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未來的品牌故事,是被誰講出來的?AI 不只是工具,它已經在「幫你說話」
你未來的品牌故事,是被誰講出來的?AI 不只是工具,它已經在「幫你說話」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從 SEO 到 AI 講故事的時代
過去我們熟悉的品牌經營方法,是透過搜尋引擎優化(SEO)讓網站被更多人點進來。只要 Google 排名高,點擊率與曝光就跟著上來,這幾乎是網路品牌的黃金定律。
但現在,一切正在悄悄改變。AI 模型怎麼看待你的品牌?
當越來越多人在使用 ChatGPT、Claude、Gemini 等生成式 AI 工具來查資料、找建議,品牌資訊的「進入口」已經從搜尋欄,變成了對話框。而這些 AI 模型不只是提供資料摘要,它們更像一位說故事的人──會根據訓練資料,把你是誰、你做了什麼、你值不值得信任,整理成一段敘述。
如果這段敘述來自錯誤的資料來源、片面新聞或網路留言,那麼 AI 就可能把你講成另一個樣子。
所以,品牌經營者不能再只關注網站流量與關鍵字排名,更要開始問自己:「AI 會怎麼講我?」
01|AI 模型怎麼看待你的品牌?
要理解這個問題,得先搞懂生成式 AI 是怎麼運作的。
AI 模型不是人,它沒有價值判斷,也不會真正「理解」內容。它的運作方式是這樣:
吸收大量的網路內容作為訓練資料
根據統計與語言結構推測「最有可能的下一句話」
根據使用者的提問,在這些已學習過的資料中「重組」敘述
舉例來說,當有人問 ChatGPT:「告訴我關於某某品牌的事」,它的回應可能會混合:
維基百科上面的條目
媒體報導與新聞標題
官網頁面上的說明
社群留言與部落格文章
Crunchbase、Bloomberg、TechCrunch 等第三方資料庫的資訊
這些來源會被不同權重混合後,生成一段看似中立,但實際上反映了「資料量分布」與「語境一致性」的敘事。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品牌資訊很少、不一致、甚至曾出現負評──那麼,AI 有很高機率「幫你說錯話」。
02| 品牌敘事正在失控,還能搶救嗎?
回到品牌經營的本質,我們一直在做的,其實就是:
建立一套「外界怎麼認識我」的敘事
維持一套「我自己怎麼定義我」的價值主張
在不同平台、場合中講述這些故事
但現在這些敘事主權正在轉移。以前是用戶「自己」搜尋、自己判斷、自己整理;現在是 AI 幫他們整理完了──你沒講清楚的,AI 會自己「補」。
這才是真正的風險來源:AI 不是故意講錯話,而是你沒有給它足夠的材料講對話。
03| 世界級企業是怎麼應對的?
讓我們來看兩個案例:JPMorgan 和 Tesla。
JPMorgan 的方法:穩定、權威、可引用
CEO Jamie Dimon 經常發表公開信、接受財經媒體採訪,內容被廣泛引用。
所有對外發言皆語氣一致、主張穩定。
在維基百科、Yahoo Finance、各大財經資料庫中都有一致敘述。
因此,當 AI 被問到 JPMorgan 是誰、在做什麼、值不值得信任時,大多會生成「穩健、金融領導、政策有影響力」的正面描述。
Tesla 的方法:高頻、強個人色彩、策略式聲量
Elon Musk 高度活躍於 X(前 Twitter),每一則發言都能成為新聞。
Tesla 官網與媒體合作頻繁,每一個新產品都有完整技術解說與影片。
即使存在爭議,但內容聲量極高,AI 會自動加權到它的正面敘事。
結果是:AI 往往會用「創新、科技領袖、電動車革命者」來描述 Tesla。
04| 給中小企業與品牌的實用建議
也許你不是 Elon Musk,也沒辦法請大公關公司,但你還是可以開始做下面這些事,讓 AI 在「講你故事」時,能有正確的素材:
建立可讀、可引用的品牌資料包
在 維基百科、Crunchbase、LinkedIn 公司頁面 建立公開資料
撰寫高品質、專業格式的 新聞稿或文章投稿
與可信媒體(科技類、財經類)建立合作發稿關係
優化語境一致性
所有品牌對外敘述應一致,例如 slogan、解決方案定位、專業領域
避免不同通路出現相互矛盾的說法(例如:官網說是 SaaS,LinkedIn 寫硬體公司)
定期用 AI 工具測試「你的敘事」
自己開 ChatGPT 問:「請介紹我們品牌」
查看生成內容是否與你的核心定位一致
發現偏差時,追蹤來源,再去補強正確資料
05| AIO——AI Optimization 的新領域
未來我們可能會出現新的名詞:AIO(AI Optimization)。這指的是專門為了讓 AI 更好地理解與講述你的品牌所設計的策略與實作。
你可以這樣思考差別:

這不是互相排斥,而是進化的下一步。
06| 亞洲市場的想像:台灣適合嗎?
