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Pods Pro 3即將變身「隨身口譯機」?iOS 26即時翻譯功能將重塑跨語言交流體驗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蘋果iOS 26 beta暗示即時翻譯功能

根據最近有人從 iOS 26 beta 程式碼中挖掘出的線索,以及多方科技媒體的交叉驗證,蘋果正為 AirPods 開發支援超過 30 種語言的即時翻譯(Live Translation) 功能,讓耳機從「聽音樂的工具」變成「溝通的橋樑」,讓你的 AirPods 搖身一變成為跨越語言鴻溝的超級工具。這個改變不光是在AirPods 規格表上多添一行新功能而已,而是對日常互動交流方式發生改寫:開會時不再需要輪流等待文字輸入,旅遊時也不用在手機與對話者之間來回切換視線。

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這項功能的實用價值在於「順暢」,如果翻譯有停頓,需要反覆確認或是會受到干擾影響到對話節奏,那實際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而 AirPods 的即時翻譯正是蘋果企圖把這些技術痛點引藏在背後,只留給用戶感受到自然交流的產品。

01|AirPods 如何成為「隨身口譯員」?

想像一下,你戴著 AirPods,和一位說日文的朋友聊天。你用中文說,朋友的 iPhone 或你自己的 iPhone 擴音器會即時播放出流暢的日文;之後朋友用日文回覆你,你的 AirPods 會立刻將日文同步翻譯成中文,回傳到你耳機中。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語言障礙似乎從未存在過,這就是蘋果即時翻譯功能所描繪的藍圖。

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這項功能將支援至少三十種語言。使用者可以透過簡單的 Siri 語音指令,或是像「雙擊 AirPods Pro 耳柄」這類的手勢,快速切換語言模式。這項功能的設計理念,是讓使用者在面對面交流時,能夠實現「無縫接軌」的溝通體驗,而不必像過去那樣,不斷地拿起手機、切換應用程式。

02|深入剖析背後技術:蘋果如何實現即時翻譯?

要實現這項功能需要在硬體與軟體層面進行深度協作。以下是目前從已知的資料中,推測其運作流程,解讀對其技術規格與預測其操作方式:

推測運作流程

  1. 收音:AirPods 麥克風擷取現場語音。

  2. 即時處理:透過 iPhone 或雲端 AI 模型進行語音轉文字(STT)、機器翻譯(MT)、文字轉語音(TTS)。

  3. 播放:翻譯後的語音直接回放到耳機,延遲可能低於 1 秒。

此功能可能與 Apple Translate App 深度整合,並受益於 Apple Intelligence 提升上下文理解與語境翻譯的準確度。

技術規格與關鍵元件

1. 高效能晶片:即時翻譯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以確保低延遲的語音辨識與翻譯。預計蘋果將利用其 AirPods 內建的 H2 晶片(AirPods Pro 2代或更新機型),結合 iPhone 上的 A 系列晶片,共同處理龐大的運算任務。這兩顆晶片的協同運作,能顯著提升翻譯效率與精準度。

2. 高靈敏度麥克風:為了準確捕捉語音,AirPods 內建的麥克風陣列將發揮關鍵作用。透過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耳機能精準鎖定使用者的聲音,同時降低背景噪音干擾,確保語音輸入的清晰度。收音品質是翻譯成敗的第一關。多麥克風陣列與 波束成形 有助於把你的聲音「從環境噪音中拉出來」,降低空調聲、街噪或餐具碰撞聲對辨識的干擾。

3. 語音辨識模型:這項功能的準確性仰賴於強大的 AI 語音辨識與翻譯模型。預計蘋果將利用其在裝置端(On-Device)與雲端(Cloud-Based)混合的處理方式,讓日常短句與常見情境可優先在裝置端快速完成,當遇到較複雜、專有名詞較多或需要更高精準度的句子,系統再「視網路狀況」把部分任務交給雲端模型進行優化,取得更穩定的結果。這種混合式做法,一方面兼顧速度與隱私,另一方面也避免全倚賴網路而造成的不確定性。

4. 空間音訊(Spatial Audio):語音輸出方面,除了常見的聲音色彩與語速調整,若搭配空間音訊,譯音在多人場合能呈現方向感,減少你在對話中的迷失感。例如,當多人在場時,翻譯結果可能會透過空間音訊技術,讓使用者感覺聲音是從說話者的方向傳來,進而提升溝通的臨場感與自然度。

5. 電力則是另一個現實考量:即時翻譯涉及長時間收音、傳輸與合成,電池消耗勢必高於日常聆聽,因此系統很可能會提供「省電模式」或智慧切換策略,像是在靜默時暫停高功耗流程。

