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解讀|黃仁勳親自點名6家最值得關注的 AI 新創團隊
精選解讀|黃仁勳親自點名6家最值得關注的 AI 新創團隊
輝達加持 OpenAI、Harvey、OpenEvidence、Cursor、Replit、Lovable

InfoAI 編輯部
AI 創業新浪潮,由誰領軍?
2025 年,AI 新創公司競逐全球市場版圖,資本、技術與人才前所未有地加速流動。在這場世紀級科技革命裡,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不只主導全球 AI 晶片產業,更以投資者、創業導師與產業策略家的身分,直接牽動新創公司崛起。2025 年 10 月,他罕見公開點名「最值得關注的 AI 新創團隊」,包括 Cursor、Vibe Coding、OpenAI 等六家公司,再度引爆全球關注。「黃仁勳效應」從晶片供應延伸到 AI 軟體開發工具與平台,讓開發者生態系與創業格局出現劇烈變化。這波新創新浪潮,對台灣的啟發與挑戰何在?InfoAI 編輯團隊深入解析。
黃仁勳點名 AI 新創六強受矚目
在美國創投與產業峰會專訪中,黃仁勳明確指出 OpenAI、Harvey、OpenEvidence、Cursor、Replit、Lovable 是目前最值得創業者與開發者密切關注的 AI 新創代表。他特別強調:「我們 Nvidia 的軟體工程師 100% 都在用 Cursor 這類 AI 程式碼輔助工具。」Cursor 由新創公司 Anysphere 於 2022 年創立,被國際媒體稱為「vibe coding」標竿產品,近年獲多輪資金挹注,估值上看 90 億美元。Cursor 強調「以自然語言和 AI 合作生成程式碼」,大幅提升團隊生產力,被譽為未來開發流程的核心。Vibe Coding 由一群來自 Google、Meta、OpenAI 的資深工程師創立,主打 AI agent 框架、跨模態智能協作與自動化平台,吸引頂尖創投與黃仁勳個人資金。
用自然語言驅動 AI,開發者重構創作流程
「vibe coding」代表開發者不再只靠手寫程式碼,而是透過自然語言給大型語言模型(LLM)提示,AI 幫忙產出、修正並解釋代碼。工程師重心轉向流程設計、功能測試與多工具協作,逐漸從「程式員」進化為「AI 工程協作師」。Cursor 以「AI-enhanced IDE(智慧整合開發環境)」為定位,Vibe Coding 則開發支援多步驟規劃、多模態資料輸入與跨平台部署的 AI agent。這種設計理念,讓開發團隊能快速驗證創意、減少重複性工時,並將生成式 AI 完全納入日常開發流程。
軟硬整合的新創格局
這場新創熱潮,不只是資金投入,更是產業價值鏈的再分配。Nvidia(輝達)與 OpenAI、Cursor 的合作,是軟體、硬體、雲端運算與 AI agent 平台的整合。OpenAI 最新 GPT-5 大模型與多模態 AI 已全面在輝達 GPU 雲端叢集訓練,雙方更協同推出「AgentKit」等開發者工具包,進一步鼓勵第三方團隊自建專屬 AI agent。Cursor 被 Nvidia 工程師大規模採用,代表全球 AI 晶片龍頭正主導軟體開發平台升級。業界評論:「當黃仁勳公開背書 Cursor、Vibe Coding、OpenAI,全球創投和開發者的資源會加速湧向這些新賽道。」
資本、人才、技術的三方集結:AI 新創生態的黃金年代
黃仁勳的行動,實際加快三大資源集結:
資本:Nvidia 投資基金、黃仁勳個人資金及國際創投大規模湧入 AI agent、開發工具領域。
人才:Google、Meta、OpenAI 等大廠出走工程師組隊新創,吸引全世界頂尖開發者參與。
技術平台:CUDA、雲端 GPU、AI 超級電腦、開源 LLM,讓新創團隊能低成本試錯,快速量產創意。
Cursor、Vibe Coding、OpenAI 不僅聚焦於基礎開發工具,還不斷強化平台開放性與多模態處理能力,成為全球開發者心目中最具規模化潛力的生態代表。
AI agent 工具的產業意義與技術挑戰
AI agent、vibe coding 工具的普及,改變了軟體工程的工作型態。工程師可以同時設計多條任務流程,由 AI 協同執行、除錯、資料整合,讓專案開發從單點突破進化為即時預測、團隊協作。根據《金融時報》報導,Cursor 估值已衝破 90 億美元,年經常性收入(ARR)數億美元,顯示「AI-enhanced IDE」需求正加速爆發。不過,vibe coding 仍面臨程式碼品質控管、資安、維運責任等技術與治理挑戰。各家新創皆投入資源開發自動化測試、程式碼審查與安全審計模組,以確保產品能大規模落地。
硬體優勢與軟體機會的黃金交會
對台灣來說,這場新創新浪潮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晶片、電子製造產業,長期在 AI 硬體供應鏈扮演關鍵角色。但在 AI 軟體平台、agent 工具、開發者協作生態等賽道,仍有明顯差距。近年台灣新創逐漸投入 AI agent、開發工具與 SaaS 服務,並積極與 Nvidia、OpenAI 生態圈接軌。
因此,建議台灣團隊:
善用硬體資源優勢,主動投入 AI agent、軟體協作平台開發
參與國際開源專案,提升軟體與雲端平台競爭力
強化 AI 工程教育,培養能整合軟硬體、AI agent 開發的多元人才
爭取成為國際新創加速器、創投的關鍵合作夥伴
未來若能補足軟體平台、API 生態與 AI 工程協作能力,台灣將有望成為全球 AI agent 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
編輯觀點|AI 創業生態革命:軟硬體整合引領數位轉型
黃仁勳以個人與企業資源強勢切入 AI 新創生態,讓全球產業見證軟硬體整合、開發工具革命與決策升級三大新趨勢。
領袖主導的新創時代
