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聞速報|Google NotebookLM 開放繁體中文!AI 影片筆記功能實測,YouTube 長影片秒變重點摘要
AI 新聞速報|Google NotebookLM 開放繁體中文!AI 影片筆記功能實測,YouTube 長影片秒變重點摘要
Google AI 筆記 NotebookLM 如何幫你高效學習?支援 80 種語言,自動生成 YouTube 影片摘要、逐字稿與問答,打造個人知識庫。

InfoAI 編輯部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 YouTube 上找到一場長達兩小時的精彩演講或線上課程,卻沒有時間完整看完?或者,為了寫一份報告,需要在數十個訪談影片中來回拖動時間軸,尋找關鍵的隻字片語?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影片是最主要的知識載體之一,卻也常常成為我們吸收效率的瓶頸。
現在,Google 為這個痛點提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 AI 解方。就在昨天(8 月 25 日),Google 宣布旗下 AI 研究與筆記助理 NotebookLM 迎來重大更新,其強大的「影片概覽」(Video Overviews)功能,正式將支援語言擴展至 80 種,而最令人興奮的是,繁體中文也名列其中。
這看似只是一個產品更新,但其實透露了一個重要信號:頂尖的 AI 工具正在加速普及化,拆除語言的圍牆,讓每個人都能輕鬆駕馭。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個更新究竟能為台灣的學生、創作者與自學者們,帶來多大的改變。
NotebookLM 更新了什麼?AI 筆記本現在能「看懂」中文 YouTube 影片了
NotebookLM 是 Google 開發的一款 AI 筆記應用,它的核心理念是作為一個「基於你所提供資訊」的專家。你上傳文件、輸入網址或筆記,它就能針對這些內容,為你生成摘要、回答問題、腦力激盪,而且因為資訊來源受限,大大降低了 AI 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幻覺)的機率。
而這次更新的主角「影片概覽」功能,則是將這個能力延伸到了 YouTube 影片上。具體來說,使用者現在可以:
輸入 YouTube 影片連結: 將任何公開的 YouTube 影片網址貼到 NotebookLM 中。
AI 自動處理: NotebookLM 會在幾分鐘內自動生成影片的逐字稿、內容摘要、以及章節重點。
進行互動式問答: 你可以像跟真人助教對話一樣,針對影片內容提問。例如:「請總結這位講者在 15 分鐘後提到的三個主要論點」、「影片中提到了哪些關於市場趨勢的數據?」、「幫我把這場訪談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社群貼文的草稿」。
這次更新最大的亮點,就是從過去主要支援英語,一口氣擴展到包含繁體中文在內的 80 種語言。這意味著,無論是中文的政論節目、烹飪教學,還是英文的學術研討會,現在都能被 NotebookLM 輕鬆「消化」。
不只省時間,更是學習方式的革命
這個功能更新的價值,遠不止於「節省時間」。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與影音內容的互動方式。
首先,它徹底打破了跨語言學習的壁壘。 對於台灣的學生或研究者來說,過去要吸收國外頂尖大學的線上課程或研討會內容,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心力在聽力與筆記上。現在,你可以將一小時的英文講座影片丟給 NotebookLM,直接用中文提問並獲得中文摘要。AI 在這裡扮演的,不僅是翻譯,更是一位全天候的知識轉譯助理。
其次,它將「被動觀看」轉化為「主動探索」。 傳統的影片觀看是線性的、單向的。但透過 NotebookLM,一部影片變成了一個可互動、可檢索的資料庫。這就像從「逛博物館」變成了可以親手把玩展品的「考古現場」,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都大大提升。
最後,這是 AI 工具民主化的又一例證。 過去,類似的影音分析能力可能只存在於昂貴的企業級軟體中。如今 Google 將其免費提供給所有使用者,這無疑是將頂尖的 AI 生產力,交到了每個人的手上。
四類使用者將大幅提升生產力
這次更新幾乎對所有需要從影片中獲取知識的人都有幫助,而以下四類族群的感受會最為深刻:
學生與研究生: 想像一下,為了期末報告,你需要看完教授指定的 10 部紀錄片。現在,你不用再土法煉鋼地做筆記,而是可以將所有影片連結匯入 NotebookLM,建立一個專屬的「報告主題資料庫」,直接對著這個資料庫提問、尋找論文引用,學習效率將呈指數級成長。
內容創作者與行銷人員: 你可以快速分析競品的影片腳本架構,或是將一場直播內容,迅速轉化為數十則社群短文的素材。NotebookLM 就像一個靈感永不枯竭的內容企劃,能幫你從現有影音中,挖掘出新的創作價值。
終身學習者與自學者: 無論你是在線上學習程式設計、財務規劃還是任何新技能,現在都可以為每一堂課建立一份由 AI 生成的、可互動的學習筆記。複習時,不再需要重看影片,直接問你的 AI 助教就行。
語言學習者: 這也是一個絕佳的語言輔助工具。你可以觀看外語影片,同時對照 AI 生成的逐字稿,遇到不懂的段落,還能直接請 AI 解釋或舉例,創造出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
Google 加速 AI 落地,NotebookLM 如何迎戰 Notion AI?