直覺化的使用者操作方式與相容性

1. Siri 語音指令:最簡單的啟動方式,就是透過 Siri。使用者可以說:「嘿 Siri,幫我開始日文翻譯」,AirPods 便會進入翻譯模式。

2. 耳機手勢控制:程式碼中暗示了新的手勢操作,而 iOS 26 beta 的圖像則顯示使用者可能需要「同時按壓兩支 AirPods 的耳柄」,來啟動或切換翻譯模式,這種方式更加快速且隱密。

3. iPhone 介面整合:儘管主要是透過 AirPods 進行交流互動,但 iPhone 仍是控制中心。預計在翻譯模式下,iPhone 螢幕會顯示對話的逐字稿與翻譯結果,並提供手動調整語言或修正翻譯的介面。

4. 設備相容性限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此功能很可能僅限於 AirPods Pro 2 和即將推出的 AirPods 4。這是因為這些型號具備所需的可按壓耳柄(pressable stem)手勢操作,以及處理複雜運算的硬體能力。同時,此功能也可能需要搭配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機型,例如 iPhone 15 Pro 或更新的機種,才能發揮最佳效能。

03|蘋果的「翻譯大戰」與 Google 的對比

事實上,蘋果並非即時翻譯耳機的先行者。Google 早在多年前就為其 Pixel Buds 系列耳機推出了類似的「即時口譯」功能。三星也針對 Galaxy Buds 3 Pro 推出了「Interpreter」功能。然而,蘋果這次的切入,卻可能帶來更廣泛的影響。為什麼?關鍵在於生態系整合。

Google Pixel Buds Pro 的即時翻譯功能雖然強大,但它的普及率受限於 Pixel 手機的市場佔有率。相比之下,AirPods 已經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真無線耳機之一,擁有數以億計的忠實使用者。一旦蘋果將這項功能整合進 iOS 26,所有現有的 AirPods 使用者(特別是支援的型號)都將能透過軟體更新直接獲得這項能力。

也就是說,這場競爭將從單純的硬體規格戰,演變成一場生態系與服務的全面對決。蘋果仰賴其封閉且高度整合的軟硬體生態,來確保翻譯的低延遲與高穩定性。Google 則可能借助其在 AI 和語音辨識技術上的長期積累,持續優化其演算法,試圖在翻譯準確度上取得優勢。這不僅僅是蘋果與 Google 的較勁,更是AI 應用落地的一場關鍵戰役。誰能將最複雜的 AI 技術,以最簡單、最無感的方式融入使用者的日常,誰就能在未來的人工智慧市場中取得領先地位。

Section image

04|這項功能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

這項即時翻譯功能一旦成熟,將會對許多領域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1. 旅遊與文化交流:出國旅行再也不用比手畫腳。從在餐廳點餐、問路,到與當地人深入交流,AirPods 都能成為你的溝通橋樑。這將大大提升旅遊體驗的自由度與深度,促進更廣泛的跨文化理解。

2. 商務與國際貿易:對於需要與國際客戶頻繁溝通的商務人士來說,這項功能無疑是巨大的福音。它可以取代部分昂貴的專業口譯服務,尤其是在小型非正式會議或日常對話中。這將加速全球商業的流動性,讓中小型企業也能更輕鬆地拓展海外市場。

3. 教育與語言學習:語言學習者可以利用這項功能進行沉浸式練習。你可以設定目標語言,與母語者進行對話,AirPods 會即時給予回饋,讓你更自然地掌握語感與發音。這比傳統的死記硬背更有效率,也更有趣。

4. 緊急狀況與醫療協助:在國外遇到緊急情況,或需要向醫護人員描述病情時,語言不通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這項即時翻譯功能,可以在關鍵時刻成為救命的工具,確保資訊的準確傳達。

這項功能將不僅僅是一項科技賣點,更是一個賦能(Empowerment)工具,它將賦予每個人與世界溝通的能力,讓語言不再是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障礙。

05|對台灣的啟發:科技新創與在地文化的全球化契

對於台灣來說,蘋果 AirPods 即時翻譯功能的推出,不僅是消費科技的熱門話題,更是一次值得我們深思的契機。台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精湛的半導體製造能力,以及蓬勃發展的新創生態系而聞名。這項技術的普及,將為我們帶來以下幾點啟發:

首先,加速台灣產品與服務的全球化。無論是新創團隊開發的 App、台灣製造的硬體設備,或是推廣在地文化的內容創作者,都可以利用這項技術,更輕鬆地與全球使用者溝通。例如,台灣的電商業者可以透過這項功能,直接與海外買家進行即時對話,解決過去因語言隔閡造成的溝通成本與誤解,讓中小企業也能用較低成本服務海外消費者。在 B2B 與企業內部,跨國團隊開會若能結合即時翻譯與逐字稿,會議結束就有初版紀錄可追蹤;法遵與資安面向上,企業可設定敏感會議一律採裝置端處理、不留存紀錄,以降低風險。

