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推出「OpenAI for Countries」全球合作計畫 與政府共建 AI 基礎設施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OpenAI 推出「OpenAI for Countries」計畫,準備和各國政府合作。
OpenAI 正試圖扮演未來 AI 全球化的主導者,不只是模型提供者,更是國家級基礎建設的共同建設者。日前,OpenAI 宣布推出名為「OpenAI for Countries」的合作計畫,目標是與各國政府攜手建立本地化 AI 基礎設施,包含數據中心、模型訓練資源,以及根據當地需求客製化的應用服務。
此項計畫的發展方向,不僅透露出 OpenAI 對全球市場的野心,更標誌著生成式 AI 將從「雲端產品」正式進入「主權科技資產」的新階段。
什麼是「OpenAI for Countries」計畫?
根據 OpenAI 官方公告,該計畫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與政府合作建立本地數據中心與算力資源
針對當地語言與文化需求進行模型微調
協助發展本地化的 AI 應用,包括教育、醫療、司法與政府服務
由 OpenAI 與當地政府共同出資、共享營運成果
OpenAI 目前已與部分尚未公開的國家進行洽談,首批將選定 10 個國家啟動試點專案。未來目標是打造出一套全球標準的合作框架,使 AI 發展不再是集中於少數科技巨頭手中的能力,而是「跨主權共享的科技公設」。
為何 OpenAI 要做這件事?
這樣的策略背後,有三大考量:
1. 降低地緣政治與法規風險
隨著 AI 法規與數據主權日益強化(如歐盟 AI Act、數據在地化法案等),OpenAI 如果無法將服務「落地」,未來將難以進入多數政府領域與敏感產業。而「OpenAI for Countries」正好作為一個合法框架,使政府安心引進外部 AI 能力。
2. 與中國模式競爭,打造「民主 AI 聯盟」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曾公開表示,未來 AI 的發展「必須植基於民主制度與倫理價值」。而中國等強勢政府主導的 AI 模式,已在東南亞、非洲、中東部分地區快速擴張。
此計畫可以視為美國技術陣營在 AI 領域建立「夥伴圈」的實質行動,類似於數位版的地緣政治聯盟。
3. 鞏固資料與模型優勢
透過與政府合作獲取多語資料與任務類型資料,有助於模型微調與多語應用能力。這也可作為與其他 AI 模型競爭(如 Google Gemini、Anthropic Claude)的資料資源優勢擴張策略。
模式解析:國家級 AI 雲端合資平台的誕生
「OpenAI for Countries」更像是一種新型的「AI 雲端特許經營」架構:
基礎設施共建(如算力機房、運營系統)
服務共同品牌運作(如 ChatGPT 國家版)
由 OpenAI 提供模型核心、由當地政府主導任務落地
這讓許多中小型國家即使缺乏自建大模型的能力,也能快速進入生成式 AI 應用階段。反過來,OpenAI 也能降低營運壓力與資本風險,藉由夥伴關係推動全球化布局。
對產業與政府的潛在影響
對政府而言:
可加速公共服務的 AI 化,例如數位助理、政府語音客服、文件生成等
建立資料主權與運算自主性,不完全依賴跨國雲服務商
可設定本地合規條件、數據政策與訓練目標
對企業與開發者而言:
在地企業可透過此平台進行接入開發與本地應用對接
創造在地語言、教育、醫療等垂直應用的 AI 創新空間
提供技術轉移與人才培訓機會,加速當地 AI 產業成熟
小結:OpenAI 要的不只是全球市場,而是全球治理參與權
「OpenAI for Countries」代表 OpenAI 不再只是一間開發 AI 模型的矽谷新創,而是朝向成為「AI 基礎設施供應商」與「數位民主盟主」的角色邁進。它也預告了一個未來趨勢:AI 將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各國基礎建設戰略的一環。OpenAI 這一棋,不只是商業佈局,更是一場科技地緣政治的佈局。
參考資料:https://techcrunch.com/2025/05/07/openai-wants-to-team-up-with-governments-to-grow-ai-infrastructure/
提案成功:創業|募資|提案
www.Pit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