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推出觸感倉儲機器人,物流自動化邁向「人機協作2.0」時代

· 新聞摘要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Amazon推觸感倉儲機器人 物流自動化再進化

Amazon 發表新型倉儲機器人 Digit,具備觸覺感知與人形雙腿設計,能提升物流作業靈活度與處理精準度。此觸覺機器人代表自動化物流進入人機協作新時代,結合智慧物流技術與Robot-as-a-Service(RaaS)模式,推動倉儲效率與產業升級。

全球電商龍頭 Amazon 日前公開發表一款具有觸覺感知能力的全新倉儲機器人「Digit」,由其旗下子公司 Agility Robotics 所研發。這款新型機器人融合了人形雙腿設計與高階觸覺系統,不僅能自主移動於複雜的倉儲環境,更可精準掌握物體的重量、材質與擺放角度,實現前所未有的靈巧操作。

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標誌著 Amazon 在倉儲自動化的野心邁入新階段,也象徵物流機器人開始由「搬運工」轉型為「靈巧作業助手」,加速「人機共倉」的落地應用。

Digit能做的不只是搬運:仿人操作邏輯+觸覺系統

Digit 的外型採人形設計,擁有雙腿與雙手,能模擬人類的站立與步行方式,在倉庫內自由穿梭。與過往只能靜態操作的機器手臂相比,Digit 的一大亮點在於其「觸感手部系統」。

這套觸覺模組搭載壓力感應器與機器學習模型,能讓機器人對物體的質地、脆弱性與施力需求做出即時判斷。簡單來說,它不再只是「抓取」物體,而是「理解」該如何適當地觸碰與操作物件。

目前 Digit 主要用於將空箱從貨架上取下並搬移至其他區域,儘管看似簡單,這類任務對機器人的穩定性與判斷能力要求極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商品損壞或流程中斷。

Amazon 全球機器人計畫總監 Siddhartha Srinivasa 表示:「Digit 的開發目標,不是取代人力,而是讓人與機器能安全、有效率地並肩工作。這代表我們將進入一個『人機混合運作』的新階段。」

解決人力瓶頸 物流自動化再升級

近年來,全球物流業者普遍面臨三大挑戰:人力不足、作業錯誤率高,以及處理流程繁複。以 Amazon 為例,其全球物流體系處理數十億件商品,僅倉儲人力管理就耗費龐大成本與時間。

傳統機器手臂雖能進行重複性高的任務,但在遇到不規則物品、易碎品或是空間受限的情境時,往往難以勝任。而 Digit 這類具備「人類感知能力」的機器人,正好補足這項空缺:

  • 靈活度高:Digit 可自由行走、蹲下、伸手拿取,甚至能在移動中保持平衡。

  • 判斷更細緻:透過觸感與視覺整合,能自動調整抓握角度與施力強度。

  • 學習速度快:結合深度學習,Digit 可透過經驗優化作業策略,越做越好。

此外,這類機器人也有助於提升作業一致性、減少工傷風險,並將人類從重複性高、風險大的任務中解放出來,投入更高價值的流程管理與例外處理任務。

倉儲機器人產業化加速,Amazon邁向機器人即服務(RaaS)

值得注意的是,Digit 並非 Amazon 的首次機器人嘗試。過去10年間,該公司已陸續部署超過75萬台機器人於全球倉儲中心,但多數為履帶式或固定式設備。

此次推出的 Digit,更接近「下一代智慧型協作機器人」的定義。除了技術升級之外,更展現 Amazon 在未來倉儲模式上的全新佈局:由靜態自動化邁向動態混合協作,並朝「Robot-as-a-Service」商業模式邁進。

也就是說,未來企業可能不需要購買機器人設備,而是像訂閱雲端服務一樣,根據使用時數、應用場景進行租用,讓自動化部署更具彈性與可擴展性。

趨勢觀察:人機協作將取代「全自動」迷思

儘管倉儲自動化正快速前進,但產業觀察家普遍認為,「全自動倉庫」並非短期可達成的目標。相較之下,「人機協作」被視為更務實、可落地的中程策略。

以 Digit 為例,其設計並非為了完全替代人類工作者,而是補足人類在長時間、重複與高風險任務上的限制。人類與機器各自發揮優勢,形成「1+1>2」的合作關係,才是智慧物流真正的未來樣貌。

這一趨勢亦呼應全球製造與物流業的共同挑戰:如何在勞動力短缺的同時維持品質與效率。Digit 類型的智慧機器人正是業界回應這一需求的具體方案。

參考資料:https://techcrunch.com/2025/05/07/amazon-debuts-a-warehouse-robot-with-a-sense-of-touch/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創業|募資|提案

www.Pit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