其次,提升觀光與國際交流的體驗。台灣的旅遊業如何吸引更多外國旅客?除了美食美景,更重要的是提供「友善」的服務。像是旅遊服務中心、旅館櫃檯、夜市與計程車隊,引導人員可以善用翻譯模式處理基本溝通,並準備常見問答語句庫以提升效率。而當外國遊客來到夜市、小吃店或民宿,能夠透過簡單的設備與老闆們即時溝通,這種無縫的在地體驗,將成為台灣觀光的一大競爭優勢。政府與相關業者可以思考,如何將這項技術與觀光服務結合,打造更具智慧化與人情味的旅遊環境。

至於翻譯產業,方向不是被取代,而是升級。一般對話場景交給機器,人工作者把心力放在高精度與高風險領域,例如在法律、醫學、文學等高精密度領域,人工翻譯的價值將更加凸顯。台灣的翻譯人才可以藉此機會,從單純的口譯或筆譯,轉型為具備跨領域知識的「AI 翻譯顧問」,協助企業整合與優化 AI 翻譯工具,制定術語庫、客製語氣、建立譯後審核與資料治理規範,讓機器翻譯真的可用、可管、可追溯,提供更具價值的服務。

這項技術告訴我們,未來的競爭,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優勢,更是生態系整合能力與服務創新的競爭。台灣企業應從中汲取經驗,思考如何利用 AI 技術,將自身的優勢與服務進行深度整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全球化價值。

結論:AI 新紀元的「溝通」範式轉移

蘋果 AirPods 的即時翻譯功能,如果真的如傳聞所言般成熟可靠,它所代表的意義將遠超過一款耳機的升級。這是一個全新的 AI 應用典範,它將 AI 從一個「工具」的角色,提升為一個「夥伴」的角色

蘋果的這一步巧妙地利用了其在硬體、軟體與服務上的全面優勢。這不僅是技術力的展現,更是對使用者體驗的深刻洞察。它解決了地球人類間溝通的最根本一個痛點:語言與文字溝通障礙。

這場變革可能會催生出一個全新的「無國界溝通」時代。對於我們來說,這意味著學習新語言的動機與方式將會改變,商務合作的門檻會降低,而跨文化交流將會變得更加頻繁與自然。

然而,這也帶來一些需要思考的議題。例如,AI 翻譯的準確性、個人隱私的保護,以及語言文化差異的細微之處,AI 是否能完全掌握?此外,資料治理同樣重要。為了在便利與安心之間取得平衡,翻譯逐字稿是否預設留存?是否能只保存片段、或一鍵刪除?企業用戶是否可設定敏感場域一律採裝置端處理、不上雲?這些細節將決定功能能否在專業場景被真正採納,也是未來我們在擁抱這項技術時,必須同時面對的挑戰。

總體而言,這項功能的到來,是 AI 技術從「幕後」走向「台前」的關鍵一步。它將讓 AI 不再只是螢幕上的一個 App,而是真實地存在於我們的耳中,幫助我們與世界對話。身為使用者,我們應該樂見這場變革,並準備好迎接一個更開放、更連結的未來。

參考資料:

AirPods Could Soon Get Live Translation, iOS 26 Beta Code Suggests

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25/08/11/airpods-could-soon-get-live-translation-ios-26-beta-code-suggests

Your AirPods could become a live translation tool with iOS 26 — here's how

https://www.tomsguide.com/audio/airpods/your-airpods-could-become-a-live-translation-tool-with-ios-26-heres-how

iOS 26 beta hints at upcoming AirPods Live Translation gesture

https://9to5mac.com/2025/08/11/ios-26-beta-hints-at-upcoming-airpods-live-translation-gesture/

Apple's AirPods Will Reportedly Get Live Translation with iOS 19

https://www.pcmag.com/news/apples-airpods-will-reportedly-get-live-translation-with-ios-19

Apple's New AirPods Feature Will Translate 30 Languages Directly in Your Ear, Coming This Spring

https://www.journee-mondiale.com/en/apples-new-airpods-feature-will-translate-30-languages-directly-in-your-ear-coming-this-spring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Section image

[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

  • 版權聲明: 本文之著作權為 InfoAI 所有,並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欲引用、轉載、公開發布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請事先聯繫 InfoAI 取得授權。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

  •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能深刻理解 AI 並擅長創造卓越內容的長期合作夥伴,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Section image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全球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
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
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Sectio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Sectio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