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解讀|Glean 要做的不只是企業版 ChatGPT
精選解讀|Glean 要做的不只是企業版 ChatGPT
CEO Arvind Jain 談「agentic AI」:讓 AI 主動幫你工作

InfoAI 編輯部
過去兩年,ChatGPT 徹底改變了大眾對 AI 的想像。人們習慣在對話框裡輸入問題,AI 再以流暢的語言回應。然而,這種模式仍有一個根本限制:AI 只能被動回答,缺乏主動性。
在 Fast Company 的專訪(2025 年 9 月 19 日)中,Glean 創辦人兼 CEO Arvind Jain 提出另一種可能:未來的 AI 不會等你發問,而是能先一步理解你正在做什麼,甚至在你還沒開口之前,就替你完成一部分工作。這種概念被稱為「agentic AI」,是一種具有行動能力的人工智慧。對 Jain 而言,這不僅是技術演進,而是職場文化與工作方式的根本變革。
Glean 的起點:從搜尋到工作同伴
Glean 成立於 2019 年,當時的定位是「企業內部搜尋引擎」。在大多數公司裡,知識工作者每天面對海量的檔案、簡報、郵件與會議紀錄,花費大量時間搜尋資料卻仍難以找到答案。這是 Jain 在 Google 工作時就感受到的痛點——Google 能幫使用者搜尋全世界,但卻無法解決企業內部知識散落的問題。
最初,Glean 專注於做最好的「公司內 Google」,透過整合不同系統的資料,讓員工能快速搜尋所需資訊。然而,隨著生成式 AI 的成熟,Jain 看到了更大的機會:既然 AI 已經能理解語言、生成內容,為什麼它不能更進一步,成為能夠主動協作的「工作同事」?
Arvind Jain 的背景:從 Google 到 Rubrik,再到 Glean
Arvind Jain 在 Google 工作超過十年,參與了許多核心搜尋與基礎建設專案。他後來離開創立雲端資料管理公司 Rubrik,專攻資料保護與備份,並成功帶領公司成為雲端基礎設施的知名品牌。
這段經歷讓 Jain 深刻理解「資料」的重要性。當企業資訊愈來愈龐雜,問題不再只是「存放」與「搜尋」,而是如何讓資訊真正被使用、被即時轉化為生產力。這也是他創立 Glean 的初衷。Jain 在專訪中直言,未來的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工具,而是能與人一起完成工作的 AI 夥伴。
為什麼「agentic AI」代表新世代轉折
「agentic AI」不同於傳統的聊天機器人。傳統 AI 工具雖然能回應,但缺乏「行動」。使用者必須輸入指令,AI 才能執行。然而,agentic AI 強調的是「理解目標」與「主動行動」:
當你正在撰寫專案報告時,它能自動從內部文件提取數據並整理成表格。
當你準備參加會議,它會提前彙整相關討論紀錄與決策歷史。
當你陷入流程瓶頸,它甚至能主動提出建議,提醒你下一步該怎麼做。
這種能力改變了知識工作者的角色。人不再是資訊的搬運工,而能更專注於策略與決策。Jain 認為,這將是企業真正邁入 AI 時代的關鍵。
資本市場的信任與估值
2025 年 6 月,Glean 公布 1.5 億美元 Series F 融資,讓估值來到 72 億美元,這在 B2B 軟體新創中是一個亮眼的數字,也顯示資本市場對其「agentic AI」路線的高度信心與期待。
同年,Glean 更入選 Fast Company「World'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25」,在 Applied AI 類別名列第 1,總榜第 6。這不僅是一種榮耀,更凸顯市場對其技術與應用價值的肯定。
投資人對 Glean 的期待,也反映了市場正在尋找能落地的 AI 企業。不同於只展示技術能力的公司,Glean 已經切入實際場景,並獲得大型企業採用,這使它在競爭激烈的 AI 產業中具備獨特優勢。
與 Microsoft Copilot 的比較:差異化定位
不可避免地,Glean 常被拿來與 Microsoft Copilot 或 OpenAI ChatGPT for Enterprise 比較。這些產品同樣強調在辦公環境中協助知識工作者,但 Glean 的差異在於「深度客製化」與「主動協作」。
Microsoft Copilot 更像是「加強版 Office 助手」,主要在 Word、Excel、Outlook 等應用中協助處理文件與郵件。而 Glean 則以整合公司內部所有資料庫為核心,讓 AI 能理解跨部門的資訊結構。對使用者來說,這不只是工具,而是一位真正「懂公司文化與文件脈絡」的數位同事。
以上屬基於公開資訊的功能面對照與產品定位分析,並非官方測評結論。
對不同角色的影響
