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讀|ChatGPT 購物研究:成為你的電商選物顧問

用對話完成比價、篩選與買前功課

· 新聞速讀,AI 落地應用,AI 電商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 編輯部

當搜尋欄位被聊天框取代,誰掌握使用者「做功課的第一步」,誰就有機會重寫電商流量規則。

真正的競爭不在比價,而在誰先變成你說出「我想買一個…」時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界面。

01|理解事件

OpenAI 宣布在 ChatGPT 中推出全新的 「購物研究」(Shopping Research) 體驗,主打幫使用者整理商品資訊、比較選項,最後生成個人化的 買家指南。這項功能在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正式上線,支援 Free、Go、Plus、Pro 等級,用在 網頁版與行動 App,並在年底購物旺季標註為「幾乎不限次數」使用。

使用方式很像把傳統比價流程丟給一位 AI 研究助理:你只要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例如「適合小套房、要安靜的無線吸塘器」,ChatGPT 會追問預算、用途、尺寸、品牌偏好等條件,再依此主動上網搜尋,從零售商與其他公開網站抓取 最新的價格、供貨、規格與評價,整理成條列清單與建議。官方說明中,把這形容為「幫你做完功課」的一種新購物體驗。

在技術層面,這項功能是建立在專門為購物任務優化的 GPT-5 mini 模型 上,強調優先參考「較高品質且最新」的公開資料來源,並在使用者開啟記憶功能時,參考過去對話來調整推薦。例如之前聊過露營,之後在問睡袋或燈具時,系統就會用更貼近同一情境的角度整理選項。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 在官方文件中清楚提醒:價格與供貨細節不保證完全正確,使用者在真正下單前,仍須回到商家頁面再次確認。就目前的購物研究界面來說,ChatGPT 會把你導回零售商網站完成結帳;同時,OpenAI 也表明,會讓這項體驗未來支援已上線的 Instant Checkout,讓符合條件的商品可直接在 ChatGPT 內完成購買。

Pro 用戶 而言,購物研究還會串接到新推出的個人化內容串流 Pulse:系統會根據你過去談過的主題,主動推送相關的買家指南卡片,例如曾經討論電動腳踏車,就有機會看到安全帽、車燈或鎖具的精選推薦。

02|解讀新聞

從表面看,購物研究只是「把查資料這件事外包給 ChatGPT」,但本質上,它讓 ChatGPT 正式跨向 「任務型 AI 研究員」。它不只回一段答案,而是在背後執行一個完整流程:釐清需求 → 自動搜尋 → 彙整證據 → 生成結構化建議。這種以場景為中心、針對購物優化的 小型專用模型(GPT-5 mini),也顯示大型語言模型正被拆解成一個個「針對情境調校的專才」。

商業上,Shopping Research 把 OpenAI 推向 電商決策入口 的位置。它目前沒有自己開店,而是卡在「做功課的那一層」:幫你整理品牌、規格與評測,最後把流量導向零售商。一旦後續與 Instant Checkout 有更緊密的整合,使用者直接在 ChatGPT 內完成單品下單、後續再擴展到多品項與更多通路,OpenAI 就從訂閱生意,進一步切入導購與交易抽成。在電商廣告與搜尋入口高度重疊的市場裡,這一步是直接碰到 Google、亞馬遜等既有搜尋/購物平台的地盤。

從使用者的角度,Shopping Research 企圖解決的是很具體的痛點:過去要買東西,往往得在比價網站、 YouTube 開箱、部落格評測間反覆切換,自己拼湊結論。現在則是把這些分散的碎片,收斂成一份可掃讀的買家指南:列出候選產品、優缺點、適合什麼情境,以及需要留意的妥協之處。對很多人來說,這一步其實比最後點哪個購物車更花時間。

但這也把 信任門檻整個拉高。當 AI 開始「代言」做功課的過程,使用者不再直接看到原始搜尋結果,而是看到經過 AI 濾過後的摘要。未來一旦導入廣告、品牌合作或更深的商業分潤,平台如何標示推薦依據、如何區分自然結果與付費內容,就會成為 AI 購物生態最敏感、也最需要規範的區塊。

03|延伸思考

我們可以從這篇新聞看見 AI 正加速接手的是「拆解選項、壓縮決策」這件事。購物研究體現了幾個關鍵邏輯:先把你的需求問清楚,再替你瀏覽大量網頁,把規格與評價整理成幾個可理解的取捨組合。它不只是「找東西」,而是在扮演一個 把複雜世界變成少量選項的壓縮器

