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上下文升級至百萬等級,AI 記憶力大躍進
Claude 上下文升級至百萬等級,AI 記憶力大躍進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Anthropic 推出百萬 token 升級,助攻大型文件、跨段落流程管理應用
過去這一年多來,你一定對大型語言模型(LLM)處理長篇文件的能力感到既期待又失望。儘管 AI 能夠處理數十頁的報告或小說,但面對更龐大的資料庫,例如數百頁的財報、上千頁的法規文件,或是整個程式碼庫,都顯得力不從心。過去的解決方案,要不是你得把文件拆解成許多小塊分別餵給 AI,不然就是仰賴外部工具,這讓工作流程變得支離破碎,效率大打折扣。
但現在,這個長久以來的痛點,或許將被徹底改變。
Anthropic 剛發布了旗下主力模型 Claude Sonnet 4 的重大更新,一口氣將其上下文視窗(context window)擴展至驚人的 100 萬個 token。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概念,這差不多等同於 2,500 頁的文字內容,或是 20 本中等長度的小說。這項技術里程碑,不僅讓 Anthropic 站上業界領先地位,更可能重新定義你我未來處理龐大資訊的方式。
01|長文本處理的極限,這次真的被打破了嗎?
在這次更新之前,市場上主流模型的上下文視窗大約在 20 萬到 30 萬 token 之間。這個數字對於處理一般的報告、論文或程式碼文件已經相當夠用,但對於需要一次性處理超大規模數據的專業場景來說,仍然是天花板。
Anthropic 這次直接將上限拉高到 100 萬 token,其影響不容小覷。想像一下,你不再需要分批上傳文件,也不用擔心 AI 會遺忘前面你給過的資訊。現在,你可以將整份公司的年報、過去五年所有的財務報表、甚至是所有專案的程式碼文件一次丟給 Claude Sonnet 4,並要求它進行跨文件的綜合分析。
這項技術突破,讓過去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如今變得唾手可得。例如:
法律文件分析: 將數百頁的合約、法規條文與判例同時餵給模型,讓 AI 協助你找出潛在的矛盾條款或風險點。
軟體開發: 讓 AI 一次性消化整個程式碼庫,協助你分析系統架構、找出潛在的臭蟲(bug),並提出最佳化建議。
學術研究: 把所有相關的學術期刊與研究報告丟給 AI,讓它幫你整理出核心論點、歸納研究趨勢,甚至協助你撰寫文獻回顧。
Claude Sonnet 4 的百萬 token 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堆疊,更代表著「資訊整合能力」的質變。以往需要仰賴人腦進行的複雜比對、歸納與摘要,現在可以透過 AI 在短時間內完成,大幅提升專業工作的效率與精準度。
客戶反饋
Bolt.new 執行長 Eric Simons 表示:「這讓我們的開發者不再需要手動裁切內容,也不用擔心模型是否忘記對話上下文。這是一場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
作為提供 AI 編程助手的平台,Bolt 將 Claude 視為可部署於真實應用的中樞模型,顯示其商業信任度正在提升。
02|五種使用情境
五種以前辦不到的 AI 任務,現在變得可能 這項升級會對使用者造成什麼實際改變?如果你身處以下工作場域,將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效能突破:
專案管理 × 任務代理:AI 可讀完整份專案計畫書、會議記錄與信件往來,記得每位成員的任務進度與內容變更,幫你做交辦、追蹤與彙整。
技術開發 × 全面碼庫解讀:一次輸入整個 Git repository,Claude 可全面理解程式架構、跨檔案呼叫關係。
法規法務 × 長文件摘要:AI 能處理完整法案、契約、投標文件,直接給出重點摘要、風險分析與條款比對。
教育研究 × 文獻統整:可一次性分析百篇論文或技術報告,生成綜合性文獻回顧與引用管理。
客服對話 × 真正有記憶的助理:Claude 可保留完整對話記憶,持續追蹤客戶歷程,提供個人化建議。
03|「記憶」功能的加入,讓 AI 不再是金魚腦
除了驚人的長文本處理能力,Anthropic 還為 Claude Sonnet 4 導入了另一項關鍵功能:記憶(Memory)。這項功能讓模型能夠「記住」過去與你的互動內容,並在後續的對話中主動參照這些資訊。
過去,每次開啟新的對話,AI 都會忘記你們之間的歷史紀錄,導致你必須重複提供背景資訊。這不僅耗費時間,也讓對話體驗變得斷裂。有了記憶功能,你與 AI 的互動將更像與一個真正了解你的同事或顧問溝通。
舉例來說,當你在開發一個專案時,你不需要每次都重新告訴 Claude 這個專案的目標、技術架構與你的偏好。它可以主動記住這些資訊,並在後續的對話中,根據這些背景提供更精準、更有價值的建議。這項功能雖然看似微小,但對於需要長期協作的專案,或是需要持續優化的工作流程,其帶來的效率提升將是巨大的。
04|產品比較:Claude vs GPT-4.1 vs Gemini
百萬 tokens 成新門檻,以下目前各大模型對「長上下文」的支援比較表。

05|上下文越多就越好?
