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解讀|沃爾瑪攜手OpenAI,開啟AI購物新時代

ChatGPT購物AI助理登場:全球零售業數位轉型與人機互動新挑戰

· 產業應用,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 編輯部

當AI成為你的購物好夥伴,零售業遊戲規則全面重寫

試想未來某一天,進入超市或打開手機,只需對AI助理說:「幫我規劃這週的健康晚餐食材清單」,AI便能即時列出最符合你飲食習慣的食材,還能自動選出特價組合、搭配適合配料,並根據你家附近門市的即時庫存與個人過敏紀錄,一鍵完成線上下單。這樣的場景,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想像。

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宣佈攜手OpenAI,於官方App導入以ChatGPT為核心的AI購物助理。這一創舉不僅震撼全球科技圈,更讓零售業、製造業、消費金融甚至每一位消費者,都必須重新思考:「AI+零售」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全新世界?零售產業的遊戲規則,正因AI浪潮而全面改寫。

零售巨頭與生成式AI的深度結盟

2025年10月,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正式公開與OpenAI合作的最新進展,宣佈將ChatGPT購物AI助手全面整合進官方App及線上商店。這套AI助手並非傳統客服機器人,而是一套能理解自然語言、即時互動對話,並根據個人需求給出專屬建議的智慧導購系統。

沃爾瑪強調,AI助理的導入不僅提升搜尋與推薦的精準度,更能根據消費者過去的購買紀錄、飲食偏好、過敏資訊及特價商品需求,主動提供客製化建議。這不僅加快購物決策流程,也大幅提升消費體驗的愉悅感與人性化程度。

沃爾瑪此舉在自身零售生態圈中引起熱烈回響,同時也推動全球零售產業鏈,從供應商、物流業者到金融支付服務商,紛紛加快AI轉型腳步,尋求智慧化與數位升級的最佳路徑,帶動產業服務與供應鏈運作全面進化。

從商品到「服務」,AI重塑零售價值鏈新格局

沃爾瑪(Walmart)與OpenAI的合作,將是全球零售業從「商品驅動」邁向「服務驅動」的經典案例。過去消費者無論在超市還是線上購物,都容易面臨海量商品選擇障礙與資訊過載問題,往往因比價疲勞而降低購物滿意度。隨著生成式 AI 崛起,零售商逐步擺脫只靠人力客服或傳統推薦演算法的侷限,改由能理解語意、即時對話、持續學習的AI助手,徹底翻轉「需求→決策→下單→售後」的完整消費流程。

以下是零售AI升級三部曲:

  1. 全通路數位轉型(Omni-channel Transformation)
    從實體門市到電商平台,打通消費歷程與會員大數據,讓AI能根據跨通路紀錄給出即時且精準的購物建議,推動虛實整合與消費體驗升級。

  2. AI驅動個人化推薦(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AI助理可根據消費者的購物歷史、身分特徵、偏好標籤等資訊,動態調整推薦策略,實現「千人千面」的個人化消費體驗。

  3. 自動化供應鏈與智慧物流(Smart Supply Chain)
    AI不僅服務消費端,還串聯庫存、物流、定價與供應鏈管理,形成自動調度的智慧零售大腦。這使零售商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提升效率與服務品質。

這波AI轉型浪潮,亞馬遜(Amazon)、好市多(Costco)、阿里巴巴(Alibaba)等國際零售巨頭皆已全力投入。建議台灣零售業者,積極關注如何將AI語言模型深度融入App與客服體系,加速數位服務與顧客體驗創新。

AI購物助理改變消費行為

一、從「被動搜尋」到「主動引導」:消費決策模式全面轉型
傳統電商平台多依賴「搜尋框+篩選器」來協助消費者篩選商品,但ChatGPT等AI購物助理能即時理解自然語言敘述,主動捕捉用戶需求,像是「推薦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便當食譜」、「現在特價且適合秋天用的保濕乳液有哪些?」或「規劃一週三菜一湯健康晚餐並自動加入購物車」。

這種互動式AI不僅提升資訊查詢效率,更直接參與消費者的需求定義、商品挑選、價格比對與付款決策,將消費流程一站式整合,大幅提升購物體驗。

二、個人化便利與隱私保護的兩難平衡
AI購物助理須分析大量個人化數據,才能提供貼近需求的推薦,但也帶來資安與隱私疑慮。例如,過度推送敏感資訊可能造成用戶困擾,AI推薦過度個人化可能陷入「資訊同溫層」,限制消費者發現新品牌或新品項的機會,甚至AI若誤判需求,可能導致不當消費或資訊偏誤。

