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工具,揭開了全新篇章。它不再滿足於僅僅告訴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而是要開始教你「如何真正學會一種語言」。 這次更新看似只是幾個新功能的疊加,但背後透露的信號卻不容忽視。這是一場由 AI 驅動,從「單點工具」邁向「整合學習平台」的戰略轉移。當擁有全球數億用戶的巨人跨入新領域,首當其衝的,就是長期佔據語言學習 App 龍頭寶座的 Duolingo。這場「貓頭鷹」與「G」的對決,將如何改寫 AI 教育的未來? 不只...更多文章訂閱InfoAI電子報
全球 AI新聞精選與解讀

InfoAI 是一個專注於人工智慧(AI)領域的專業平台,致力於為您掌握 AI 脈動,啟動創新思維。我們匯聚全球最前沿的 AI 行業新聞、深度觀點洞察和實用的提示詞教學,為熱愛 AI 的您打造一個知識共享與交流的社群。無論您是 AI 從業者、技術開發者、研究者,還是對人工智慧充滿熱情的學習者,InfoAI 都將成為您了解產業趨勢、提升專業技能和激發創新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權利聲明: 本文之著作權為 InfoAI 所有,並受《著作權法》保護。
授權範圍: 如欲引用、轉載、公開發布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皆須事先取得 InfoAI 的正式書面授權。
聯繫方式: 授權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我們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
如有需要請來信 contentpower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