不見得,儘管技術上已實現百萬 token,實務上仍需注意:
計算資源需求高:上下文越長,處理時間與成本越高。
幻覺風險依舊:過長資料仍可能造成誤判,需設計良好提示詞。
記憶未必等於理解:若未妥善設計 prompt,仍可能抓不到重點。
Reddit 開發者留言指出:「300k 的理解能力,遠勝過 3M 的錯誤回應。」
任務型 AI 正崛起,Claude 是敲門磚。上下文升級的意義,在於開啟「任務型 AI」的基礎條件。未來趨勢將包括:
AI 從助理邁向執行者,具備任務管理能力
AI 開始追蹤過往任務,進行未來規劃
顧問、分析師等知識型職位,將與 AI 形成長期共作
06|對台灣的啟發:長文本處理是 B2B 市場的下一個金礦?
台灣在 AI 底層模型的研發能量與國際巨頭仍有距離,但在「應用服務」上具備跨產業整合的優勢。這次 Claude 在長文本的突破,剛好打開了多個高價值垂直場景的窗口:
鎖定高價值垂直領域:半導體、製造、金融、法律、醫療等領域,每天都有大量文件處理需求。
金融法律:用於合約分析與風險評估。
醫療健康:統整病歷與醫療記錄。
法律顧問:協助草擬、審閱與條文對比。
教育研究:整理文獻與生成研究摘要。
客服與 CRM:建立 AI 個人化對話歷程管理。
製造業:建立「設備手冊 × 維保紀錄 × 故障工單」的全景分析工具。
在地化與體驗設計:雖然國際大廠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模型,但要讓 AI 真正落地,還需要考量在地化的需求與使用者習慣。台灣的企業可以扮演「最後一哩路」的角色,將 Claude 的技術包裝成符合台灣市場、操作直覺的應用服務,包含法規詞彙庫、產業知識圖譜、本地文件格式的最佳化支援。
重新定義你的工作流程: 你的公司目前是否仍仰賴大量的人力進行文件比對、數據整理等重複性高、耗時長的工作?Claude Sonnet 4 的更新,讓你有了重新審視這些流程的機會。你可以思考如何導入這類 AI 工具,將人力從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於更具策略性與創造性的任務。
這次 Claude 在長文本處理上的突破,為許多過去難以 AI 化的專業領域,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這正是台灣企業可以切入的市場機會。
結論
Claude Sonnet 4 的 100 萬 token 長上下文與個人化能力,標示 AI 在處理複雜、超長任務上跨了一大步。過去我們處理龐大資訊常得「先拆解再分析」,如今可嘗試以「全觀」方式一次整併,先由模型做快速盤點與歸納,再由專家深挖與驗證。
從產業視角看,長文本處理的軍備競賽才正白熱化。Google 早有 1M,甚至開放 2M 的長上下文路線,如今 Anthropic 把 1M 帶入更實用的 API 與企業場景;後續包括 OpenAI 在內的競爭者勢必加速回應。對使用者而言,這代表更快的迭代與更強的工具選擇。台灣企業與其在底層模型上硬碰硬,不如聚焦「應用服務創新」:把強大的基礎模型,與在地產業知識結合,打造高價值且可落地的解決方案,才是彎道超車的關鍵。
常見問答 FAQ
Q1:Claude Sonnet 4 的 100 萬 tokens 能一次處理多大文件?
A1:大約可對應 2500 頁文字內容,等於一次可輸入 20 本中長篇書籍的資料量。
Q2:我不是企業用戶,現在能用這項功能嗎?
A2:目前主要開放給 API 高階帳戶與企業平台(如 Amazon Bedrock),未來預計將擴大至 Claude.ai 網頁端與一般開發者。
Q3:Claude 能記得所有 100 萬 tokens 的內容嗎?
A3:它會根據任務判斷哪些資訊最重要,並聚焦在關鍵 token 上,提升理解與回應準確性,這就是「有效上下文處理」的核心。
Q4:上下文變長後,回應會變慢嗎?
A4:在極長輸入下,處理時間會略為上升,但在大多數應用情境下仍維持可接受的效率。
參考資料:
Anthropic's Claude AI model can now handle longer prompts
https://techcrunch.com/2025/08/12/anthropics-claude-ai-model-can-now-handle-longer-prompts/?utm_campaign=daily_pm
延伸閱讀
GPT-5 正式登場!OpenAI 公佈三大版本 免費用戶也能體驗「會思考」的 AI
AI 深度研究工具全面比較:ChatGPT、Claude、Gemini 誰最強?
GPT-5 正面迎戰 Gemini 2.5 Flash:誰才是你的 AI 首選?
iOS 26 搭載 GPT-5:蘋果 AI 體驗全面變強
深度報導|GPT-5 的 7 個關鍵變化帶來了一體化體驗
不讓你選 AI 模型了?微軟 Copilot 推出 Smart Mode,背後是 GPT‑5 佈局全面啟動
微軟測試 Copilot Smart Mode,為 GPT-5 上線鋪路:AI 助理將自動判斷任務深度
從「工地用的 GPT」開始說起,建築現場迎來 AI 革命:Trunk Tools 獲 4000 萬美元投資,打造智慧工程代理人平台
蘋果AirPods Pro 3即將變身「隨身口譯機」?iOS 26即時翻譯功能將重塑跨語言交流體驗
GPT-5 對決 Gemini:OpenAI 的「博士智慧」與 Google 的「閃電速度」,誰是 AI 未來?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
版權聲明: 本文之著作權為 InfoAI 所有,並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欲引用、轉載、公開發布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請事先聯繫 InfoAI 取得授權。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能深刻理解 AI 並擅長創造卓越內容的長期合作夥伴,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全球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
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
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