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I革命:深入解構13家新晉獨角獸如何定義未來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在 AI 這顆耀眼彗星的引領下,資本市場的熱情被徹底點燃 。
2025年的上半年,科技界最響亮的關鍵詞,毫無疑問是「人工智慧」。一份來自TechCrunch、基於Crunchbase和PitchBook數據的追蹤報告顯示,在今年新誕生的36家科技獨角獸中,AI不僅僅是其中一個類別,而是貫穿所有領域的核心引擎 。隨著AI點燃了全球投資者的狂熱,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創公司藉此東風,躋身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精英俱樂部 。
這股浪潮已遠非昔日概念性的探討,而是演變為一場深入產業根基的全面革命。從重塑藥物研發的底層邏輯,到改變我們日常購物體驗的應用;從構建下一代AI運算所需的基礎設施,到深入工廠、辦公室的數位與實體勞動力,AI的影響力無遠弗屆。
本篇報導將聚焦於這批2025年的新晉者中,最能代表AI革命力量的13家獨角獸公司。我們將深入剖析牠們的技術、商業模式與融資歷程,試圖描繪出AI在2025年所呈現的真實樣貌,並探討牠們將如何共同定義我們的未來。這不只是一份企業清單,更是一幅關於AI如何從程式碼走向現實世界的詳細地圖。
01|奠定基石:AI革命的大腦、神經與智慧中樞
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始於地基的搭建。在AI領域,這意味著需要有更強大的演算法、更高效的硬體以及更智能的數據平台。在2025年的這批獨角獸中,有三家公司正是在為這場革命構築最核心的基礎設施。
Thinking Machines:橫空出世的百億「大腦」
在所有新晉獨角獸中,Thinking Machines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這家去年才由OpenAI前成員Mira Murati創立的AI研究公司,在成立不久後便完成了一項創投界極為罕見的壯舉: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20億美元,使公司估值直接達到驚人的100億美元 。這筆投資的背後,是矽谷最頂尖的創投a16z(Andreessen Horowitz)和AI晶片之王Nvidia(輝達)的共同加持 。
Thinking Machines的崛起,象徵著資本市場對基礎AI研究的信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所追求的不再是單一的應用或產品,而是AI能力的本源,更強大、更通用的智慧模型。Mira Murati的背景及其團隊所獲得的巨額資金,預示著他們正致力於探索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前沿。這家公司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未來AI潛力投下的最大信任票,它將成為驅動整個生態系向前發展的「大腦」。
Celestial AI:為AI打造的高速「神經網絡」
如果說Thinking Machines是AI的大腦,那麼Celestial AI則致力於構建連接這一切的高速神經網絡。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AI公司,在由資產管理巨頭Fidelity(富達)領投的C輪融資中籌集了2.5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25億美元 。其投資者名單中還包括了BlackRock(貝萊德)和Engine Ventures等重量級機構 。自2020年成立以來,Celestial AI已累計籌集了超過5.8億美元的資本 。
Celestial AI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決AI運算中日益嚴峻的數據傳輸瓶頸。隨著AI模型變得越來越龐大,傳統的電子晶片互連方式已難以滿足其對頻寬和延遲的極致要求。Celestial AI專注於光子互連技術,試圖用光速取代電子來傳輸數據,從而極大地提升運算效率並降低功耗。牠們的工作,是確保AI「大腦」的思考能夠順暢無阻地傳達到各個角落,是整個AI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Peregrine:整合萬物的「智慧中樞」
擁有強大的大腦和高速的神經網絡後,AI還需要一個能夠理解並整合海量數據的智慧中樞。這正是Peregrine所扮演的角色。作為一個數據分析與整合平台,Peregrine在2017年啟動,並在最近的C輪融資中籌集了1.9億美元,估值達到25億美元 。該公司已累計融資超過2.5億美元,其背後有頂級創投Sequoia(紅杉資本)和Fifth Down Capital的支持 。
