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聊天機器人是否真的改變了職場?丹麥大型研究揭示冷靜現實

· 新聞摘要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AI 聊天機器人真的改變了職場?最新研究揭曉真相

AI 聊天機器人是否正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儘管市場上對 AI 的期待與投資不斷增加,但一份來自丹麥的大型研究卻揭示,AI 在職場的影響或許被過度高估了。

這項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完成。他們收集了約 2.5 萬名丹麥員工、分布於 7000 家企業的數據,針對 11 個被視為 AI 高風險衝擊職業進行調查,包括客服、行政、銷售、行銷、編輯等。

研究結合了兩次大型問卷調查(2023 年底與 2024 年)、薪資與工作時數等官方記錄,比對 AI 採用前後的變化,並特別分析有使用與未使用聊天機器人的員工差異。

主要發現:AI 帶來的改變幾乎是零

結果出乎意料。即使有 83% 員工在主管鼓勵下使用聊天機器人,並有近三分之一接受過培訓,研究發現,無論是薪資、工時,還是整體就業表現,幾乎沒有統計上顯著的差異。研究人員甚至以「精準的零」來形容這些影響。

為什麼生產力沒大躍進?

研究指出,現實中的生產力增幅遠小於過去實驗室研究(如隨機對照實驗 RCT)中觀察到的效果。具體而言,員工平均節省的工作時間僅約 2.8%,相比之下,實驗室中針對客服、編碼等特定任務的效率提升動輒 15%、30% 或更高。

為何差距這麼大?研究認為主要原因包括:

  • AI 工具應用範圍有限:在特定任務如撰寫回覆或草擬文案上,AI 表現出色,但在更複雜、需要人際互動或創造力的工作上,幫助有限。

  • 缺乏配套投資:企業雖推廣 AI 工具,但沒有同步調整工作流程、績效評估或提供足夠的培訓。

  • 文化與管理障礙:員工未必有動機將 AI 成果用於談判加薪或減少工時,或是員工尚難以將 AI 使用成效轉化為加薪談判的籌碼。

不只是取代,也創造新工作內容

儘管總體衝擊有限,AI 仍帶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新工作內容的誕生。研究顯示,約 17% 使用聊天機器人的員工表示,他們的工作中新增了原本不存在的任務,例如:

  • 設計 AI 導入流程

  • 編輯與審核 AI 生成內容

  • 教導同事如何使用 AI 工具

  • 處理 AI 帶來的倫理與合規問題

甚至有約 5% 未使用 AI 的員工,因同事的 AI 使用而間接受到工作內容影響,例如修改教學計畫以防學生用 AI 作弊。

帶企業的啟示:AI 不是萬靈丹

對企業而言,這份研究提出了重要提醒:

  1. 單純引入 AI 工具不足以帶來顯著成效,必須搭配組織文化、流程再造與績效管理的改革。

  2. 員工需要明確的動機與支持,例如將 AI 使用納入升遷或獎勵標準,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3. 隨著 AI 創造新工作內容,企業應重新評估職務設計、培訓與人力資源規劃。

解讀分析:AI 對職場的改變可能不會很快

這份研究對台灣與全球企業具有高度啟發性。雖然 AI 技術正以驚人速度進步,但其對工作場域的實際改變,往往走得比我們想像中慢。未來,AI 對職場的影響將取決於企業是否有能力進行「人機協作」的結構性轉型,而不只是寄望於工具本身。

AI 革命的核心挑戰,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人——包括員工的適應力、企業的改革決心,以及社會對工作的再定義。

參考資料:https://www.artificialintelligence-news.com/news/are-ai-chatbots-really-changing-the-world-of-work/

​​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創業|募資|提案

www.Pit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