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推AI行動計畫:從「反覺醒模型」到「美式AI國家主義」,一場即將影響全球的技術與價值角力戰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川普版 AI 國策登場,讓 AI 成為「美國製造的新國力象徵」

2025年7月,美國總統川普於華府召開 AI 高峰會,發表名為《讓美國 AI 偉大》的全新 AI 行動計畫(America First AI Action Plan),內容橫跨國安、產業、價值、教育與法規,並同步簽署三道行政命令。

這項計畫引發科技圈、媒體與公民團體的劇烈反應,最受關注的內容包括:

  • 全面禁止政府使用「覺醒(woke)」AI 模型

  • 允許數據中心使用高碳能源,鬆綁能耗限制

  • 擬立法禁止州政府制定AI相關監管條例

  • 成立「美國價值 AI 模型認證體系」

  • 動員上千億美元投入私部門AI發展

這不只是一項國家政策,更是一場對「AI應該是誰的工具、傳遞誰的價值觀」的挑戰。

01|什麼是「woke AI」?川普為何要「消音」它?

川普政府所謂的「woke AI」指的是那些由大型科技公司開發、內建多元、公平、包容(DEI)價值觀的模型,如 OpenAI 的 ChatGPT、Google 的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 等。他認為這些模型「過度政治正確」,無法提供「真實歷史」與「主流美國價值觀」。

根據行政命令內容,聯邦政府未來將:

  • 禁用任何接受 DEI、CRT、LGBTQ+ 訓練語料的模型

  • 要求聯邦 AI 模型不得回答「政治敏感或爭議性問題」,除非符合官方價值立場

  • 設立「美國價值 AI 認證制度」,成為聯邦合約門檻

川普以「AI 不應該教你怎麼想,而是忠實地說出事實」為口號,意圖打造「去偏見、去多元」的 AI 政府標準。

02|能源與基礎建設:AI 運算能力=國力?

川普將 AI 比喻為「下一代國防武器」,認為運算能力就是競爭力。為此他主張:

  • 放寬數據中心能耗限制:允許使用燃煤與天然氣發電,以解決 GPU 訓練所需的龐大電力

  • 取消環保審查機制:加速核發 AI 設施興建許可

  • 打造 10 座由國防部主導的 AI 運算中心:用途涵蓋邊境管控、軍事分析、情資彙整

這套策略幾乎與拜登政府主張的「綠色AI」政策背道而馳,也與歐洲推動的「AI永續發展」相衝突。

03|AI 法規戰線轉向:禁止州政府監管 AI?

最具權力結構爭議的提案之一,是川普計劃推動國會立法,禁止州與地方政府針對 AI 模型進行獨立監管這將會:

  • 使紐約、舊金山等城市的AI監管法案失效

  • 以聯邦統一標準(由共和黨主導)壓過地方公民參與

  • 鼓勵企業在監管更寬鬆的州設立 AI 總部

批評者指出,這是一種「AI 治理的中央集權化」,將讓科技巨頭能躲避民間審查與監管。

04|支持者與反對者:兩種 AI 發展願景的正面對決

川普此舉獲得部分保守派科技投資人如 David Sacks(前 PayPal 合夥人) 與 VentureAI 團隊 全力支持。他們認為:

  • 主流 AI 模型「太過覺醒」導致創投資金卻步

  • 若無法控制語料與價值輸出,會讓中國與歐盟搶得主導權

  • 美國政府應該擁有 AI 發展的話語權與資源主導

但反對陣營同樣陣容強大,包括:

  • 美國自由派智庫 New America 與 ACLU 指出,這是「用 AI 作為政治審查武器」。

  • 超過 120 家人權、新聞與開源團體發起「人民 AI 行動計畫」(People's AI Agenda),要求保障多元模型生態。

  • 部分 AI 開發者開始將模型轉向歐盟託管,以逃避政治介入。

05|我們應該站在哪個陣營?

這場川普版 AI 政策不只是美國內政議題,對台灣 AI 業界、政府政策與跨國合作模式都有以下啟示與挑戰:

A|供應鏈與接單機會

川普將推動聯邦政府合約全面偏向「愛國模型」,這將影響模型訓練外包、晶片代工、雲端主機等服務。

台灣若能配合其「美國價值 AI」標準,可能成為美系 AI 供應鏈的重要節點。

B|模型價值觀輸出對科技業者的挑戰

川普式 AI 模型將更注重「歷史正統性」、「政治中立」、「排除多元聲音」,開發者需思考是否選擇順應或堅持價值獨立。

對跨國新創而言,選擇模型 API 的供應來源將牽涉到政治與道德風險評估。

C|本地法規該走歐式還是美式?

歐盟 AI Act 走的是高監管、注重倫理與風險管理,川普則倡導「低監管、高主權價值干預」,台灣若要自立標準,需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點。

06|未來可能情境:世界分裂為兩種AI治理體系?

若川普當選並成功落實 AI 計畫,全球將可能出現如下兩套競爭體系:

broken image

這不只是模型設計的問題,還是「技術冷戰」與「價值戰略」的延伸。

07|給台灣讀者的行動建議

企業主與 CTO:評估美國市場導向模型的價值標準,是否將影響你未來的技術選擇或產品部署。

開發者與研究員:關注模型語料與訓練倫理,是否將進一步變成「政策壓力源」。

政策制定者:須加速釐清台灣自身 AI 模型使用標準,避免陷入中美歐三方價值體系間的「被夾殺」狀態。

08|結論:AI 不只是算力,更是價值的代理人

川普的 AI 行動計畫,是一場橫跨政治、產業與社會價值的全面介入行動,也說了一件事:AI 模型未來將不只是演算法與語料,更是國家信念與治理策略的延伸。從封殺「woke」模型,到放手推動高碳能源 AI 運算中心,再到統一 AI 法規主導權,他試圖打造的是一個「川普式 AI 世界觀」。

對全球科技從業者而言,未來的 AI 模型不只是算法優化問題,它已經變成治理與價值輸出的工具。無論你贊成或反對川普的政策,這場關於 AI 的新冷戰,已悄悄展開。

我們正站在一個歷史轉捩點上。你所選用的模型,不只是選擇哪個API,而是選擇哪一種價值、哪一種世界觀。台灣,準備好了嗎?

參考資料:

https://aimagazine.com/news/inside-trumps-plans-to-boost-us-ai-and-ban-woke-models

https://www.theverge.com/policy/713222/trump-woke-ai-executive-order-chatbots-llms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broke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