黃仁勳透過公開背書、投資與資源整合,展現 CEO 主導 AI 產業價值鏈升級的能力。對決策者來說,必須轉型為能「資源組合+產業導航」的領導者。資料透明與多模態協作的軟體生態
Cursor、Vibe Coding 等強調開放 API、開源平台、多模態協作,是推動全球開發生態升級的核心。建議台灣軟體業界積極參與國際開源,從資料透明到即時預測全面升級。AI agent 與人機協作的產業標準
新一代 AI 工具讓人機協作無縫融合,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台灣製造、醫療、金融等領域,若能早期導入 AI agent 協作,有機會成為國際數位轉型典範。
資料驅動、即時預測、人機協作,將是未來五年 AI 產業競爭的關鍵主題。黃仁勳親自帶領的創新模式,正為全球開發者、企業與決策者帶來全新參考範例。
參考資料
Jensen Huang names hot AI startups Vibe Coding and Cursor alongside OpenAI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jensen-huang-hot-ai-startups-nvidia-vibe-coding-cursor-openai-2025-10
OpenAI and Nvidia expand partnership on cloud AI infrastructure
https://openai.com/blog/openai-nvidia-partnership
6 AI startups Jensen Huang and Nvidia engineers have bet on
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international/us/6-ai-startups-jensen-huang-and-nvidia-engineers-have-bet-on-you-will-want-to-know-what-they-are-building/articleshow/124606172.cms
Jensen Huang says every Nvidia engineer now codes with Cursor
https://dataconomy.com/2025/10/15/jensen-huang-says-every-nvidia-engineer-now-codes-with-cursor/
Anysphere (Cursor)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ysphere
延伸思考問答
Q1. 黃仁勳親自投資 AI 新創,對全球 AI 生態有何實質意義?
這象徵科技產業領袖不僅作為資本或技術供應者,更直接參與產業路線規劃與生態建構。黃仁勳不只用 Nvidia 晶片優勢整合新創,更以個人資源與產業聲望帶動資本、人才、技術三方流動。這種主動塑造生態的模式,加速產業聚集效應,使軟體、硬體、應用整合更為緊密,全球開發者可更快速接軌 AI 產業升級。
Q2. Vibe Coding、Cursor 這類 AI agent 工具與傳統軟體有何關鍵不同?
AI agent 工具強調多步驟自動化、多模態資料流與團隊即時協作,讓工程師不僅能以自然語言編輯、測試、部署程式碼,還能由 AI 自動修正、優化,提升團隊產能。傳統軟體多以單一程式設計為主,而新一代 AI agent 工具則為開發流程帶來高度自動化與知識管理,降低技術門檻,提升整體創新速度。
Q3. Nvidia、OpenAI 這種軟硬整合策略,對其他產業的啟發為何?
軟硬整合意味著,任何數位轉型都不能只依賴硬體或軟體單點突破。必須同時優化運算效能、開發工具與平台協作,才有機會引領產業升級。其他產業如醫療、金融、製造也應思考如何導入類似生態整合機制,讓產業競爭力獲得持續提升。
Q4. 台灣在 AI 新創賽道的優勢與挑戰是什麼?
台灣具備世界級的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鏈,有助於新創取得 AI 運算資源與晶片技術。不過在軟體平台、API 生態、AI agent 創新等面向,仍需加強國際鏈結與技術升級。透過參與國際開源專案、加強 AI 工程教育、推動政府產業政策支持,台灣可望彌補軟體短板,成為亞洲 AI 新創重鎮。
Q5. AI agent 與開發工具的新創潮會帶來哪些商機?
除了軟體開發、雲端運算,還帶動企業內部協作自動化、智慧工廠、智慧醫療、個人開發者經濟等新市場。AI agent 能協助企業快速整合異質系統、優化決策與流程,為企業數位轉型帶來新契機。
Q6. 黃仁勳模式是否可以複製?其他國際企業能否推動類似生態?
雖然領袖個人魅力難以複製,但企業若能善用資源整合、積極與新創協作、建立開發者社群,也有機會發展屬於自己的生態體系。關鍵在於是否願意開放平台、共享資源與利益、建立信任網絡。
Q7. AI agent 工具會如何改變未來工作型態?
未來,軟體工程、產品開發、數位行銷等行業,將大量導入 AI 協作工具,讓專案執行與決策更即時、更透明。AI agent 甚至可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知識管理與決策輔助系統,促使企業工作型態更加彈性、多元。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內容原力 ContentPower|化繁為簡的知識出版商
您的長期成長知識夥伴
我們將龐雜的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容易吸收的學習資源
成為陪伴您持續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