在AI時代,數據是燃料,但原始數據往往是混亂、分散且難以利用的。Peregrine的平台致力於將來自不同源頭的數據進行整合、清洗和分析,將其轉化為可供AI模型使用或供決策者參考的洞見。它就像一個翻譯官和戰略中心,讓企業能夠真正駕馭數據的力量。在一個數據驅動的世界裡,Peregrine這樣的平台,是確保AI能夠做出準確、高效判斷的關鍵。
02|新世代勞動力:在崗位上的AI與機器人
隨著AI基礎設施的日趨成熟,其商業化的主要路徑之一便是直接賦能或取代傳統勞動力,從而實現效率的躍升。2025年的AI獨角獸們,正在實體和數位世界中,打造一支全新的勞動力大軍。
實體勞動力:深入險境的Gecko與通用平台The Bot Company
在人類難以觸及或充滿危險的角落,機器人正成為我們最可靠的幫手。Gecko公司製造的數據收集機器人,能夠攀爬、爬行、游泳和飛行,深入工業設施的複雜環境中 。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公司穩步發展,在最近的D輪融資中籌集了1.21億美元,估值達到16億美元,迄今總融資額已超過3.4億美元 。Gecko的成功,展現了專用型機器人在解決特定工業痛點上的巨大價值。
與Gecko的專注不同,2024年才成立的The Bot Company則展現了更大的雄心。作為一個「機器人平台」,它在極早期的融資中就籌集了1.5億美元,估值高達20億美元,總融資額已達3億美元 。這顯示市場不僅需要解決特定問題的機器人,更渴望一個能夠開發和部署多種機器人應用的底層平台。The Bot Company的目標,或許是成為機器人領域的「安卓」或「iOS」,讓實體世界的自動化變得更加普及。
數位勞動力:服務與銷售的AI代理
在辦公室的數位世界裡,AI代理正迅速成為最高效的員工。成立於2023年的Decagon,是一家客戶服務AI代理公司 。它在C輪融資中獲得1.31億美元,估值達到15億美元,總融資額已超過2.3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a16z和Accel等頂級機構 。Decagon的AI代理能夠7x24小時處理客戶諮詢,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也提升了服務品質。
如果說Decagon革新了客戶服務,那麼Clay則瞄準了另一個核心商業環節——銷售。作為一個成立於2017年的AI銷售平台,Clay在B輪融資4000萬美元後,估值達到12.5億美元 。它的平台能夠自動化處理潛在客戶開發、背景研究和初步接觸等繁瑣工作,讓銷售人員能更專注於建立客戶關係和完成交易。Clay的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和First Round等 。
無處不在的眼睛:電腦視覺的應用
除了模擬人類的四肢和語言,AI也在視覺感知上達到了新的高度。成立於2015年的Netradyne,是一家電腦視覺新創公司 。在由Point72 Ventures領投的D輪融資中,它籌集了9000萬美元,估值達到13.5億美元 。電腦視覺技術讓機器能夠「看懂」世界,這在自動駕駛、工業質檢、安防監控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Netradyne的成功,代表了這項AI核心技術正在加速落地,成為守護各行各業運營安全的「眼睛」。
03|治癒之手:AI在醫療健康的深度變革
醫療健康是AI技術應用最深刻、也最令人期待的領域之一。從簡化醫生工作流程,到加速新藥研發,2025年的AI獨角獸們正在用科技的力量,守護人類的健康。
Abridge:解放醫生的「AI病歷記錄助理」
在所有AI醫療獨角獸中,Abridge的估值最高,達到了27.5億美元 。這家成立於2018年的醫療科技公司,在D輪融資中籌集了2.5億美元,總融資額已超過4.6億美元 。Abridge解決了全球醫生面臨的最大痛點之一:繁重的病歷記錄工作。它的AI系統能夠聆聽醫病對話,並自動生成結構化、準確的醫療文檔,將醫生從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與病人的直接溝通和診斷中。
Hippocratic AI:專注於安全的「醫療AI專家」
與Abridge專注於工作流程不同,2023年成立的Hippocratic AI則致力於一項更具挑戰性的任務:創建安全、可靠的醫療保健模型 。在由頂級創投Kleiner Perkins領投的B輪融資中,該公司籌集了1.41億美元,估值達到16.4億美元 。醫療領域對AI的準確性和倫理要求極高,Hippocratic AI的使命正是開發那些經過嚴格測試、專為醫療場景設計的AI模型,確保技術在應用於輔助診斷或病人諮詢時,將安全置於首位。
Insilico Medicine:用AI加速新藥研發的「老兵」
