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聞速報|Volkswagen 延長 AWS 工廠雲合作五年:AI 成為汽車製造的新引擎
AI 新聞速報|Volkswagen 延長 AWS 工廠雲合作五年:AI 成為汽車製造的新引擎
43 座工廠納入數位生產平台,福斯預期節省數千萬歐元,為軟體定義車時代鋪路

InfoAI 編輯部
汽車產業正加速邁入電動化與數位化的雙重轉型。2025 年 8 月底,Volkswagen(福斯汽車)宣布延長與 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合作五年,繼續推動「Digital Production Platform(DPP,數位生產平台)」在全球工廠的部署。此舉不只是 IT 外包或雲端服務升級,而是將 AI、雲端與製造流程深度融合,藉此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為軟體定義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 SDV)時代打下基礎。
Volkswagen 預估,透過這項合作,中期內可節省數千萬歐元的製造成本,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
延長五年合作:AWS 與 Volkswagen 的工廠雲戰略
Volkswagen 與 AWS 自 2019 年開始合作,建立「factory cloud」──一個橫跨全球的數位平台,如今已覆蓋 43 座工廠,遍及歐洲、北美與南美。此次宣布延長五年,代表 Volkswagen 將持續透過 AWS 的雲端基礎設施與 AI 能力,推動製造流程數位化。
Volkswagen IT 長 Hauke Stars 表示,公司願景是「成為汽車產業的科技引領者」,而 DPP 正是支撐這一轉型的核心工具。
43 座工廠串連成「數位神經中樞」
Volkswagen 在 DPP 平台中已部署超過 1,200 個 AI 應用,涵蓋製造流程各個環節,包括:
KI4UPS 電子故障診斷系統:取代人工查詢技術手冊,透過 AI 即時分析並快速定位問題。
Guided Vehicle Completion 系統:協助工廠同步處理車輛組裝,已應用於 13 座工廠。
品質檢測影像分析:透過電腦視覺提升組裝品質與效率。
能源管理 AI 模型:在波蘭 Poznań 廠導入後,電力成本降低 12%、碳排同步下降。
1,200 項 AI 應用:從質檢到能源優化
Volkswagen 已經在工廠內部署超過 1,200 項 AI 應用,幾乎滲透到每個細節。
品質檢測:AI 攝影系統能快速辨識塗裝瑕疵與零件錯誤,降低人工疏漏。
能源管理:波蘭 Poznań 工廠藉由 AI 減少約 12% 的電力消耗與碳排放。
軟體開發:AI 輔助程式碼測試與生成,加速內部工具的迭代。
流程最佳化:AI 分析生產數據,規劃最佳作業順序,縮短停機時間。
這些應用的最大價值在於「可複製性」:一旦在某工廠測試成功,就能快速複製到其他地點,形成規模經濟。
Guided Vehicle Completion:AI 協助組裝的典型案例
Volkswagen 推出的 Guided Vehicle Completion(引導式車輛組裝) 系統,已在 13 座工廠落地。這套 AI 工具能協助員工完成複雜的零件安裝,並即時提示操作步驟。
傳統上,這些流程仰賴人工經驗,容易因人而異。AI 系統則確保一致性,並根據不同車型調整指令。結果是:組裝更快、更準確,錯誤率顯著降低。
這不僅提升了效率,也減少了零件報廢與返工,直接帶來成本效益。
軟體定義車的前奏:工廠成為「數位部署中心」
Volkswagen 的長期戰略指向 軟體定義車(SDV)。在這個概念下,汽車不再是一次性出廠的產品,而是像智慧型手機一樣,能透過軟體持續升級。
DPP 將成為支撐這一模式的核心平台:
