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在好萊塢:合作與訴訟並行,引爆產權大辯論
AI 在好萊塢:合作與訴訟並行,引爆產權大辯論
好萊塢在AI 浪潮下走向兩極化:一邊簽約合作提升製作效率,一邊發動高額版權訴訟。這場雙軌發展,不只牽動娛樂產業的未來,也將為全球內容創作者劃定一條 AI 創作的法律邊界。

InfoAI 編輯部
好萊塢正走向「合作與對抗」的雙軌路線
AI 技術正在好萊塢內容產業中快速滲透。Netflix、Apple、Disney、NBCUniversal 等影業巨頭,近年積極導入 AI 工具來加速特效製作、角色模擬與創意輔助流程,期望透過技術提升製作效率與降低成本。
然而,另一端卻是全面升高的訴訟戰線。以 Midjourney 為代表的生成式 AI 平台,正遭遇三大好萊塢工作室聯合控告,指其「未經授權使用大量具版權之影像資料進行模型訓練」,侵犯了角色肖像、風格與內容著作權。
這場合作與對抗並存的態勢,揭示了 AI 技術正迫使產業重新審視「什麼是創作?誰擁有內容的主導權?」
Disney、NBCUniversal、華納兄弟聯手控告 Midjourney
第一波:迪士尼與環球聯手出擊
2025 年 6 月,迪士尼與 NBCUniversal 首度聯手提告 Midjourney,指控該平台訓練資料中包括大量知名角色,如 Elsa(冰雪奇緣)、Darth Vader(星際大戰)、Minions(神偷奶爸)等,並展示數十張 AI 生成的類似圖片作為佐證。
兩大影業公司主張,這些角色是經過多年投資所建立的「商業 IP 資產」,Midjourney 的模型訓練若未取得授權,即構成侵權行為。
第二波:華納兄弟 Discovery 加入戰局
緊接著,華納兄弟 Discovery 於 2025 年 9 月發動第二波訴訟,指控 Midjourney 未經許可即大量生成與 Superman、Batman、Wonder Woman 等 DC 宇宙角色極為相似的影像,並點名該平台「明知其工具具備侵權潛力,卻未積極防止」。
華納在訴狀中特別強調:Midjourney 曾短暫下架侵權生成功能,但又重新開放,顯示其選擇放任風險擴大。
Midjourney 的立場:轉化性使用 vs 系統性抄襲?
面對訴訟,Midjourney 表示其使用的訓練資料皆來自「公開可得內容」,並主張其生成方式屬於「轉化性使用」(transformative fair use),與傳統意義上的「直接複製」不同。
Midjourney 創辦人形容平台像是「圖片搜尋引擎」,只是生成內容可能受限於訓練資料的視覺風格,但並非意圖複製任何一個具體角色。
然而,三大工作室的法律代表反駁:「若生成結果與原角色高度相似,並足以讓觀眾混淆,就不再屬於合理使用的範疇。」
這場訴訟的爭點,已成為美國法院界定「AI 與著作權」邊界的關鍵案例。
法律戰爭背後的核心三問
AI 模型訓練可以使用版權圖片嗎?
許多 AI 模型仰賴大量網路圖片訓練,但若這些圖片含有未授權之角色或設計,可能構成潛在侵權。生成內容是否構成實質相似?
若 AI 輸出圖片與知名角色高度相似,足以造成大眾混淆,即可能觸犯版權法與肖像法。平台是否具備濾除機制?
工作室指出:Midjourney 有技術能力設定關鍵詞黑名單或過濾角色風格,但卻未主動實施,構成「故意忽視」。
Moonvalley 案例:合法授權的 AI 模型新路徑
與 Midjourney 相對,另一家 AI 新創公司 Moonvalley 所推出的「Marey」影片生成工具則獲得內容業界肯定。
其特點在於:
所有訓練資料皆取得原創授權;
建立角色肖像與風格資料庫,讓創作者明確知道素材來源;
提供創作者自訂角色、聲音與風格的控制界面,強調「AI 為人所用」而非主導創作。
這種模式成為一種合法共創的解方,也讓 AI 技術能在娛樂產業內更穩健地落地。
對於內容產業的四大提醒
IP 擁有者應及早建立授權條款標準化:包含角色使用、二創限制、AI 再利用範圍,避免模糊地帶。
內容平台應導入 AI 模型資料審查流程:協助創作者了解其所用工具背後是否涉及潛在侵權素材。
法規制定者應參考國際案例修法:評估是否需增訂「AI 訓練資料揭露義務」、「生成內容標示規則」。
創作者本身需培養 AI 合規使用素養:包含使用平台選擇、提示設計方式、素材來源確認等基本能力。
FAQ|關鍵問答
Q1:為什麼這場訴訟具有指標意義?
因為這是首次三大好萊塢工作室聯手對抗 AI 平台,將成為未來全球 AI 模型訓練是否可以使用有版權素材的法律參考案例。
Q2:Midjourney 若輸了,會對整個 AI 生態系造成什麼影響?
將迫使所有 AI 生成平台重新審視其訓練資料來源,並可能引發更多授權需求與濾除機制設計,進而提高成本與門檻。
Q3:這場官司是否會波及使用者?
目前訴訟對象為平台本身,但未來若法院認定使用 AI 工具生成特定圖片也可能侵權,則使用者也需承擔部分責任。
Q4:台灣的創作者該注意什麼?請依下列步驟操作:
應避免使用未經授權的角色進行 AI 圖像生成,選擇具授權資料來源的平台,並理解生成內容的法律風險。
Q5:是否有「合規的 AI 合作範例」可參考?
Moonvalley 所推出的 Marey 工具,即為基於授權資料、透明合約、創作者控制權為核心的良好示範。
參考資料:
Hollywood's AI dilemma calls for courtrooms and collaborations
https://www.axios.com/2025/09/06/hollywood-ai-deals-lawsuits
Disney, Universal sue Midjourney over AI-generated images
https://time.com/7293362/disney-universal-midjourney-lawsuit-ai/
Warner Bros Discovery joins Disney, Universal in AI image lawsuit
https://apnews.com/article/b87d80d7b4a4dfdcf0ee149d30830551
Warner Bros Discovery sues AI firm Midjourney over Batman, Superman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business/story/2025-09-04/batman-superman-studio-warner-bros-sues-ai-company-midjourney
Moonvalley's Marey AI wants to work with Hollywood, not replace it
https://time.com/7300636/ai-hollywood-moonvalley-marey/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