Insilico Medicine是這批AI醫療獨角獸中的「資深前輩」。它於2014年便已啟動,專注於利用AI進行藥物研究 。在漫長的探索後,該公司終於在E輪融資中籌集了1.1億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正式躋身獨角獸行列 。Insilico Medicine利用AI平台分析生物數據,預測藥物靶點,並設計新的候選分子,旨在大幅縮短新藥研發的週期和成本。該公司已累計融資超過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Lilly Ventures和Value Partners Group 。它的成功,證明了AI在生命科學這一最複雜領域的巨大潛力。
04|無形之手:滲透各行各業的AI應用
除了上述三大領域,AI的影響力正像水銀瀉地一般,滲透到金融、零售等更多垂直行業,以一種更「隱形」的方式,優化著世界的運轉效率。
Assured:金融保險的AI理算師
Assured是一家幫助處理理賠的AI公司 。它在B輪融資中以2300萬美元的相對較少資金,就撬動了10億美元的估值,展現了其商業模式的高效率 。保險理賠是一個流程繁瑣、高度依賴人工審核的領域,Assured利用AI自動分析理賠文件、評估損失並檢測欺詐,極大地提升了理賠速度和準確性。這家2019年啟動的公司,投資方包括ICONIQ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 。
SpreeAI:零售體驗的幕後推手
SpreeAI的公司名稱直接揭示了其AI內核。作為一家購物科技公司,它在一輪未公開金額的融資後,估值達到了15億美元 。這家成立於2020年的公司,已累計融資超過2000萬美元 。在零售領域,AI可以被用於個人化推薦、庫存管理、需求預測和智慧客服等多個環節。SpreeAI的晉級表明,AI正在成為提升線上線下購物體驗、增強零售商競爭力的關鍵技術。
05|一個AI定義的新時代已然來臨
深入分析這13家AI獨角獸,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2025年的AI革命並非單一維度的技術突破,而是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生態系統的崛起。
從Thinking Machines和Celestial AI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者,到Gecko和Decagon這樣的數位與實體勞動力提供者;從Abridge和Insilico Medicine這樣在醫療領域進行深度變革的挑戰者,到Assured和SpreeAI這樣在垂直行業精耕細作的優化者,AI的版圖已然成形。
這場由AI點燃的「投資者狂熱」,不僅僅是資本的追逐,更是對生產力下一次躍升的集體信念。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數十億美元的估值,是因為它們不僅僅在銷售產品或服務,更是在提供一種全新的、由AI驅動的、更高效的解決問題範式。
未來,這些公司的技術將會更深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我們與AI客服對話,當醫生能花更多時間關心我們,當新藥能更快地被開發出來,我們將會親身體驗到這場革命帶來的福祉。2025年上半年的這13家AI獨角獸,僅僅是個開始。牠們所開闢的道路,預示著一個由人工智慧深刻定義的新時代,已經來臨。
參考資料:
https://techcrunch.com/2025/07/06/7-new-tech-unicorns-were-minted-in-2025-so-far/
如果你也對AI趨勢感興趣,歡迎訂閱我們的AI新聞電子報、加入Line社群,一起即時掌握全球AI最新動態與應用案例!
Sam Altman揭示AI藍圖:邁向超級智慧與全民普惠
深度報導|Altman揭示AI經濟學三定律:未來創業藍圖
洞察觀點|AI實體化浪潮來襲,台灣的黃金機遇
AI新創募資熱潮與估值修正交錯,重塑全球創業版圖
2025上半年美國19家AI新創募資破億,九個值得學習的策略視角
洞察觀點|台灣新創如何打造在地 Vibe Coding 服務
Google Cloud攜六家AI新創,擴張多模態雲端生態圈
AI新創企業用技術驅動顛覆傳統產業
AI新創DeepL打破語言障礙,募資3億美元,估值飆升至20億美元。
AI 新創企業成長速度超越 SaaS,市場規模擴張 5 倍
洞察觀點|AI 新創成長速度驚人,他們是如何打破傳統成長模式?
AI新創企業用技術驅動顛覆傳統產業
AI應用市場爆發!中國新創崛起,美國科技巨頭加速競爭
開源新創強勢崛起!2024最火20家企業揭曉,AI佔半數以上
AI應用市場爆發!中國新創崛起,美國科技巨頭加速競爭
OpenAI開放API授權 中國AI新創借力突圍全球市場
OpenAI收購Jony Ive新創,打造AI時代iPhone
AI 創業點子怎麼找?YC 拆解 4 大路徑,帶你掌握 AI 新創黃金時代關鍵
全球的 AI 新聞
每天有上百條,值得關注的有哪些?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