以台灣為例,目前充電站普遍位於百貨公司地下室或高速公路休息站。若將「超充+餐飲+娛樂」的複合概念導入台北市中心或旅遊熱區,如松山文創園區、華山 1914、淡水漁人碼頭,是否有可能可解決都市車主充電焦慮,還能創造全新觀光體驗。
另一方面,這也給台灣本土車廠(如裕隆、Gogoro)或場域開發商(如遠雄、潤泰)提供新的思考模式:可否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diner」,將交通工具延伸為生活場景、將補能過程轉化為消費場域?
07| 未來 1 年,你可以採取的 5 個行動
建立品牌資料頁:哪怕是一個 Notion 公開頁,也要有清楚的品牌故事與時間線。
寫一篇可被引用的自我介紹:投稿媒體、刊登部落格、上 Medium 或 LinkedIn 發文。
與 AI 工具對話:請 ChatGPT 幫你產生介紹,再根據內容優化你在網路上的敘述。
更新維基百科(若適用):找第三方來源佐證你的條目,讓 AI 信任這個資料點。
定期監測並持續補強資料:這是一場長期賽,不是一篇文章就解決。
08| 結語:誰來說你的故事?你,還是機器?
AI 模型的敘事結構會對大眾認知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旦企業放任 AI「自行拼湊」,其品牌形象就會變成被動接受者,甚至變成虛構故事的受害者。反之,若能及早採取行動,將自己的敘事權搶回來、整理出可供 AI 引用的優質資訊資產,品牌就能在這個全新的生成式 AI 時代中,擁有被正確講述的機會。
生成式 AI 時代,品牌故事不再只是由你「說出來」,而是由 AI 「編出來」。你不能控制每個用戶怎麼查你,但你可以控制 AI 在生成你時,使用什麼資料、講出什麼風格、建立什麼樣的信任感。
從今天開始,與其擔心 AI 會不會毀掉你的聲譽,不如主動設計出一套 AI 能理解、喜歡引用、可信任的敘事架構。因為這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你準備好讓 AI 替你說話了嗎?」,因為在這個由模型敘述主導的時代,品牌不再只是靠「搜尋被發現」,而是靠「生成被理解」。
參考資料:
https://www.unite.ai/the-rise-of-ai-powered-reputation-management/
https://www.jpmorganchase.com/news-stories
https://twitter.com/elonmusk
https://www.tesla.com/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洞察觀點|GPT-5 從對話工具進化為任務執行者,接下來你會用 AI 幫你完成什麼?
AI 新手必看:GPT、Claude 和 Gemini 模型選擇指南
提升生產力的秘訣,用 GPT 排序你的每日任務
如何用 AI 提升內容創作效率,讓你脫穎而出
OpenAI 推出 ChatGPT 多功能智慧代理:AI 開始幫你「做事」的時代來了
OpenAI AI瀏覽器計畫,挑戰Google Chrome的野心
你未來的工作方式,可能會被這場變革徹底改寫:OpenAI 正準備讓 ChatGPT 變成下一代的 Google Docs + Slack
Mattel × OpenAI:當 Barbie 有了 AI 大腦,你的玩具櫃迎來世代交
OpenAI推ChatGPT超級助理 挑戰Siri與Google Assistant
OpenAI推出語音影片互動功能 ChatGPT進化為AI助理
OpenAI升級Operator代理人,開啟AI進軍企業自動化新時代
OpenAI推ChatGPT-4o語音AI助理 挑戰Siri引爆智慧助理競賽
OpenAI 推出 ChatGPT PDF 匯出功能 強化企業應用場景與專業使用體驗
讓 ChatGPT 更懂你,OpenAI 記憶功能使用指南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