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解讀|美撤銷台積電南京廠「快速出口」資格;半導體供應鏈進入新平衡
精選解讀|美撤銷台積電南京廠「快速出口」資格;半導體供應鏈進入新平衡
美國取消VEU出口優惠,年底起需逐批申請許可,台韓晶片廠受影響,牽動全球供應鏈與地緣政治策略

InfoAI 編輯部
台積電南京廠失去美方快速出口資格,供應鏈格局再洗牌
2025年9月2日,美國政府正式宣佈,自2025年12月31日起,撤銷台積電南京廠(TSMC Nanjing)的「Validated End User(VEU)」快速出口資格。此舉意味著,未來所有自美國出口至該廠的半導體製造設備與技術,都需逐案申請出口許可,無法再享有過去快速通關的待遇。
這次出口管制政策的調整,並非針對台積電單一企業,而是美國全面針對中國地區的高科技設備出口策略升級。南韓的 Samsung 與 SK Hynix 在中國的工廠,也同步被撤銷VEU資格,亞洲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在中國的生產布局因此受到明顯衝擊。這一變化不僅影響企業的產能規劃,更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推向新的權力平衡。
成熟製程晶片為主,短期衝擊有限但風險升高
台積電南京廠目前主要生產16奈米及以上成熟製程,這類產品對集團營收的貢獻約為2.4%。雖然這些製程並非尖端技術,短期內受到出口限制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但政策變動仍可能影響南京廠未來的設備升級與產能擴張規劃。
一旦所有新設備或技術導入都必須個別申請出口許可,將使企業面臨更高的不確定性和行政負擔。此舉可能削弱台積電在中國市場的競爭靈活度,也增加長期經營風險。
美國精算下的科技戰略:限制升級、非全面封鎖
美國商務部的VEU(Validated End User)制度,是一項針對特定信任企業或工廠所設計的出口快速通關機制。獲得資格後,美製高科技設備與技術可直接出口至名單內終端用戶,無需每批申請出口許可。
這次撤銷資格,並非對既有生產的全面封鎖,而是「精準圍堵」中國境內外資與本土企業的產能升級。美方藉由取消快速通道,讓現有工廠仍可維持生產,但未來想要擴廠或技術升級時,則必須一關一關申請,增加中國半導體產業競爭的難度與成本。
南韓晶片大廠同步受限,亞洲半導體產業佈局受衝擊
根據路透社報導,Samsung 與 SK Hynix 在中國的晶片工廠,也一併被美國撤銷VEU資格。這顯示美國不僅針對中國本地企業,連帶也將管控目標擴及亞洲重要半導體廠商。南韓兩大廠近年在中國投資與產能規模都相當可觀,此政策將迫使他們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風險與全球資產配置策略。
對於台灣與南韓來說,這不只是短期營運課題,更是地緣政治變局下的重大戰略選擇。
中國設備廠短期難以取代關鍵高階設備
隨著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設備管控不斷升級,外界關注中國本土設備廠能否乘勢補位。近年中國廠商如北方華創(Naura)、中微公司(AMEC)等在成熟製程設備領域已有進展,但在高階核心設備(如光刻機、EUV曝光、先進封裝)方面,與國際領先企業仍有明顯差距。
短期內,中國設備廠只能在部分維修零組件、耗材等領域提供替代方案。若台積電或南韓廠商必須轉用中國設備供應商,將面臨良率下降、製程穩定性降低,以及全線流程重新驗證等挑戰,產線營運風險大幅升高。
台灣的角色:壓力與機會並存
此次美國政策調整,讓台灣的戰略角色更加突出。經濟部已公開表示,將持續協助台廠與美方保持密切溝通,確保企業營運穩定。從產業角度來看,若中國本地產能受限,部分全球晶片訂單有機會回流至台灣本島,包括高雄、台中等新廠區可望受惠轉單潮。但這也要求台灣本身的供電、用水、土地等產業基礎建設必須快速跟上,才能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
全球供應鏈風險重新計價,產業分工出現新平衡
美國近期對半導體設備出口的管理措施,已從單一點位封鎖,演變為供應鏈「分層管控」的結構。例如,從NVIDIA先進AI晶片禁令、ASML出口光刻機壓力,到本次針對成熟製程設備的個案審查,逐步建立起「科技圍欄」。
對企業而言,若仍將中國視為生產據點,則必須重新評估技術與設備自主能力、供應鏈備援方案,以及因應不同地緣政策的管理成本。這波供應鏈調整不僅影響晶片廠,也涵蓋材料、封測、設備等上下游產業生態。
未來值得持續關注的變數
美國出口許可核發審查是否趨嚴?
若大部分申請能順利通過,影響主要在於行政成本與作業時程;若審查嚴格,則可能造成升級停滯甚至實質封鎖。中國是否反制?
中國未來是否對美國企業進行報復性貿易措施,或於WTO提訴,將左右局勢走向。南韓、台灣的產能配置選擇?