沃爾瑪已宣佈將落實嚴格的資料加密、匿名化處理,並讓用戶自訂資料蒐集範圍,積極回應消費者對個資安全的疑慮。然而,AI與個資保護的拉鋸,預計將成為零售數位轉型的長期核心議題。

三、AI重塑零售人力結構與品牌競爭關係
AI助理不僅能顯著減輕一線客服人員負擔,還有助於提升門市服務水準與顧客滿意度。不過,隨著AI自動化普及,產業界普遍關注零售從業人員的未來出路與職能轉型。另一方面,消費者若與AI助理深度綁定,品牌忠誠度可能逐漸由單一商品廠商轉向平台本身,進而影響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與產業生態結構。

AI將如何改變我們的購物與決策習慣?

生成式AI導購的快速普及,不僅帶來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更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機互動的新課題。以下三大面向,是AI時代下零售與消費決策最值得深思的議題:

一、決策外包與主體性流失:便利與思考力的拉鋸隨著AI購物助理越來越懂得理解個人需求,甚至主動「代勞」日常選擇,人類是否會逐漸習慣把決策權交給機器?在享受AI帶來的便捷與高效率之際,消費者更需警覺是否因此放棄了主動探索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未來設計AI系統時,應引導用戶參與決策過程,避免人類思考慣性被削弱。

二、消費慣性與AI回饋機制:資訊同溫層與多元探索的平衡AI個人化推薦雖大幅提升購物體驗,但也可能強化同溫層效應(filter bubble),讓消費行為變得單一、創新意願降低。未來AI設計須融合「探索型推薦」與多元選項,促進消費者接觸不同品牌、新品項與多樣選擇,避免資訊孤島效應。

三、數據主權與倫理標準:個資流通的新遊戲規則AI大幅依賴消費數據進行學習與推薦,數據主權與隱私權議題浮上檯面。誰能決定、擁有、調度這些龐大的個人數據?平台、消費者還是第三方監管?台灣產業與政策制定者,應同步建立完善的數據治理機制,規劃清楚的個資應用規範,讓AI發展兼顧創新、效率與倫理責任,並保障消費者長期權益。

生成式AI賦能零售生態圈

美國沃爾瑪與OpenAI的策略合作,已成為全球零售業數位升級的標竿案例。這項合作將最先進的生成式AI全面導入線上與線下的零售生態圈,展現三大值得關注的創新特色:

一、全方位App整合,推動無縫通路體驗
沃爾瑪AI助理不僅於官方App與網站上提供互動服務,未來更預計串聯語音助手、門市自助服務機與其他智能設備,讓消費者無論在線上或線下都能享受一體化購物體驗。這種全通路整合,不僅提升了便利性,也強化了品牌與消費者的黏著度。

二、持續學習與本地化調整,精準掌握市場脈動
沃爾瑪的AI系統具備持續學習能力,能根據顧客即時回饋與在地消費行為,快速優化對話內容與推薦品質。這種動態調整讓AI服務不斷貼近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的需求,展現出高度彈性與市場適應力。

三、供應鏈即時連動,強化商品建議與促銷管理
生成式AI直接連動庫存、物流與動態定價系統,消費者可即時獲得最適合的商品推薦與最新促銷訊息。這不僅提升採購效率,更優化了供應鏈管理,有助於企業降低庫存風險與提升資源運用效益。

這套AI零售模式,讓沃爾瑪成功鞏固產業領先地位,同時也為全球零售業、台灣在地企業提供了具體可借鏡的實踐範例。

全球案例參考|多元企業AI轉型策略亮點

隨著AI技術快速進展,全球零售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數位轉型浪潮。生成式AI、語音助理、智慧客服與個人化推薦成為國際零售巨頭與科技公司布局的核心。以下為六個具代表性的國際案例及其策略重點:

Amazon(亞馬遜):打造全方位智慧零售生態系美國亞馬遜積極推動AI導購服務,將Alexa語音助理深度整合至線上購物與實體門市,並結合AWS雲端大數據平台。亞馬遜強調全通路體驗、智慧家庭與自動化物流的無縫連結,藉此提升消費便利性,並進一步鞏固全球市場領導地位。