在這樣的情境下,使用者要培養的第一個能力,是 把需求講得夠具體。當你只是問「有沒有推薦的耳機」,AI 再聰明也只能給你漂亮但空泛的清單;但如果你能說清楚預算、通勤或辦公、是否在意通話收音、能不能接受入耳式,AI 研究員才有辦法做出真正貼近你的買家指南。換句話說,「會問問題的人」,才拿得到 AI 能提供的那一層價值。

第二個能力,是 看懂 AI 工具的邊界與風險提示。例如:它有沒有說明價格與供貨可能有誤?有沒有提到大致參考了哪些來源?有沒有明講哪些是依照你先前的偏好推估?同樣是 AI 購物助理,願意讓你看到假設與不確定性的,就比較像一個誠實的研究夥伴;只給你一份看似完美的清單、不提限制的,反而應該多打一個問號。

對讀者來說,這代表未來從買電器、找線上課程,到選工作工具或軟體,越來越常是「先丟給 AI 做一版研究」再由自己做最後決定。理解 AI 的價值,不是把它當答案機,而是把它納入一個有步驟的人機共決流程:先讓 AI 蒐集與壓縮,再讓你的專業與價值觀負責做最後那一個「是或否」。

04|重點提煉

ChatGPT 新增 「購物研究」 功能,針對 Free、Go、Plus、Pro 用戶在網頁與 App 開放,使用者只要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系統就會上網搜尋價格、供貨、規格與評價,整理成個人化買家指南,並在年底購物季提供「幾乎不限次數」的使用額度。

這項體驗由專門為購物任務優化的 GPT-5 mini 驅動,優先採用較高品質且最新的公開資料,並可在開啟記憶功能時結合過往對話;未來則計畫與已在其他情境上線的 Instant Checkout 更緊密整合,透過 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直接在 ChatGPT 內完成部分商品的購買流程。

Shopping Research 讓 OpenAI 站上「做功課入口」的位置:它不自己賣東西,而是先幫使用者做研究,再把流量導向零售商;一旦導購與結帳整合成熟,就有機會切入龐大的電商搜尋與交易市場,也勢必與既有的搜尋引擎與電商平台在「誰是購物起點」上產生更直接的競爭。

在這種新型 AI 購物體驗下,使用者需要的新素養,是學會把需求拆解成具體條件、主動追問 AI 的假設與限制,並對資料來源與風險提示保持敏感——把 ChatGPT 當成嚴謹的研究助理,而不是不可質疑的裁判,才能在決策流程中真正放大 AI 的價值,同時保留人自己的判斷空間。

05|後續發展

接下來有幾個觀察指標值得注意。第一個是導購成效與商家採用率:購物研究實際帶來多少導流與轉換、哪些零售商願意針對這個入口調整商品頁與資料結構,會決定這套體驗是短期話題,還是長期穩定存在的新通路。第二個指標是 Instant Checkout 與購物研究的整合節奏:什麼時候、在哪些品類與國家,使用者能在同一個對話裡完成從研究到結帳的全旅程,將直接改變我們對「逛網拍、查評測」這些行為的想像。

同時,各國對「AI 導購的透明度與標示規則」怎麼看,也會逐步浮上檯面:當 AI 開始扮演商品研究的第一站,監管機關與產業如何界定廣告、個人化推薦與演算法責任,將會是這一波 Agent 型電商發展能走多遠的關鍵變數。

參考資料:

  • ChatGPT shopping research builds you a buyer’s guide using AI

  • Introducing shopping research in ChatGPT

  • Using shopping research in ChatGPT

  • Buy it in ChatGPT – Instant Checkout and the 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

  • OpenAI partners with Etsy, Shopify on ChatGPT payment checkout

AI 時代的思考力革命|AI 素養,不是學技術,而是拿回主導權的能力升級。與 AI 一起思考,成為能定義方向的人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如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用內容建立信任
用洞察塑造品牌

在 AI 時代,真正有力量的行銷不是廣告聲量,而是持續輸出的深度思考。InfoAI 把全球 AI 趨勢與報告,轉譯成清楚、精準、有觀點的內容,讓企業不只是跟上變化,而是成為洞察的提供者,讓品牌變成被信任的決策夥伴。如果你不想只是「談 AI」,而是想「透過 AI 影響市場與客戶」,那就從內容開始。歡迎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Section image

InfoAI|讀懂 AI 如何改變世界

在 AI 改變世界之前
助你先讀懂 AI 世界

每日精選全球 AI 新聞
AI 趨勢 + 新聞 + 深度解讀

Section image

Content Power |賦能你在 AI 時代的專業能力
專注於「AI × 專業 × 工作方法」的知識平台
透過框架、流程與方法
協助你在 AI 時代重建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