亞洲主要廠商是否會加速「中國+1」佈局,形成新一波全球產能重組。中國設備產業政策扶持速度?
若中國政府加大設備產業投資與補貼,有可能推動本土設備替代速度加快。
編輯觀點|做好佈局、強化韌性,應對 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撤銷台積電南京廠 VEU 資格,是科技供應鏈「分層管控」邏輯的進一步實踐,標誌著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更複雜、更高敏感度的地緣新平衡。短期來看,台積電等亞洲廠商在中國的成熟製程業務,營運衝擊有限,但長期而言,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分工結構正被政策主導力量重塑,企業需重新審視跨國佈局的韌性與風險。
對台灣產業而言,這波轉折既是挑戰也是契機。除了鞏固與美國等主要技術盟友的戰略關係,更要主動提升本土設備、材料與關鍵技術的自主能力,打造真正能抵禦外部政策衝擊的供應鏈體系。台灣政府與產業界還需協力推動基礎設施升級、加強國際產業協調,並掌握轉單回流的新商機,確保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版圖中的領先地位不被削弱。
回顧這次美國的出口新政,給所有身處全球科技產業鏈的企業一個關鍵提醒——「地緣政治風險」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決策變數,唯有預做佈局、強化韌性,才能在未來動盪中站穩腳步,持續創造產業價值。
FAQ|關鍵問答
Q1. 什麼是 VEU(Validated End User)制度?
VEU(Validated End User,有效終端用戶)是美國商務部針對信任企業推出的高科技設備出口便利機制。獲得VEU資格的企業,可直接從美國進口指定半導體製造設備與技術,免去逐批出口許可申請,等同於開通「快速通道」。這制度最初是為促進美國高科技出口而設,但在美中科技競爭升級下,也成為限制中國高階技術流向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工具。此次撤銷VEU資格,是美國重掌技術升級主導權的具體表現。
Q2. 美國為什麼要撤銷 TSMC 和南韓廠商的快速通道?
美國此舉主要目的是防止中國透過外資半導體廠擴張先進製造實力,也擔心設備技術可能間接轉移到中國本土企業,強化AI、5G、軍用科技等自主研發能力。儘管台積電南京廠與南韓廠商在中國多以成熟製程為主,但美方透過限制新設備升級,精準抑制中國半導體產業長線發展,同時維持既有生產的國際合作空間。
Q3. 台積電南京廠失去 VEU 資格,實際營運影響大嗎?
目前南京廠主力產品為16奈米以上成熟製程,對台積電集團總營收貢獻約2.4%。短期來看,現有產線可持續營運,影響相對有限。然而,若未來新設備導入受限、升級審查趨嚴,長期競爭彈性會降低,對中國客戶的服務能力和訂單流向也可能受到牽動。此外,這也是美國政府對台灣半導體國際布局加大政策介入的訊號,對全球供應鏈規劃影響深遠。
Q4. 南韓的 Samsung 和 SK Hynix 也會被撤銷 VEU 資格嗎?
是的,Samsung 和 SK Hynix 在中國的晶片工廠原本同樣享有VEU快速通關資格。此次美國政策調整後,這兩家南韓半導體大廠也將自2025年12月底起失去該待遇。南韓政府與產業界正積極評估在中國生產的長期風險,有可能未來加快「中國+1」產能分散規劃,以分散地緣政治衝擊。
Q5. 中國本土設備廠商能否取代國際設備大廠?
中國近年積極扶植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包括中微公司(AMEC)、北方華創(Naura)等,已在成熟製程、部分零組件耗材領域取得突破。但在EUV光刻機、先進封裝等高階關鍵設備上,仍高度依賴美、日、歐等國企業。若國際大廠轉用中國設備,將面臨製程良率降低、產線驗證週期延長等風險。目前本土設備短期內難以全面取代,仍有待政策與產業長期投入。
Q6. 台灣政府有介入這次政策調整嗎?有何因應?
台灣經濟部已公開表示,將持續與美方及台積電保持密切溝通,協助釐清出口政策細節並提供必要協助。這次事件凸顯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核心基地,在中美科技戰格局下的特殊戰略地位。政府除積極穩定對美戰略夥伴關係,也須加快本土半導體設備及供應鏈韌性建設,並優化電力、用水、土地等產業基礎,強化企業競爭力與抗壓能力。
參考資料:
US revokes TSMC's fast-track China export status as controls tighten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us-revokes-tsmcs-fast-track-china-export-status-controls-tighten-2025-09-02/
U.S. gov't revokes TSMC's authorization to ship tools to its fabs in China - special export license to be pulled by end of 2025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semiconductors/u-s-govt-revokes-tsmcs-authorization-to-ship-tools-to-its-fabs-in-china-special-export-license-to-be-pulled-by-end-of-2025
US curbs TSMC's shipments of key chipmaking tools to China
https://www.investopedia.com/us-curbs-tsmcs-shipments-of-key-chip-making-tools-to-china-11802365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