在製造過程中,確保硬體與軟體能高效整合。
讓工廠具備「數位部署」能力,車輛未來能隨時接收更新。
與 Volkswagen 與 Rivian 的合資事業形成互補,推動新一代電子架構。
換言之,Volkswagen 正將工廠轉型為「軟體中樞」,不僅生產汽車,也生產數位能力。
產業啟示:汽車製造走向「平台化」
Volkswagen 與 AWS 的延長合作,揭示汽車產業正快速「平台化」。
從製造到平台:工廠雲化,AI 解決方案能像 App 一樣快速移植。
從硬體到軟體:競爭重心轉向使用者體驗與軟體更新。
從單點到生態:不只 Volkswagen 與 AWS,供應商與物流夥伴也將被迫數位化。
這對競爭對手是一大壓力:誰能最快完成平台化轉型,誰就能在成本與創新上取得優勢。
台灣供應鏈的機會與挑戰
雖然台灣不是整車製造大國,但在車用電子、半導體、光學與零組件上有關鍵地位。Volkswagen 案例提供三大啟示:
晶片需求增長:AI 與雲端驅動更多運算需求,台灣半導體廠商將受惠。
軟硬整合能力不足:台灣廠商需思考如何讓零組件具備軟體價值,避免被邊緣化。
能源與 ESG 壓力:未來碳排放標準將更嚴格,台灣製造業也必須導入 AI 優化能源使用。
這些趨勢意味著,台灣若能結合半導體與軟體開發優勢,就有機會成為全球汽車數位轉型的重要夥伴。
值得關注的三大焦點
Volkswagen 是否能落實 SDV 戰略,避免淪為「有平台、無突破」的局面。其他車廠是否會跟進,特別是 BMW、Mercedes-Benz 等歐洲品牌,是否也會尋求雲端合作。AWS 在工業雲的角色,能否藉此擴大版圖,挑戰 Microsoft 與 Google 的工業數位轉型地位。
總結
Volkswagen 與 AWS 延長五年的工廠雲合作,不只是企業節省開支的動作,而是汽車產業數位化的縮影。AI 已從概念走向落地,直接改變工廠運作、降低成本,並推動軟體定義車的未來。
對台灣產業而言,這是一堂關於「如何結合 AI 與製造」的課:唯有將硬體優勢與數位創新結合,才能在下一個十年保持競爭力。
FAQ|關鍵問答
Q1:Volkswagen 與 AWS 合作的核心是什麼?
這次的合作重點在於延長雙方在「Digital Production Platform(DPP,數位生產平台)」上的合作五年。DPP 就像 Volkswagen 工廠的數位中樞,將訂單接收、零件物流、製造工序等資料全部整合到雲端,並透過 AI 進行分析與優化。AWS 提供基礎的雲端架構與人工智慧能力,確保這些資料能安全、高效地運作。對 Volkswagen 而言,這不只是使用外部雲端服務,而是將 AWS 作為長期的策略夥伴,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Q2:Volkswagen 已部署多少 AI 應用?
Volkswagen 已在工廠內部署超過 1,200 項 AI 應用。這些應用範圍廣泛,從品質檢測、能源調度,到軟體開發與生產流程優化都有涵蓋。舉例來說,工廠裡的 AI 攝影系統能即時檢測車體塗裝瑕疵,避免因為人工檢查疏漏導致返工;在能源管理上,波蘭 Poznań 工廠透過 AI 調度能源使用,成功降低約 12% 的電力成本與碳排放。這些案例顯示,AI 不只是實驗性技術,而是實際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工具。
Q3:什麼是 Guided Vehicle Completion 系統?
Guided Vehicle Completion(引導式車輛組裝)是一套 AI 協助組裝流程的系統,目前已在 13 座 Volkswagen 工廠上線。這套系統會在組裝過程中提供即時的操作提示,幫助員工完成複雜的零件安裝。它的重要性在於能確保一致性與準確度,避免因人為經驗不同而造成流程差異。例如,同一個零件在不同車型中的安裝方式可能不同,AI 系統能即時調整指令,避免出錯。最終的結果是提升生產速度、降低錯誤率,並減少零件報廢與返工成本。
Q4:這對 Volkswagen 的長期戰略有何意義?
