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問問題,讓 ChatGPT 成為你的思考超能力

改變提問方式,AI 幫你激發創造力、培養主動思考,讓你越問越聰明

· AI知識,提示詞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 編輯部

WOW AI知識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你的思考夥伴

AI 工具如 ChatGPT、Gemini、Claude,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工作與學習不可或缺的助手。不論是查找資料、寫報告、設計簡報,還是發想行銷策略、學習語言、處理各種難題,AI 的出現,讓我們有更多機會與知識對話、與創意碰撞。

但你可能會發現,剛開始用 AI 時,效率真的提升了,但久而久之,腦袋好像變懶了、越來越不愛思考——這到底是 AI 造成的,還是問法出了問題?事實上,只要你懂得善用「提問力」,AI 就不會讓你變笨,反而能讓你越問越聰明,真正培養出與眾不同的思維力。

換個問法,發現更聰明的自己

許多人使用 AI 時,習慣直接下指令:「請寫一份報告」、「幫我翻譯一段文字」、「給我五個創意標題」。這樣的問法雖然方便,卻容易讓人陷入被動,缺乏參與、思考、反思的機會。久而久之,你的創造力、判斷力、邏輯能力都會逐漸退化,變成只會「伸手要答案」的資訊消費者。

但事實上,只要改變你的提問方式,AI 就能陪你練腦袋、訓練邏輯、激發創意,甚至幫你發現自己的盲點與潛力。AI 不只是工具,而是可以陪你一起成長的「思考夥伴」。

AI 是放大鏡,關鍵在你怎麼問

AI 工具就像一面鏡子,會放大你的慣性。

  • 只要你習慣「等著答案來」,AI 會讓你愈來愈被動、愈用愈懶。

  • 但如果你能主動設計問題,讓 AI 陪你思考、討論、推論,每一次互動都能變成鍛鍊大腦的好機會。

換句話說,AI 讓懶惰的人更懶,但更能讓「主動學習」的人變得無比強大。

四大主動提問法,解鎖 ChatGPT 的思考加速力

1. 請 AI 帶你拆解流程,步步陪你成長:不要只說「幫我做」,而是請 AI「教我怎麼做」。

實用問法:

  • 「我想寫一份自傳,能不能帶我一步一步回顧人生、釐清重點?」

  • 「我想學會設計簡報,你可以分段幫我釐清,每個步驟需要哪些資料、思考哪些重點嗎?」

AI 會變成你的流程導師,每個環節都讓你參與、練習,成果也會更有個人特色。

2. 善用「蘇格拉底式提問」,訓練你的思辨力:蘇格拉底式提問

你聽過「蘇格拉底式提問」(Socratic Questioning)嗎?這是一種古希臘哲學家發明的教學法,老師不直接給答案,而是不斷用問題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推理、驗證觀點,最終找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結論。

為什麼要練習這種提問法?

  • 幫助打破習慣性思考,訓練從多角度檢視一個問題。

  • 幫助你釐清模糊、深化理解,發現盲點。

  • 培養邏輯、批判、獨立思考能力——這正是 AI 時代最需要的軟實力。

跟 ChatGPT 怎麼練習?

你可以這樣說:

  • 「請你扮演一位老師,用蘇格拉底式提問帶我檢查這份企劃,每次問我一個問題,直到我能回答完整邏輯。」

  • 「請用 Socratic Questioning 方式,引導我一層一層釐清這個想法的理由與證據。」

  • 「假如你是我的導師,請你一問一答地帶我拆解這個問題,每次引導我思考一個更深的層次。」

常見問法例句:

  • 「為什麼你會這樣認為?有沒有其他解釋?」

  • 「如果反過來看,會有什麼不同的結論?」

  • 「這個假設有什麼證據支持?有沒有例外?」

  • 「如果計畫失敗,最可能是哪裡出問題?」

  • 「你覺得這樣做的最大風險是什麼?有沒有替代方案?」

應用場景:

  • 學生:用蘇格拉底提問練習論文寫作、思辨討論、學習心得。

  • 上班族:檢討專案規劃、策略決策,主動發現沒想到的風險。

  • 創作者、主管、領導人:突破盲點、刺激團隊討論,讓創意持續進化。

小提醒:

剛開始你會覺得「這樣很慢」,甚至有點累,但只要持續練習,你會發現——自己的思考力和說服力都明顯進步,甚至連自己在腦中也能自動啟動「蘇格拉底模式」,變得越來越會問、越來越難被說服。