Uniqlo(優衣庫):AI與數據驅動的個人化購物體驗日本快時尚龍頭Uniqlo積極導入AI與大數據分析,打造個人化推薦與智慧型虛擬試衣間。Uniqlo運用消費者購買行為、線上線下互動數據,提供即時穿搭建議,並結合AI客服提升顧客服務效率。其策略重點在於「數據賦能商品開發」與「提升用戶互動」,創造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全通路體驗。

Costco(好市多):會員數據推動個人化推薦好市多運用龐大會員資料庫分析消費行為,逐步導入AI演算法提供客製化商品推薦與專屬促銷。其策略重點在於「以數據強化會員經營」,提升會員黏著度,未來亦積極評估生成式AI協助創造新型會員服務體驗。

Tesco(特易購):AI預測消費行為與減少食物浪費英國Tesco致力於運用AI進行銷售數據分析、預測消費趨勢與自動化補貨。Tesco特別強調運用AI優化生鮮食品庫存管理,減少過期與浪費,並強化商品個人化推薦。其策略重點是「數據驅動營運效率」與「永續經營」,提升企業形象及環保效益。

Sephora(絲芙蘭):AI美妝推薦與虛擬試妝法國美妝零售商Sephora導入AI美妝諮詢助理與AR虛擬試妝技術。策略重點在於「個人化顧問服務」:AI可分析用戶膚質、妝容偏好及過去消費紀錄,提供一對一產品推薦與即時體驗,提升顧客互動與品牌忠誠度。

Target(塔吉特):智慧補貨與庫存管理升級美國零售巨頭Target運用AI進行智慧補貨、動態定價與庫存預測。AI系統能自動分析銷售數據與季節趨勢,精確調度商品與人力資源。其策略重點在於「營運效率優化」與降低庫存成本,同時提升供應鏈靈活度。

台灣產業三大行動建議:掌握AI零售新優勢

  1. 強化AI資料基礎建設,打造即時大數據池
    建議零售業優先推動POS、會員管理、庫存與物流等各類資料平台的整合,建構一個AI可即時存取、動態更新的大數據基礎。這樣不僅能協助企業提升決策效率,也為AI應用創造更多創新可能。例如,資料平台整合後,AI能即時分析消費者行為、庫存動態與促銷成效,協助業者精準預測市場趨勢。
    另外,建議善用大型語言模型API,並以台灣在地資料優化AI回應,使推薦、互動、服務更貼近本地消費文化與需求,提升用戶體驗,也為產業數據驅動決策與創新奠定根基。

  2. 推動跨界協作,開發台灣專屬AI導購平台
    建議零售業者、公協會及科技新創攜手合作,共同開發適合台灣市場的AI購物助理解決方案。透過API共用、產業聯盟等方式,降低技術門檻與開發成本,讓中小型零售商也能受惠於AI升級,形成產業共贏局面。這不僅促進產業生態系整合,也有助於台灣建立具國際競爭力的AI服務平台。

  3. 培養人機協作型人才,帶動零售職能升級
    AI應用的本質不是取代門市人員,而是協助釋放一線同仁的重複性工作壓力,使其能專注於高價值顧客服務,如深度商品諮詢、跨品類推薦與售後諮詢。建議台灣零售業者強化員工的AI應用能力,結合消費者洞察力、數據分析與服務創新,培養「人機協作」的決策夥伴。除了既有培訓外,還可以推動跨領域學習,鼓勵零售人才深入理解AI技術與商業應用,為產業注入創新活力與長遠競爭力。未來零售現場將邁向「人機協作」服務模式,創造更有溫度與差異化的品牌體驗。

編輯觀點|零售轉型從「便捷」到「思考力」的升級挑戰

沃爾瑪(Walmart)攜手OpenAI導入ChatGPT購物AI助理,象徵全球零售數位轉型進入新階段。AI導購的普及,確實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與個人化體驗,也讓企業能即時調度供應鏈、提升服務效率。但對台灣零售產業而言,這股AI浪潮不只是技術升級競賽,更是產業結構、人才策略、品牌價值全面重塑的分水嶺。

首先,資料整合與數位基礎是台灣的必經之路。沒有跨通路、跨平台的資料流動,就無法真正發揮AI的價值。企業需先投資於POS、會員、庫存等大數據整合,讓AI能「理解台灣消費者」,而非僅停留在國際模板的簡單複製。