這次 NotebookLM 的更新,並非單一事件,而是 Google 更大戰略藍圖中的一塊拼圖。自從 OpenAI 的 ChatGPT 引爆生成式 AI 浪潮以來,Google 便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近一年來,我們可以看到 Google 正全力將其核心的 Gemini 模型,整合進旗下所有的產品與服務中,從 Gmail、Google Docs 的寫作助理,到現在 NotebookLM 的知識整合,策略非常清晰:讓 AI 無所不在,成為使用者日常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NotebookLM 的前身是實驗性的「Project Tailwind」,其最初的設計理念就是打造一個足夠安全、可靠的個人化 AI。透過「來源奠基」(source-grounding)技術,確保 AI 的回答有所依據,這正是它與天馬行空的通用聊天機器人最大的區別。
此次大規模的語言擴展,可以視為 Google 在與 Microsoft Copilot、Notion AI 等對手的競爭中,打出的一張差異化王牌。相較於其他競品,Google 在多語言處理與全球化服務上,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而這正是它希望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逝的關鍵一步。
NotebookLM 的下一步?整合 Google Drive 或支援 Podcast?
NotebookLM 的這一步,為我們揭示了個人化 AI 工具的巨大潛力。接下來,我們可以期待幾件事:
更深度的生態整合: 未來,NotebookLM 是否會直接整合進 Google Drive 或 Google Classroom,讓我們可以一鍵分析整個資料夾的檔案與影片?甚至,YouTube 網站上是否會出現「用 NotebookLM 開啟」的按鈕?
支援更多來源格式: 除了 YouTube,我們是否能期待它支援直接上傳影片檔案、或是整合 Podcast、線上會議錄影等更多元的媒體格式?
更強的分析能力: 除了內容總結,未來的版本能否進行更複雜的分析,例如辨識影片中的講者情緒、比較兩部影片的觀點差異,甚至自動生成心智圖?
這些想像都指向一個共同的未來:AI 將不再只是一個問答機器,而是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專屬研究員、學習夥伴與創意催化劑。
InfoAI 總結觀點
這次 NotebookLM 的更新,最大的意義或許不在於 Google 又一次的技術肌肉展示,而在於它切切實實地將強大的 AI 能力,「翻譯」成了我們每個人都能輕鬆上手的日常工具。
它一次性拆除了兩堵高牆:一堵是跨國資訊交流的「語言之牆」,另一堵是面對海量影音內容的「資訊過載之牆」,它讓知識的獲取與內化變得前所未有的民主與高效。過去,我們用筆記本記錄「已知」的事物;現在,NotebookLM 這樣的工具,則幫助我們探索與建構「未知」的領域。它不再只是一個被動的數位筆記本,而更像一個主動的、個人化的 AI 助教。
而現在這位助教終於學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了。
參考資料:
NotebookLM's video overview feature now supports 80 languages
https://techcrunch.com/2025/08/25/notebooklms-video-overview-feature-now-supports-80-languages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享有著作權。任何引用、轉載或商業使用,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Content Power 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告訴我們您的目標與時程,我們將盡快回覆並提出建議。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AI賦能 × 出版顧問
從選題到出版,我們結合AI技術、專業顧問與知識庫,打造一條龍智慧內容創作方案
用 AI 賦能內容輸出
量身打造內容企劃與寫作策略,結合 AI 工具與知識輔助系統,協助快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精準內容。
用 AI 賦能出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