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聞速報|OpenAI投下震撼彈!擬開放AI基礎設施服務,從軟體走向硬體,直接挑戰AWS、Google雲端霸權

OpenAI財務長證實正考慮將與微軟打造的頂尖AI運算系統「服務化」,此舉恐將引爆雲端市場新戰火,並與大股東微軟形成微妙的「競合」關係。

· AI新聞速報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作者=InfoAI 編輯部

人工智慧的戰場,正從演算法與模型的「大腦」層面,迅速蔓延至驅動這一切的「心臟」:運算基礎設施。AI界的領頭羊OpenAI於8月20日拋出了一枚重磅消息,其財務長布萊德・萊特凱普(Brad Lightcap)證實,公司正積極考慮將其世界頂尖的AI基礎設施作為一項獨立服務,直接出售給其他企業。

這項潛在的戰略舉措,不僅標誌著OpenAI的商業模式可能從軟體服務延伸至硬體基礎設施,更意味著它將踏入由亞馬遜AWS、Google Cloud及主要盟友微軟Azure所寡占的雲端運算市場,一場圍繞著AI算力的產業「權力遊戲」即將拉開序幕。

OpenAI的野望:不只做「AI的大腦」,更要成為「AI的心臟」

「我們已經與微軟合作,建立了世界上最頂尖的AI系統之一,」萊特凱普在舊金山的一場會議上對聽眾表示,「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將這套系統的能力,提供給那些正在建構偉大事業的公司。」

這番話的背後揭示了OpenAI巨大的商業野心。至今為止,OpenAI的主要營收來源是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調用其大型語言模型(如GPT-4),以及ChatGPT Plus等訂閱服務。然而,訓練與運行這些尖端模型需要消耗驚人的運算資源,成本極其高昂。為了實現長期盈利並鞏固其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OpenAI顯然正在尋找下一具強大的成長引擎。

將內部使用的、高度優化的基礎設施「服務化」,正是一條被科技巨頭驗證過的可行道路。這意味著未來其他AI新創公司、大型企業或研究機構,將有機會直接租用OpenAI為了運行GPT系列模型而量身打造的超級運算平台,來訓練和部署自己的AI模型。

對於市場而言,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主張。因為OpenAI提供的將不只是單純的伺服器,而是一整套包含硬體、軟體、網路架構和管理工具的「最佳實踐」方案,能大幅降低開發者在AI基礎設施上摸索的門檻與成本。

劍指雲端三巨頭 微妙的「競合關係」

OpenAI此舉無疑是向當前的雲端市場格局發起了直接挑戰。目前,全球雲端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市場由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Google Cloud Platform(GCP)三家巨頭牢牢掌控。任何公司想訓練大型AI模型,幾乎都離不開這三家的服務。

如果OpenAI真的推出自家基礎設施服務,它將憑藉其在AI領域無可匹敵的品牌光環和技術實力,成為一個極具威脅性的「新玩家」。特別是對於那些專注於AI應用的高價值客戶,OpenAI的專業形象將比傳統的雲端供應商更具吸引力。

然而,這盤棋局中最耐人尋味的,是OpenAI與其最大投資者兼合作夥伴微軟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微軟至今已向OpenAI投資超過130億美元,其Azure雲端平台是OpenAI模型獨家的雲端供應商,也是目前絕大多數企業使用OpenAI服務的官方管道。換言之,微軟透過銷售Azure的算力來服務OpenAI的客戶,從中獲取巨大利潤。

但如果OpenAI開始自己銷售基礎設施,它將不可避免地與微軟的Azure業務產生直接競爭。客戶未來可能面臨一個選擇:是該向微軟Azure購買通用雲端服務來運行OpenAI的模型,還是直接向OpenAI購買「原廠認證」、高度優化的專用基礎設施

這種既合作又競爭的「競合」(Co-opetition)關係將極度考驗兩家公司高層的智慧。微軟是否會樂見自己一手扶植的「金雞母」,回過頭來反噬自己最核心的雲端業務?雙方未來的權力平衡與利潤分配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產業風向轉變:AI定義基礎設施的時代來臨

儘管萊特凱普強調,此計畫尚處於早期構想階段,尚未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它釋放的訊號已足夠清晰:AI的發展正在反過來定義下一代雲端基礎設施的標準。

過去,是基礎設施支撐著AI的發展,未來,則是為AI而生的基礎設施,將成為最有價值的數位資產。OpenAI的這個舉動,預示著雲端市場的競爭將從過去的通用計算,轉向更垂直、更專業的領域。誰能提供最高效、最穩定的AI算力,誰就將掌握AI時代的主導權

無論OpenAI最終是否會邁出這一步,它都已成功地向市場證明,其價值不僅僅在於創造出聰明的模型,更在於其背後那套驅動智慧的強大引擎。這場由AI引爆的雲端新戰火,才正要開始。

參考資料:

OpenAI May Sell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to Other Firms, CFO Say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8-20/openai-may-sell-infrastructure-services-to-other-firms-cfo-says?srnd=phx-ai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
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InfoAI Line 社群,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Section image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享有著作權。任何引用、轉載或商業使用,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Content Power 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告訴我們您的目標與時程,我們將盡快回覆並提出建議。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AI賦能 × 出版顧問

從選題到出版,我們結合AI技術、專業顧問與知識庫,打造一條龍智慧內容創作方案

用 AI 賦能內容輸出

量身打造內容企劃與寫作策略,結合 AI 工具與知識輔助系統,協助快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精準內容。

用 AI 賦能出版實踐

從撰稿、潤飾、編輯到電子書排版與發行,全程導入 AI 流程,讓出版變得輕鬆又專業,協助知識型創作者打造數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