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解讀消費者情緒,從評論裡挖出商機黃金
用 AI 解讀消費者情緒,從評論裡挖出商機黃金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用 AI 解讀顧客心聲,助力品牌即時掌握顧客情緒
在這個產品同質化、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品牌最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到底該做什麼樣的產品,消費者才會買單?」這不只是市場部門的煩惱,更是研發、營運、客服等全公司都在尋找的答案。
Yogi,一家專門提供「AI 客戶洞察」服務的新創公司,正試圖用 AI 技術給出答案。這家公司由來自微軟的 NLP(自然語言處理)專家 Gautam Kanumuru 所創辦,主打將消費者對產品的評論、客服紀錄、意見調查等「非結構化文字」,轉換為企業決策可以依據的行動洞察。
這不只是一套數據平台,更是一種顛覆傳統的產品開發模式。
01|為何「客戶洞察」是最被忽視卻最有價值的 AI 應用領域?
當全球目光焦點集中在生成式 AI、聊天機器人或文案自動化時,有一個低調但極具實效性的領域逐漸浮出水面:客戶洞察(Customer Insight)。這是一種透過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情緒分析技術,將來自顧客的「非結構化文字」轉譯為可供決策參考的具體建議。
Yogi 就是一家專注於這個利基領域的美國新創公司。他們的核心產品是一套 AI 平台,可以協助品牌快速分析評論、客服紀錄、產品意見調查等文字資料,精準捕捉市場回饋與競爭位置。背後主導這場轉型的是 Yogi 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Gautam Kanumuru,他曾是微軟 Cortana NLP 團隊的產品經理,並入選《富比士》30 Under 30。
他的創業故事,某種程度也折射出一條極具參考價值的 AI 商業路徑:從泛用技術出發,轉向高度垂直與客製化的商業解決方案。
02|從微軟走向創業路:看到企業「聽不懂」顧客的痛點
Gautam 在微軟工作期間,負責的是 Cortana 的語音問答模組。他說,當時 NLP 的技術成熟度已經很高,但實際進入企業應用時,卻發現兩個關鍵問題:
大多數企業無法有效整合消費者的回饋資料。
即使有數據,決策部門也不知道該怎麼「問出問題」來做分析。
這讓他深刻意識到一件事:企業需要的不是一個「AI 小幫手」,而是一個可以深入理解他們產業語境、能夠快速回應具體問題的「垂直化知識型平台」。
於是他與共同創辦人離開職場,投入創業,成立 Yogi,定位為「一個能讓品牌聽懂顧客的 AI」。
03|Yogi 做了什麼?用 NLP 技術解開三個企業最難解的問題
Yogi 的系統其實很簡單,但做得很深:
資料來源整合:從 Amazon、Walmart、客服系統、NPS 調查等取得大量顧客文字資料。
情感與主題分類:自建情緒分析模型,區分評論情緒正負向,並細分主題(如:口感、包裝、香味、售後服務)。
產品層級歸類(SKU-Level Alignment):每條評論會對應到實際商品、時間與區間,讓分析能對應到「什麼時間、哪個 SKU、哪個通路」。
這樣的技術組合讓他們能回答許多「傳統 BI 工具做不到的問題」:
我們新推出的包裝,顧客在什麼時間開始反感?是否與競品相比失分?
在中南部地區,對我們牙膏「味道」的負評比例是否高於其他地區?
顧客覺得我們的洗衣精比起競品「哪一項功能」更受歡迎?
04|Ask Yogi:把查詢變成對話式分析
Yogi 最大的創新亮點,在於他們將平台打造成「互動式的問答介面」——稱為 Ask Yogi。企業內部的 PM、品牌主管、客服經理等都能透過自然語言直接提問。
例如:
「去年第二季,我們在乾燥肌產品線的保濕效果,跟 Aveeno 和 Cetaphil 相比,聲量與情緒分數怎麼樣?」
「去年第二季,我們在乾燥肌產品線的保濕效果,跟 Aveeno 和 Cetaphil 相比,聲量與情緒分數怎麼樣?」
Yogi 可以在幾秒內給出整合資料圖表、情感指標與競品對照分析,完全跳過過去需要 Data Engineer + Data Analyst 花幾天清洗資料、建報表的流程。
這種「即問即答」的互動模式,不只提升工作效率,更讓資料分析真正落地在非技術部門。
05|企業為何信任 Yogi?不是靠技術,而是靠「幫你回答問題」
Gautam 提到一個關鍵:Yogi 並不是靠行銷包裝打進大企業,而是「直接幫他們解決問題」。
一開始客戶都會很懷疑這平台能不能用,他們就主動提供「免費客製化分析」,例如分析某品牌在北美地區五款主力產品,在去年一整年的客服抱怨趨勢與競品比較。
他們甚至會將分析資料轉為 PPT 給企業提案使用,這種「一起作戰」的方式,讓許多品牌決定進一步導入 Yogi,成為內部決策工具的一環。他們已經與多家知名品牌合作,例如:
消費性食品巨頭 Tyson
口腔護理領導品牌 Colgate
國際保養品品牌 Clarins
這些都是對資料品質與洞察邏輯要求極高的品牌,能打入這些客戶,說明 Yogi 的產品確實在實戰中站得住腳。
06|三大應用場景:Yogi 如何真正影響商業決策?
