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聞速報|百年巨頭的反擊!通用汽車密組AI大軍,從Google、Meta挖角,誓言用「生成式AI」顛覆百年造車工藝

直屬營運長領導,新團隊全面導入AI輔-助設計、自動編寫程式碼,意圖縮短開發週期、降低成本,正面迎戰特斯拉的軟體優勢

· AI新聞速報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作者=InfoAI 編輯部

一場寧靜的革命,正在美國汽車之城底特律的腹地悄然上演。面對以特斯拉為首的科技新貴在家門口的步步進逼,擁有117年歷史的汽車巨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與規模,發動一場旨在重塑未來的AI人才突襲戰。

根據外媒的最新報導,通用汽車已從Google、Meta、蘋果等矽谷心臟地帶,大規模挖角頂尖AI專家,組建了一支直屬公司二號人物營運長保羅・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的神秘精銳部隊。這支肩負重任的團隊,其唯一任務就是將當前最火熱的「生成式AI」技術,全面注入通用汽車從零件設計到軟體開發、從生產線到客服中心的每一個神經末梢。

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升級,這是一場攸關生存的自我革命。通用汽車正試圖用矽谷的矛,來攻克自身的盾,徹底顛覆延續百年的造車流程與思維,誓言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奪回屬於傳統霸主的榮耀。

AI造車新藍圖:從「設計」到「程式碼」的全面顛覆

這支新成立的「生成式AI」團隊,已經在通用汽車內部多個關鍵領域展開了顛覆性的實驗。他們的目標明確而宏大:更快、更好、更省錢

1. AI輔助工程設計: 在傳統流程中,一個汽車零件的設計需要工程師花費數週甚至數月時間進行繪圖、模擬與修改。如今,通用汽車的工程師們正在學習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他們只需向AI系統輸入關鍵參數,例如零件的預期強度、重量限制、製造成本與使用材料,AI便能在短時間內生成數百種經過拓撲優化(Topology Optimization)的設計方案。這些由AI「想像」出來的結構,往往超越了人類設計師的直覺,不僅性能更優,重量更輕,還能有效節省昂貴的原材料。

2. 軟體開發的「渦輪引擎」: 現代汽車的複雜性,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其高達數億行的程式碼上。特斯拉之所以能透過線上更新(OTA)不斷為車輛增加新功能,其核心就在於敏捷的軟體開發能力。通用汽車的AI團隊正直接應對這一挑戰,他們利用AI工具自動生成和除錯(debug)車輛控制系統的底層程式碼。這意味著,過去需要一個軟體工程師團隊耗費大量時間編寫的功能,現在可以由AI快速完成初稿,工程師只需專注於審核、優化和創新,開發速度有望實現級數性的提升。

3. 從客服到製造的智慧滲透: 這場AI革命的觸角,也延伸到了生產線與客戶互動層面。通用汽車正探索使用AI分析生產線數據,預測機器人何時需要維護,以避免代價高昂的停機。在客戶端,更聰明、更能理解上下文的AI聊天機器人正在開發中,旨在提供7x24小時的即時技術支援。AI甚至能透過分析車輛回傳的數據,主動提醒車主潛在的故障風險,將服務從被動維修轉向主動預防。

戰略意圖: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

通用汽車之所以如此大動干戈,其背後是深刻的戰略焦慮。長期以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車新創公司,不僅在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上取得了領先,更重要的是,他們從第一天起就是一家「軟體公司」。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硬體性能,更是由數據驅動、可不斷進化的智慧體驗

通用汽車等傳統車廠意識到,如果不能迅速跟上這場軟體與AI的競賽,即便擁有再深厚的製造工藝和品牌歷史,也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被邊緣化。因此,這次組建AI大軍,可以視為通用汽車對「特斯拉模式」最直接、最全面的回應。其目標不僅僅是追趕,更是試圖利用其龐大的規模、數據和製造能力,結合最前沿的AI技術,探索出一條超越特斯拉的智慧造車之路。

這場從矽谷到迪斯伯特的「人才反向流動」,也預示著全球產業格局的變化。AI不再是科技公司的專利,它正迅速成為所有行業的「水和電」。通用汽車的奮力一搏,是全球無數傳統企業在AI浪潮下尋求轉型的縮影。這家百年巨頭能否成功駕馭AI這匹猛獸,完成一次華麗的「大象轉身」,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GM Raided Silicon Valley to Build Its New AI Team. Here's What It's Doing.

https://www.wsj.com/articles/gm-raided-silicon-valley-to-build-its-new-ai-team-heres-what-its-doing-758fd0d9?mod=tech_lead_pos1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
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InfoAI Line 社群,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享有著作權。任何引用、轉載或商業使用,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Content Power 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告訴我們您的目標與時程,我們將盡快回覆並提出建議。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AI賦能 × 出版顧問

從選題到出版,我們結合AI技術、專業顧問與知識庫,打造一條龍智慧內容創作方案

用 AI 賦能內容輸出

量身打造內容企劃與寫作策略,結合 AI 工具與知識輔助系統,協助快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精準內容。

用 AI 賦能出版實踐

從撰稿、潤飾、編輯到電子書排版與發行,全程導入 AI 流程,讓出版變得輕鬆又專業,協助知識型創作者打造數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