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展示未來倉儲新職位:AI時代的人機共工新藍圖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Amazon推觸覺機器人Vulcan,啟動倉儲人力再培訓計劃

Vulcan是Amazon最新開發的倉儲機器人,具備觸覺感應能力,能夠從高處或低處的貨架上取貨,減少人員需攀爬或彎腰的次數,降低工傷風險。Amazon執行長Andy Jassy表示,Vulcan的引入有助於讓工作更安全,並為員工提供在機器人維護方面技能成長的機會。

Amazon對外公布其最新機器人系統「Vulcan」,並同步展示一系列因應自動化而產生的人力再配置方案。這場發表不僅彰顯Amazon在物流自動化技術上的進展,更向外界釋出關鍵訊號:在AI機器人逐步進入倉儲核心作業後,人類的角色並未被取代,而是正在轉型為與機器人協作的全新職業型態。

Vulcan機器人亮相:更敏捷、更安全的倉儲夥伴

Vulcan是Amazon最新開發的倉儲用機器人,具備高階觸覺感測與操作能力,能夠從高架或低層貨架中自動取貨、避開障礙並協助搬運。這些任務過去常由人力負責,並伴隨潛在工安風險。

Amazon執行長Andy Jassy強調,Vulcan的導入目的是「讓現場員工的工作變得更安全、更具價值」,透過機器人減少重複性與高風險動作,同時讓人類勞動專注於更複雜或需要判斷力的任務。

這也意味著,Amazon將從單一倉儲人員角色,逐步轉型為「人機團隊」的組織模式。

倉儲工作者角色重塑:新職位與技能培訓同步啟動

與機器人導入同時,Amazon也同步啟動一系列人員再培訓計畫,讓現有倉儲員工能夠轉任新興職位,包括:

  • 機器人監控員(Bot Floor Coordinator): 負責即時觀察倉儲現場的機器人運作狀態,排除錯誤與回報異常。

  • 現場維護工程師(Field Reliability Tech): 負責基本維護、檢修與紀錄報告。

  • 人機協作規劃員(Human-Bot Workflow Planner): 協助優化人員與機器的工作流程,確保產線效率與安全並重。

這些職位大多過去不存在,代表AI自動化雖將淘汰某些傳統職能,但同時也創造出新型態工作,需具備數位理解、故障排查與流程設計等能力。

Amazon也坦言,並非所有員工都適合或願意轉型至新職位,因此會提供內部轉調機會與學習資源,避免人員直接流失。

勞動市場挑戰:效率提升背後的人力再配置問題

自動化向來伴隨一體兩面: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就業結構的斷層。Amazon此次選擇公開說明Vulcan與人機共工的新職位,反映出其正試圖平衡「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兩者間的關係。

但不可忽視的是,即使Amazon表示「不是每個工作都會被取代」,實際人力需求仍可能總量下降。勞動組織與產業觀察者指出,未來倉儲從業者若無法快速提升數位能力,將難以適應職位變動,進而面臨就業風險。

這也凸顯再培訓政策、轉職支持系統與教育機構的角色將變得更加關鍵,協助傳統勞動者過渡至智慧物流時代的可持續職涯。

結合AI與人力的全球示範案例

Amazon此次發表具有全球示範意義,不僅體現大型科技企業在AI導入節奏上的前瞻性,也提出可供其他企業參考的「人機融合」職場模型。

在亞洲、歐洲與拉美等地同樣正面對物流成本升高、人力短缺與自動化壓力,如何推動技術升級的同時不造成社會動盪,將成為未來政策與企業治理的重要議題。

勢觀察:未來工作不是「人或機器」,而是「人加機器

Amazon的Vulcan發表與人力再培訓行動並行,為當代「自動化焦慮」提供一種務實路徑:透過機器人提升操作效率,釋放人力專注在更高階的流程設計與監控任務。

對工作者而言,這意味著重新學習、跨領域轉型將成為職涯常態;對企業而言,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不只是有沒有AI,而是能否成功「整合AI與人」。

參考資料:https://techcrunch.com/2025/05/11/amazon-offers-peek-at-new-human-jobs-in-an-ai-bot-world/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創業|募資|提案

www.Pitch.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