其次,中小零售商應積極參與產業協作、共用AI平台。台灣市場多為中型與地方型品牌,若單打獨鬥,很難與國際巨頭在AI投入上競爭。透過產業公協會、新創與科技企業共建API平台、共享客戶資料與在地語意優化,才有可能降低AI轉型門檻,形成產業集體競爭力。

第三,「人機協作」與「品牌溫度」將是台灣零售獨特優勢。AI可提升效率與精準服務,但消費者始終期待真實互動、專業建議與人性化關懷。台灣企業可發揮服務細膩、前線人員彈性高的特質,設計人機協作新模式,將AI視為夥伴,而非取代者,讓品牌溫度成為競爭壁壘。

最後,數據治理與消費者信任將決定轉型的天花板。AI應用愈廣,個資保護與數據倫理的社會責任也愈重。台灣企業必須走在法規與自律機制前面,公開透明資料使用方式,主動溝通AI推薦與隱私界線,培養消費者對本土AI服務的信任感。

總結來說,台灣零售產業要善用AI帶來的效率提升,但更要結合資料整合、協作平台、品牌溫度與數據倫理,才能在國際巨頭壓力下創造本土新優勢,實現從便捷到思考力的數位升級。

參考資料

Walmart is building a ChatGPT-powered shopping assistant with OpenAI

https://www.axios.com/2025/10/14/walmart-chatgpt-openai-shopping

Walmart teams up with OpenAI to allow purchases directly in ChatGPT

https://www.cnbc.com/2025/10/14/walmart-openai-chatgpt-shopping.html

HOW GENERATIVE AI IS RESHAPING RETAIL

https://nexergroup.com/insights/how-generative-ai-is-reshaping-retail/

Walmart Partners with OpenAI to Create AI-First Shopping Experiences

https://corporate.walmart.com/news/2025/10/14/walmart-partners-with-openai-to-create-ai-first-shopping-experiences

延伸思考問答

1.ChatGPT購物AI助理與傳統電商推薦有何不同?
ChatGPT等生成式AI能即時理解自然語言,主動針對個人需求給出專屬建議,比傳統電商依賴搜尋與標籤推薦的方式更靈活、互動性強。用戶可以直接用口語指令請AI規劃購物清單、推薦商品,AI也能依據歷史偏好動態調整內容。

2. AI助理導入會取代人力工作嗎?
短期內,AI將協助處理重複性高的客戶諮詢、訂單查詢等工作,讓人力資源能聚焦於複雜、需要溝通技巧的服務。長期來看,產業應積極培養「人機協作型」人才,讓AI成為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利器,而非單純的人力取代者。

3. AI如何處理個資安全與隱私問題?
沃爾瑪宣稱採用嚴格資料加密與匿名化技術,用戶可調整資訊分享範圍。但消費者仍應持續關注自身資料使用情境,企業則必須符合台灣個資法規與國際標準,保障用戶權益。

4. 台灣零售業如何快速跟進?
台灣零售商可從整合資料平台、培訓AI應用人才、與科技新創合作等方向起步。鼓勵跨界協作,共享API或AI導購平台,降低開發門檻,縮短與國際巨頭的數位落差。

5. AI推薦是否會造成「資訊同溫層」?
生成式AI容易強化個人化推薦,若設計不當可能導致消費行為「封閉化」。因此,未來AI設計應鼓勵多元探索,結合隨機推薦、興趣拓展等機制,避免用戶長期困在同一消費圈層。

6. AI助理將如何改變供應鏈與製造業?
AI推薦不僅影響消費端,也將促使供應商更快反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計畫,帶動智慧物流、自動補貨等升級,推動製造業轉型為「即時、彈性、數據驅動」的新型態。

7. 國際AI零售案例對台灣有何啟發?
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國際案例顯示,掌握AI資料基礎、全通路整合能力,是零售數位轉型關鍵。台灣應強化本地語意與服務優勢,與國際巨頭做出差異化定位。

8. AI導購服務會不會加深消費者依賴?
隨著AI導購普及,用戶容易習慣由AI安排生活與消費,這雖有助於節省時間、提升效率,但也需適度培養自我選擇與批判思考力,避免「決策自動化」帶來的思考慣性。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內容原力 ContentPower|化繁為簡的知識出版商

您的長期成長知識夥伴
我們將龐雜的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容易吸收的學習資源
成為陪伴您持續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