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關掉了就沒事?ChatGPT 用你的資料訓練模型,其實還藏了一道「隱藏開關」

· AI知識
broken image

WOW AI知識 |教你徹底阻止 ChatGPT 使用你的對話資料

當你使用 ChatGPT 回答問題、產出報告,甚至貼入你公司文件時,你知道這些內容可能會被用來訓練它未來的版本嗎?

即使你在設定中關掉了「用於改善模型」的選項,OpenAI 仍然可能會把這些內容儲存並納入下一代模型訓練。

這篇文章要帶你拆解一個鮮少人知道的流程,讓你真正阻止 ChatGPT 使用你的資料進行模型訓練。

你會學到:

  • ChatGPT 預設會怎麼使用你的資料

  • 為什麼「關掉開關」還不夠

  • 真正退出模型訓練使用的完整流程

  • 對個人、企業、開發者與教育單位的提醒與建議

01|ChatGPT 用你的資料來幹嘛?

OpenAI 的 ChatGPT 背後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LLM),而這些模型之所以能越來越聰明,是因為它們持續吃進大量的資料,進行微調(fine-tuning)或是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這些資料不只是網頁、文件、API 書籍,還包括:你和它的對話內容。

如果你使用的是免費版或 Plus 版的 ChatGPT(GPT-3.5 或 GPT-4),那麼你所有的輸入與生成結果都有可能被 OpenAI 存取、分析,作為未來模型改善的素材。這表示:

  • 你寫的履歷自傳、專案簡報、學校作業、腦力激盪筆記,都可能成為下一版 GPT 的養分。

  • OpenAI 的內部審查團隊可能也會人工抽查你的對話內容,作為評估模型生成品質的依據。

02|你可能已經「假關掉」了它的訓練機制

在 ChatGPT 的設定頁面裡,有一個「Improve the model for everyone」的開關,翻成中文大概是「改善模型品質」。你可能已經將它關閉,認為這樣資料就不會被用來訓練模型了,對吧?但事實是:

  • 這個開關只影響「新對話會不會儲存在你的對話紀錄」中

  • 它沒有真正停止 OpenAI 對你資料的存取或使用

所以,就算你從不儲存聊天紀錄,ChatGPT 仍可能在後台保留對話資料進行訓練。

那怎麼辦?

OpenAI 雖然沒有把這個設定放在明顯的地方,但其實是有一個名為「Privacy Portal」的頁面,讓你可以正式提交請求,拒絕 OpenAI 將你的資料用於訓練模型。

03|讓 ChatGPT 停止使用你的資料訓練模型的9個步驟

這段流程非常隱晦,但每個步驟都非常重要。

步驟 1:打開 ChatGPT 網頁版,點擊左下角的個人頭像,選擇「Settings」設定。

步驟 2選「Data Controls」,點進第一個「Improve the model for everyone」。

步驟 3把開關關掉。下方會有灰色小字,點選「Learn more」。這是第一道隱藏門。你會被引導到一個較進階的資料使用說明頁面。

步驟 4:滑到頁面底部,點擊「Privacy Portal」。又是一道灰色小字,非常不顯眼。這才是真正的個資管理入口。

步驟 5:在新的頁面中,選擇「Do not train on my content」。這就是你要提交的關鍵請求。

步驟 6選擇你的所在地區。例如選「Taiwan」,才能讓 OpenAI 根據當地隱私權政策處理。

步驟 7:送出請求。系統會顯示「Request Submitted」提示,但這還不代表生效。

步驟 8:你會在 24 小時內收到一封 Email,確認請求已收到。這封信是申請的接收確認,還不是同意。

步驟 9:第二封 Email 才是重點!若申請通過,你會收到 OpenAI 的正式回信,表示你的內容已不再被用於模型訓練。

04|為什麼這件事很重要?不是資安恐慌,而是資料主權。

很多人會說:「反正我輸入的也沒什麼隱私,就讓它學吧!」但這樣的心態,忽略了幾件事:

你可能輸入了公司文件、客戶資料、內部討論筆記

許多台灣企業開始用 ChatGPT 產生工作流程建議、產業分析、簡報架構,卻忽略了內容可能含有機密資料,一旦這些資料成為未來模型的一部分,你無法保證它不會被其他用戶問出來。

資料的使用與否應該由你決定,而不是默認同意。

OpenAI 雖提供退出管道,但其預設機制是自動蒐集、你必須主動退出。

這其實與個資法精神相違:使用者對於個人資料應該享有知情與選擇權,而不是被動接受。

05|針對台灣用戶與企業的具體建議

針對不同角色,整理出以下行動建議:

一般用戶

  • 完成本文的九步驟流程

  • 使用 GPT 時,避免輸入個人敏感資訊(如地址、帳戶、健保卡號等)

中小企業/工作團隊

  • 建立 ChatGPT 使用指引,限制輸入敏感資訊

  • 推薦改用「ChatGPT Team」或「Enterprise 版本」,這些版本預設不會用你的資料訓練

  • 內部員工可統一申請「Do not train」排除機制

學校老師與教育單位

  • 教育學生:生成工具很方便,但也有資料使用風險

  • 若將 ChatGPT 用於教學或作業批改,也建議進行退出申請

06|這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 AI 時代的基本素養

從這個小功能藏得這麼深,就可以看出 AI 產業目前在

「使用者資料權」上的不透明與模糊。這正是未來社會最需要補強的數位能力之一:

不是怎麼用 AI,而是怎麼保護自己在用 AI 的時候,不被默默消耗。

你要知道哪些資料不該輸入、怎麼申請退出、企業要不要建構自己的模型沙箱,這些都是「AI素養」的一部分。

07|結語:不當資料的消費者,也別當免費的資料供應者

ChatGPT 是一項劃時代的工具,幫助你節省時間、提升效率,但也可能在無形中,吸收了你沒打算分享的智慧與內容。

與其事後後悔,不如現在就做三件事:

1. 完成退出流程,保護你輸入的每一段話。

2. 重新思考:你輸入的內容是否會構成風險?

3.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周遭每一位使用 ChatGPT 的朋友。

因為在 AI 的時代,懂得保護資料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主導權的人。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broken image

{ 延伸閱讀 }

[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

  • 版權聲明: 本文之著作權為 InfoAI 所有,並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欲引用、轉載、公開發布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請事先聯繫 InfoAI 取得授權。

  • 聯繫方式: 授權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

  •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能深刻理解 AI 並擅長創造卓越內容的長期合作夥伴,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broken image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全球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
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
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broke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