Glean 的 agentic AI 將會影響到多個角色:
知識工作者:日常處理文件與會議紀錄的時間將大幅減少,專注力能轉移到解決問題與創造價值。
企業主管:跨部門資訊流動更快,決策效率提高,有助於縮短專案週期。
IT 部門:必須重新規劃資料治理與資安策略,因為 agentic AI 涉及即時存取與行動,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更高。
競爭對手:Microsoft、Google 等大廠需要回應 Glean 的創新定位,避免在企業市場被邊緣化。
可能的挑戰:資安與治理
不過,機會伴隨風險。agentic AI 涉及大量即時資料存取,若沒有嚴謹的權限管理與加密措施,企業將面臨資訊外洩的風險。這也是許多企業在導入新一代 AI 工具前最關注的問題。
Jain 雖然在訪談中沒有深入討論細節,但他強調資安是 Glean 的核心設計原則之一。未來這一點將決定企業對 AI 的信任程度。
全球與台灣的觀察
在美國,企業級導入案例持續增加,包含科技與製造等大型公司;路透報導也點名多家代表性客戶,顯示其企業應用動能。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訊號。台灣企業若已經廣泛使用 Google Workspace 或 Microsoft 365,導入 Glean 的門檻相對較低。但挑戰在於:台灣企業對資安的要求高,且流程通常較為嚴謹,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實現 AI 協作,將是關鍵。
接下來的觀察焦點
未來有三個面向值得持續追蹤:
採用速度:agentic AI 是否會像 ERP、CRM 一樣成為企業標配,這將是檢驗其價值的關鍵。
治理機制:如何避免 AI 誤用、誤判或資料外洩,將影響企業信任度。
合作生態:Glean 是否能與雲端平台、SaaS 工具更深度整合,將決定它能否擴張到更廣的市場。
編輯觀點|更主動的AI
Glean 的故事揭示了一個重要訊號:AI 的下一階段不是更快的回答,而是更主動的行動。這是一場從「智慧工具」到「數位同事」的轉型。
對台灣企業來說,這不僅是關於導入新技術,而是關於「如何重新設計組織流程」。如果 AI 能被視為團隊的一份子,那麼部門協作、決策速度與創新方式都將被重新定義。這正是 agentic AI 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參考資料
The AI company creating a customized ChatGPT for your business
https://www.fastcompany.com/91406548/glean-ceo-arvind-jain-interview
FAQ|關鍵問答
Q1: Glean 與 ChatGPT 有什麼不同?
ChatGPT 偏向通用型對話,功能雖廣,但依賴使用者提問。Glean 則專為企業設計,能整合內部知識,主動協助工作,更像是一位 AI 同事。
Q2: 什麼是「agentic AI」?
agentic AI 指的是能主動採取行動的 AI。它能推理、預測需求,甚至直接執行任務,如整理專案狀態、生成報告或提醒會議重點。
Q3: 為什麼 Glean 估值高達 72 億美元?
主要因為它切中企業知識管理痛點,市場需求龐大;加上已有大型企業採用,商業模式獲得驗證,投資人因此給予高度評價。
Q4: 哪些產業會最先受益?
科技、金融、法律與顧問等知識密集產業將是先行者。這些行業每天處理龐大資訊,最需要 AI 提升效率。
Q5: 台灣企業適合導入嗎?
台灣若已採用雲端平台如 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導入 Glean 相對容易。不過必須優先處理資安與合規問題,確保內部數據安全。
Q6: 資安挑戰如何解決?
需要嚴格的權限控管與加密機制。未來企業是否信任 agentic AI,將取決於資安架構能否完善落地。
Q7: Glean 是否會取代人類員工?
不會。它會取代的是重複性與繁瑣任務,而非人類角色本身。Jain 強調,人類將專注於決策與創意,AI 則負責支援與協作。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內容原力 ContentPower|化繁為簡的知識出版商
您的長期成長知識夥伴
我們將龐雜的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容易吸收的學習資源
成為陪伴您持續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