3. 主動設定目標,請 AI 幫你發散多元方向:目標、條件、限制

別再只說「給我一份計畫」,而是把自己的目標、條件、限制說清楚,請 AI 幫你從多個角度思考。

實用問法:

  • 「我要設計一份給 35 歲女性的健康食品行銷方案,請問你建議我從哪幾個角度規劃?有哪些誤區要避免?」

  • 「我要經營 YouTube 頻道,請列出五種成長策略,分析每種策略的優缺點。」

這類問法,會讓 AI 變成你的腦力激盪夥伴,不只產生內容,更協助你看清全貌、避開盲點。

4. 邀請 AI 擔任挑戰者,幫你找出盲點與突破點:挑戰想法

主動請 AI「挑戰」你的想法,是最有效的自我成長法。

實用問法:

  • 「這是我的簡報開場白,請你從觀眾角度指出三個最容易被質疑的地方。」

  • 「這份報告你能當主管,嚴格指出哪裡有數據不夠、推論不夠嚴謹?」

每次被挑戰後,都是內容進步的機會,長期下來你會變得更有說服力、深度與個人特色。

學會提問,學生、職場、創作者都能大躍進

學生:

  • 報告寫作不再只會抄答案,而是自己從主題、資料、結構到觀點全程參與。
  • 語言學習可以請 AI 一步一步解析句型、文法、模擬口語考試。

上班族:

  • 做簡報、開會前請 AI 幫你預演問答、拆解重點、模擬主管提問。
  • 專案管理請 AI 協助規劃每個步驟、設計檢核點、發現流程優化機會。

創作者與自媒體經營者:

  • 發文前請 AI 挑戰、批評、反問,內容深度與吸引力大提升。
  • 發想主題時,AI 變成靈感加油站,激發更多創新點子。

創業者與領導人:

  • 市場分析、競爭策略、營運規劃都可請 AI 拆解、檢查、發現風險。
  • 團隊訓練用教練式問法,讓同事一起養成主動討論、邏輯思考習慣。

真實應用場景:AI 提問法怎麼落地

場景一:大學生寫報告突破平庸
佩君過去寫報告只會「請 AI 幫我寫」,內容總是被老師批評沒觀點。這學期她改請 AI「帶我分析這個議題有哪些觀點,讓我組合成自己的看法」,結果分數明顯提升,自己也更能自信討論。

場景二:業務主管用 AI 帶領團隊創意激盪
宏偉帶領部門常常腦力激盪,過去大家都直接要 AI 想行銷活動,內容重複。現在他改問 AI「這個產品有沒有沒被注意到的市場痛點?能不能用不同行業的案例刺激我們?」團隊提案變得多元又具創意。

場景三:自媒體創作者避免內容同質化
小傑寫食記,一陣子都靠 AI 產文,結果發現內容很容易被粉絲「看破手腳」。他開始請 AI 幫他批評、找盲點、模擬讀者留言,發現每篇文章都能有新亮點,粉絲互動率大幅提升。

AI 就是你的思考健身房:每一次對話都是進步的開始

你可以把 AI 想像成健身器材,

  • 想練腦袋,請 AI 多問你問題、陪你拆解、幫你檢查盲點。

  • 想提升邏輯,讓 AI 反問你、挑戰你、刺激思維。

  • 想激發創意,讓 AI 模擬不同身分的讀者、用戶、專家挑戰你。

  • 想積累知識,讓 AI 引導你自己組合資料、歸納觀點。

每一次提問、每一次回應,都是思考力升級的關鍵!慢慢你會發現,自己不只變聰明、還更有主見、創意與競爭力。

結語|讓 AI 變成你的成長利器,而不是思考枷鎖

AI 已經改變世界,但能不能讓你變聰明、變有創意,永遠取決於你怎麼使用。只要你學會主動提問、勇於思辨,每天和 AI 對話,就是最好的思考訓練場。善用「蘇格拉底式提問」與主動互動,讓 AI 成為你的「思考超能力」,這才是未來最大的競爭力!

FAQ|關鍵問答

Q1:我不會專業提示詞,也能讓 AI 幫我成長嗎?

可以!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提示詞」格式,而是你的主動思考。只要你清楚描述目標、想學什麼、請 AI 引導、討論、陪練,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語言和 AI 有效互動。例如:「我想練習分段思考,請一步一步帶我討論

Q2:這種主動互動方式會不會很慢,沒效率?

一開始確實可能會花比較多時間,因為你需要自己思考、回答、重新推理,但這種方式其實是在「訓練你的認知肌肉」。與其用 AI 快速給出看似正確的答案,卻缺乏真正理解,不如透過與 AI 的對話學會如何思考,這才是能長期累積價值的使用模式。

Q3:只用 AI 幫我找資料、寫內容,會不會被淘汰?