Volkswagen 的長期目標是推動「軟體定義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 SDV)。在 SDV 架構下,汽車將不再是出廠即固定功能的產品,而是能透過軟體更新持續進化,像智慧型手機一樣隨時獲得新功能。DPP 的延伸合作,讓 Volkswagen 能在工廠端就確保硬體與軟體的高效整合,並具備未來隨時部署軟體更新的能力。換言之,這次合作不只是提升當下的製造效率,更是為未來汽車競爭的核心:「軟體服務與數位體驗」,提前鋪路。
Q5:Volkswagen 預期能省下多少成本?
Volkswagen 預估,中期內可節省「double-digit million euros」級別的成本,也就是數千萬歐元。這些節省來自多方面:首先,AI 協助品質檢測能降低返工率,避免大量資源浪費;其次,能源管理優化能有效減少電力與水資源使用;再者,生產流程的自動化與最佳化能縮短停機時間,提高生產線運作效率。這些面向加總起來,轉化為實際的財務效益,為 Volkswagen 在電動化與數位化轉型壓力下提供更多資金彈性。
Q6:這對台灣產業有何影響?
Volkswagen 的工廠雲合作對台灣產業有啟發性。首先,隨著 AI 與雲端驅動更多汽車製造應用,對高效能晶片的需求會增加,這為台灣半導體廠商創造長期市場。其次,台灣的零組件供應商需要提升「軟硬整合」能力,例如將感測器、控制器與軟體結合,才能避免淪為低價零件供應者。最後,Volkswagen 案例中的能源優化與碳排放減量,也提醒台灣製造業必須正視 ESG(環境、社會、治理)規範,導入 AI 與數據分析來符合未來更嚴格的國際標準。
Q7:AWS 在這裡的角色是什麼?
AWS 是 Volkswagen 工廠雲平台的技術基礎,提供雲端運算、資料存儲與 AI 工具。它不僅確保平台能處理來自 43 座工廠的大規模資料,還支援 Volkswagen 對 AI 模型的開發與應用。AWS 的角色並非單純的雲端供應商,而是成為 Volkswagen 數位轉型的戰略夥伴。隨著工廠雲擴大,AWS 也能進一步鞏固其在「工業雲」市場的地位,與 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形成競爭。
Q8:其他車廠會跟進這種合作嗎?
很有可能。隨著 Volkswagen 展現出透過 AI 與雲端能實際節省數千萬歐元,其他車廠勢必會感受到壓力。例如 BMW、Mercedes-Benz 等歐洲車廠可能尋求類似的雲端合作,以免在成本與效率上落後。同時,日本與韓國的車廠如 Toyota、Hyundai 也可能加速布局,強化在數位製造上的競爭力。未來幾年,我們很可能看到汽車產業掀起「工廠雲」的競賽,各家車廠會選擇不同的雲端夥伴,形成新一輪的產業生態戰爭。
參考資料:
Volkswagen extends Amazon cloud partnership to save costs with AI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volkswagen-extends-amazon-cloud-partnership-save-costs-with-ai-2025-08-28
More efficient, smarter, more resilient: Volkswagen Group collaborates with AWS to help transform production for the age of AI
https://www.volkswagen-group.com/en/press-releases/more-efficient-smarter-more-resilient-volkswagen-group-collaborates-with-aws-to-help-transform-production-for-the-age-of-ai-19774
VW extends AWS cloud AI deal for five more years
https://www.automotiveworld.com/articles/vw-extends-aws-cloud-ai-deal-for-five-more-years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若您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AI 內容合作/供稿服務
AI 趨勢太快,內容產能跟不上?InfoAI 專注於將市場動態與報告,轉化為 專業、好讀、可信賴的內容。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讓我們成為你的 AI 內容合作夥伴。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