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聞速報|澳洲電商龍頭法說會用AI代替CEO報告業績,是高科技噱頭還是未來溝通新常態?

當 Kogan.com 創辦人用自己的 AI 語音分身發布財報,我們聽到的不僅是業績數字,更是對企業真實性、領導力與信任的未來提問。這場大膽的實驗,究竟會被載入史冊,還是成為笑柄?

· AI新聞速報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 編輯部

一場你我「聽」所未聞的法人說明會

2025 年 8 月 27 日(台北),澳洲線上零售商 Kogan.com 的法人說明會如期舉行。電話線上的投資者、分析師與記者們正襟危坐,準備聆聽創辦人兼執行長 Ruslan Kogan 對公司最新財報的解讀,熟悉的開場白響起,聲音沉穩,語調清晰,一如往常。

然而,在這場看似平常的會議中,卻隱藏著一個足以撼動商業溝通傳統的秘密:電話那頭的聲音,雖然屬於 Ruslan Kogan,卻並非由他本人親口說出。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嘗試,一家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在攸關市場信心的官方財報會議上,使用了自己的 AI 語音複製品來發表正式演說。消息一出,金融圈與科技界一片譁然。你可能會問:這究竟是一次大膽的創新,還是一場玩過頭的公關噱頭?這個看似微小的舉動,其實為我們揭開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當領導者的聲音都可以被「生成」,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當執行長的聲音可以被複製:一場精心策畫的展演

事件的主角是澳洲知名電商 Kogan.com 的創辦人 Ruslan Kogan,他向來以不拘一格、熱愛科技與製造話題聞名。根據彭博社報導,在這次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開頭長達數分鐘的業績報告,完全由一個透過 AI 技術合成的「Ruslan Kogan 2.0」聲音完成。

這個 AI 聲音不僅準確地念出了營收、利潤等關鍵數據,其語氣、停頓、甚至抑揚頓挫,都與真人極為相似,若非事後揭露,多數與會者可能根本無法察覺異樣。

Kogan 本人對此舉的解釋,充滿了對 AI 技術的擁抱姿態。他表示,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展示生成式 AI 如何被應用於提升企業效率與溝通的潛力。他說:「我們公司上下都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來改善業務流程,從倉儲管理到客戶服務,而這次,我想親身示範它在最高層級溝通中的可能性。」

據悉,在 AI 完成開場陳述後,真人 Kogan 隨即上線,親自主持了後續的問答(Q&A)環節。這個安排極為巧妙,既展示了 AI 的能力(處理標準化、稿件化的內容),也暗示了其目前的侷限(無法應對即時、互動性的挑戰),讓整起事件在「創新」與「可控」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這不只是趣聞,而是對「信任」邊界的叩問

這起事件乍看之下,像是一則輕鬆的科技趣聞。但若深思一層,你會發現它觸及了商業世界最敏感的神經:信任。為什麼這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1. 劃時代的「破冰」:AI 正式進入企業權力核心 這並不是 AI 語音第一次被應用,但卻是它首次被用在上市公司法人說明會這種高風險、高規格、且具法律意義的官方場合。法說會上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影響股價、牽動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價值。讓 AI 在此「代言」,象徵著企業對這項技術的信任,已經從後勤輔助,躍升至核心的門面擔當。

2. 效率與真實性的天秤此舉完美展現了 AI 在溝通上的潛在優勢。想像一下,一位執行長可以透過 AI 分身,在同一時間「出席」多場不同語言的全球會議,或是在身體不適時,依然能「完美聲線」地完成一場重要演說。這在效率上無疑是巨大的誘惑。然而,天秤的另一端,是真實性的代價。當我們聽到一個聲音,我們期待的是聲音背後那個活生生的人,他的情感、信念與即時反應。當這層連結被 AI 取代,領導力中最珍貴的「人味」與「真誠」,是否也將隨之消逝?

3. 公關策略的極致展演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場極為成功的公關操作。相較於枯燥的財報數字,Kogan.com 透過「AI 執行長」這個話題,免費獲得了全球性的媒體曝光,其報導量與討論度,遠遠超過了法說會本身。這為公司貼上了「創新」、「擁抱未來」、「走在科技尖端」的鮮明標籤,對於一家以科技為本的電商公司而言,這筆品牌資產的價值難以估量。

潘朵拉的盒子已開:誰會感受到衝擊?