AI 會取代「只會複製貼上」的人,但不會取代會主動思考、懂得設計問題、能整合觀點的人。把 AI 當成陪你討論、練腦袋的夥伴,才是未來最強競爭力。

Q4:有沒有「萬用問法」可以天天練習?

當然有,像是:

  • 「我這個想法哪裡有盲點?請你幫我挑戰一下。」

  • 「這份規劃有哪些地方值得再深入?可以一步一步問我釐清嗎?」

  • 「假如你是我的老師/主管/目標客群,你會問我什麼問題?」

每天和 AI 練這幾句,你會發現邏輯與表達力大幅提升。

Q5:AI 真的能幫我變聰明嗎?會不會變成依賴?

AI 是放大鏡也是教練。會不會進步,主導權永遠在你手上。主動問、主動思考,AI 就是你的助力。只伸手要答案,AI 反而是「偷懶枷鎖」。學會提問,才能讓 AI 變成真正的思考超能力!

Q6:老師或主管會支持這種用法嗎?

現在很多學校、公司都在推動 AI 素養與 prompt 教育,鼓勵大家用 AI 提升學習、工作效果。只要你參與討論、分析、思考,這樣的用法反而會讓你在團隊、班級中更有亮點

Q7:什麼是「蘇格拉底式提問」?初學者該怎麼練

蘇格拉底式提問是一種用問題帶領自我思考、層層追問、找出盲點的技巧。當我們在 ChatGPT 中設計 prompt,讓它「不要直接回答,而是循序提問」時,就能重現這種教學方式。它不只能強化邏輯與批判性思考,還能幫助我們釐清盲點,反覆修正觀念。這特別適合在策略規劃、寫作訓練、自學新知識或學術討論時使用。

例如,你可以要求 AI 扮演老師角色,對你的答案每次都多問一個「為什麼?」「還有沒有別的解釋?」「這個依據夠不夠?」「如果立場換了會怎樣?」……多練習,你會發現自己思考層次不斷提升,也越來越會檢查自己的觀點。

Q8:使用 ChatGPT 為什麼會讓思考能力退化?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過度依賴」與「思考外包」。當使用者習慣直接讓 ChatGPT 給出答案,而非自己思考或推理,就會逐漸削弱大腦處理資訊、拆解問題與記憶整合的能力。

MIT 的研究發現,使用 AI 協助寫作的參與者,在腦波活性、原創性與記憶留存上都明顯低於其他組別。這說明,若我們在每次面對問題時都跳過「想」這個步驟,而交由 AI 來做,就會讓大腦逐漸習慣不思考,最終影響長期的學習與判斷力。

Q9:如何設計提示詞 prompt,讓 ChatGPT 成為「思維教練」而不是「答案機器」?

設計 prompt 的核心原則是「引導而非索取」。具體方法包括:

  • 目標導向清楚:說明你想學什麼、釐清什麼。

  • 請它引導而非提供:舉例「請一步一步帶我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請給我答案」。

  • 建立角色設定:例如「你是一位邏輯思辨老師,請以提問方式幫助我釐清觀點」。

  • 允許反饋循環:讓 ChatGPT 在你每次回答後再進一步提問,而不是一口氣講完。

這種互動方式會迫使你每一段都參與其中、思考與表達,大幅提升學習與理解品質。事實上,許多頂尖的知識工作者與教育者都採取這種互動式 prompt 設計方式,不為了快,而是為了更深、更準確的理解。這是一種效率與深度之間的平衡選擇。

Q10:哪些族群最適合採用這種提問方式與學習模式?

這種引導式、互動式的 AI 使用方式,特別適合以下幾類使用者:

  • 學生與自學者:透過引導式提問建立系統化知識結構。

  • 內容創作者與寫作者:提升觀點深度與寫作邏輯。

  • 職場策略人員:訓練拆解問題與從多角度評估的能力。

  • 顧問與教練型職業:讓 ChatGPT 成為你反思與準備的輔助者。

  • 教育者與訓練師:設計課程時,透過 AI 模擬各種學習者的問題與困難。

簡單來說,凡是需要思考、判斷、拆解與創造的工作與學習,都可以從這樣的提問方式中獲益。

參考資料: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內容原力 ContentPower|化繁為簡的知識出版商

您的長期成長知識夥伴
我們將龐雜的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容易吸收的學習資源
成為陪伴您持續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