以下是 Yogi 已在客戶中實際落地的三大應用場景,這些應用不只是 AI demo,而是已經被納入企業的產品開發與策略流程中。
應用一:產品創新(Product Innovation)
品牌可利用評論預測未來市場趨勢,調整開發方向。Gautam 提到,有品牌在開發新包裝或新香味前兩年,就開始持續追蹤消費者對競品的用語變化與情感轉折。
結果在新產品推出時成功對應市場偏好,上市三個月就超過預期銷售。
應用二:品質問題偵測(Quality Tracking)
有客戶在瓶身材質改版後,因為用戶覺得難擠、瓶口卡住,導致情緒分數下滑、客服抱怨激增。Yogi 在第一週就偵測到這個趨勢,及早讓研發部門介入,避免大量退貨與公關危機。
應用三:併購與策略分析(Strategic Evaluation)
一家 FMCG 公司在評估併購一個小型天然洗劑品牌時,透過 Yogi 分析該品牌在北美評論中的關鍵詞分布、情緒表現與地區擴散,判斷品牌力與潛在風險。這類分析成為新一代的「市場盡職調查」。
07|為什麼 Yogi 不用 LLM 模型?
Yogi 的技術團隊刻意避開 LLM(如 GPT-4)路線。Gautam 表示,雖然大型語言模型具備強大語意生成能力,但它們在實際商業應用中存在幾個問題:
無法穩定輸出結構化回應
缺乏可追溯性與可驗證性
對專業詞彙的辨識準確度有限(尤其在特定商品分類如化妝品、食品、藥品)
因此 Yogi 採用的是中型、專用模型,針對品牌需求與語料進行微調,並建立嚴格的資料標註與對齊機制。他們相信:「AI 的精度,來自於資料的完整結構,而不是參數的龐大。」
08|給新創的啟示:不需要很大,但要很準
Yogi 的模式對於創業市場具有三個關鍵啟示:
垂直 AI 應用是落地關鍵
Yogi 沒有做泛用聊天機器人,也沒有「萬能平台」,而是針對「品牌對消費回饋無法有效解讀」這件事,提出高度聚焦的解法,這讓他們能快速取得市場信任。
商業導入應從「回答問題」開始
他們沒有先賣系統,而是先免費幫企業分析一個痛點問題,讓企業主自己看到價值,這對 B2B 服務特別有效。
中小品牌也能善用顧客聲音
Yogi 的流程並不依賴內部工程團隊,也沒有高門檻資料要求。對於沒有 Data Team 的品牌來說,這是一種低門檻高效能的 AI 應用模式,特別適合食品、美妝、家居、3C 等品類。
09|總結觀察:與其「讓 AI 替你決策」,不如「讓 AI 幫你聽懂市場」
Gautam 最後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我們不是做預測工具,我們是做理解工具。真正聽懂顧客說什麼,才是策略的第一步。」
「我們不是做預測工具,我們是做理解工具。真正聽懂顧客說什麼,才是策略的第一步。」
這也是 AI 在企業應用上最重要的價值定位:不是取代人,而是協助人類對混亂現實作出更清晰的理解與反應。
對於正走向 AI 化的台灣企業來說,Yogi 的案例正是一種「實用不浮誇」的落地典範。
參考資料:
https://www.unite.ai/gautam-kanumuru-ceo-co-founder-of-yogi-interview-series/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洞察觀點|GPT-5 從對話工具進化為任務執行者,接下來你會用 AI 幫你完成什麼?
AI 新手必看:GPT、Claude 和 Gemini 模型選擇指南
提升生產力的秘訣,用 GPT 排序你的每日任務
如何用 AI 提升內容創作效率,讓你脫穎而出
OpenAI 推出 ChatGPT 多功能智慧代理:AI 開始幫你「做事」的時代來了
OpenAI AI瀏覽器計畫,挑戰Google Chrome的野心
你未來的工作方式,可能會被這場變革徹底改寫:OpenAI 正準備讓 ChatGPT 變成下一代的 Google Docs + Slack
Mattel × OpenAI:當 Barbie 有了 AI 大腦,你的玩具櫃迎來世代交
OpenAI推ChatGPT超級助理 挑戰Siri與Google Assistant
OpenAI推出語音影片互動功能 ChatGPT進化為AI助理
OpenAI升級Operator代理人,開啟AI進軍企業自動化新時代
OpenAI推ChatGPT-4o語音AI助理 挑戰Siri引爆智慧助理競賽
OpenAI 推出 ChatGPT PDF 匯出功能 強化企業應用場景與專業使用體驗
讓 ChatGPT 更懂你,OpenAI 記憶功能使用指南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