Kogan 的大膽實驗雖然目前只是個案,但它掀起的漣漪將會擴散到商業世界的各個角落。

  • 企業決策者(C-Suite): 他們現在多了一個強大卻也危險的工具。一方面,AI 語音可以成為標準化溝通的利器;另一方面,過度使用可能被視為逃避責任、缺乏誠信的表現。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將成為對現代領導力的新考驗。

  • 投資人與金融分析師: 他們的工作建立在資訊的透明與對管理層的信任之上。未來,他們在參加線上會議時,心中可能得多打一個問號:「我現在聽到的,是真人嗎?」這可能催生出新的要求,例如強制性的視訊會議,或是對 AI 使用的提前揭露規範。

  • 公關與行銷人員: Kogan 的案例為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展示了如何將新科技轉化為爆炸性的品牌故事。但同時,這也開啟了「道德深偽(Ethical Deepfake)」的討論,如何在使用這些技術時,不誤導公眾、不破壞信任,將是他們的新功課。

  • AI 語音技術公司(如 ElevenLabs): 這無疑是他們最好的廣告。當企業最高層都願意採用其技術,代表著市場已經成熟,一個全新的「C-Suite 即服務(C-Suite as a Service)」的商業模式可能就此誕生。

  • 監管機構: 當 Deepfake 技術從詐騙工具,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的溝通工具時,監管的界線變得模糊。未來是否需要針對上市公司在使用 AI 生成內容於官方溝通時,制定明確的揭露規則?這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或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必須開始思考的問題。

從「惡搞」到「官方認證」:Deepfake 技術的雙面刃

回顧過去,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總是與負面新聞聯繫在一起:從政治人物的假影片,到層出不窮的聲音詐騙。社會對其普遍抱持著警惕甚至恐懼的態度。

然而,Kogan 的案例,卻為我們展示了 Deepfake 技術的另一種可能:在完全知情、授權、且用於正面目的(至少表面上是)的「官方 Deepfake」。這引出了一個更複雜的問題:技術本身是中立的,但我們該如何劃定「善用」與「濫用」之間的界線?

當一家公司可以用 AI 完美複製執行長的聲音來發布好消息時,是否也意味著,在未來,他們可以用同樣的技術,來掩蓋壞消息,或是發布一個經過精心修飾、毫無破綻、卻也毫無真情的官方聲明?技術的閘門一旦開啟,其應用的方向,將取決於使用者的意圖。

接下來,我們該留意什麼?

這起事件的後續發展,將是觀察 AI 如何滲透企業高層的絕佳指標。

  1. 市場的真實反應: 除了媒體的熱議,資本市場的反應更值得關注。Kogan.com 的股價在事件後是漲是跌?機構投資者在後續的報告中,會如何評價這次的「創新」?

  2. 是否會出現模仿者: 其他科技公司的執行長,特別是那些同樣以創新為標榜的領導者(例如 Elon Musk),是否會在未來的公開活動中跟進?這將決定此舉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演變為一種風潮。

  3. 法規的跟進速度: 金融監管機構是否會對此發表評論或提出指引?一場關於「企業溝通真實性」的法規討論,可能已在醞釀之中。

當「工具」開始取代「儀式」

Ruslan Kogan 的 AI 法說會,今天看來或許像一場高明的惡作劇,但它在本質上,是一次對未來領導力樣貌的嚴肅提問。

法人說明會不僅僅是傳遞數據的過程,它更是一種「儀式」。投資人透過這個儀式,感受執行長的信心、捕捉他語氣中的細微變化、並在問答中考驗他的臨場反應。這是一種建立在人性互動基礎上的信任機制。

Kogan 的實驗,本質上是用一個高效的「工具」,取代了這個充滿人味的「儀式」。今天,AI 取代了照稿宣讀的部分;明天,它是否能即時生成 Q&A 的回答?後天,我們是否會迎來一位完全由 AI 生成、永不犯錯、永遠「政治正確」的虛擬執行長?

這起事件最大的啟示或許是:AI 可以複製一個人的聲音,但無法複製他的信譽(Credibility)。而信譽,恰恰是領導力與商業世界運作的基石。Kogan 的賭注,是用一次短期的品牌曝光,去挑戰一個長期的信任議題。這場賭局的最終輸贏,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參考資料:

Australian Online Retailer CEO Uses AI Voice to Present Results at Briefing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8-26/australian-online-retailer-ceo-uses-ai-voice-to-present-results-at-briefing?srnd=phx-ai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享有著作權。任何引用、轉載或商業使用,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Content Power 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告訴我們您的目標與時程,我們將盡快回覆並提出建議。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AI賦能 × 出版顧問

從選題到出版,我們結合AI技術、專業顧問與知識庫,打造一條龍智慧內容創作方案

用 AI 賦能內容輸出

量身打造內容企劃與寫作策略,結合 AI 工具與知識輔助系統,協助快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精準內容。

用 AI 賦能出版實踐

從撰稿、潤飾、編輯到電子書排版與發行,全程導入 AI 流程,讓出版變得輕鬆又專業,協助知識型創作者打造數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