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推出「學習模式」:不再只給答案,真正陪你學懂知識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OpenAI 全新 Study Mode 功能正式登場,結合教育心理學設計,引導式學習取代答案直送,掀起 AI 教學工具競爭新局。

2025 年 7 月底,OpenAI 宣布為旗下的 ChatGPT 增添一項全新功能:「學習模式(Study Mode)」。不同於過去以提供直接解答為主的互動方式,這個新模式強調的是協助你「學會」如何思考、理解與解決問題,而不是簡單地給出答案。

這項設計背後的邏輯非常清楚:讓 ChatGPT 不再只是「答案機器」,而是扮演一個更像家教、學習同伴的角色。OpenAI 教育事業副總裁 Leah Belsky 表示:「若 AI 僅是提供學生正確答案,反而可能傷害他們的批判思考能力。我們希望幫助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建立解題能力與學習信心。」

01|AI 不再只是給你答案,而是要你學會思考

當你打開 ChatGPT,丟進一題微積分或歷史問答,過去你可能會期待一個清晰、漂亮的答案立刻回來。但現在,OpenAI 要你慢下來。

2025 年 7 月下旬,OpenAI 為 ChatGPT 增添一項全新功能:「學習模式(Study Mode)」。它的核心不是更快、更多的知識,而是讓你更深入理解背後的邏輯與原理。當你提問時,它不會直接告訴你正確答案,而是回過頭來問你:「你知道這背後的基本概念是什麼嗎?你會怎麼想像這個問題?」

這不是效率的減速,而是學習力的提速。

OpenAI 教育部門副總裁 Leah Belsky 解釋:「我們發現學生若只是直接取得答案,可能會抑制批判性思考能力,反而讓 ChatGPT 成為一種逃避學習的捷徑。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未來。」

這種轉變,可能會對學生、老師、家長,乃至全球教育科技產業,帶來一連串的影響。

02|學習模式長什麼樣?一場與 AI 的蘇格拉底式對話

Study Mode 的核心,是透過「蘇格拉底式提問」的方式,讓 ChatGPT 變身為引導型學習教練學習模式的使用體驗,與過去 ChatGPT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會「跟你對話」,而非「回答你問題」

當你問它一個問題,例如:

「請問什麼是貝氏定理?」

傳統模式下,ChatGPT 會直接回應定義、公式、應用實例。

但開啟學習模式後,它會這樣回你:

「這是一個很棒的問題!你目前對條件機率的理解如何?我可以從基本機率講起,或是我們可以一起試著推導看看,你比較希望怎麼開始?」

這是一種典型的「蘇格拉底式提問」技巧,先釐清學習者的認知起點,再逐步引導他從問題出發進入概念理解。更具體來說,ChatGPT 在學習模式下會展現以下幾種教學行為:

  • 回問你的理解程度與目標

  • 逐步拆解問題結構與關鍵概念

  • 用類比、圖示、舉例來幫助你內化

  • 讓你先試著回答,再給予糾錯與提示

  • 鼓勵你整理與反思自己的解釋方式

這種互動,遠比傳統搜尋引擎或知識型問答系統來得深度與彈性。

03|如何啟用學習模式?哪些用戶可使用?

Study Mode 現已開放給所有 ChatGPT 的使用者(需自行前往OpenAI 官網申請試用,https://openai.com/index/chatgpt-study-mode/),包括 Free(免費)、Plus(付費)與 Team 用戶,未來數週內也將擴展至 ChatGPT Edu 教育方案。

用戶可透過切換模式來進入「學習模式」,當系統偵測到你嘗試詢問解題型問題時,會主動提醒你可以選擇以學習模式進行互動。即使進入學習模式,使用者仍可自由切換回「直接解答模式」,這樣的設計保留彈性,但也讓教育現場面臨「學生會跳過學習過程」的現實挑戰。

目前此模式支援所有語言,但以英文內容提供最佳效果。OpenAI 也透露,未來會強化語言本地化與視覺化輔助學習功能,例如提供圖表、流程圖、練習題庫等。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04|學習模式適用對象:不是只有學生,大人也能用來學習新技能

雖然這項功能乍看之下是為學生設計,但實際上適用範圍更廣,尤其適合:

  • 準備考試的學生:想用 ChatGPT 複習數學、自然、歷史等科目,不再只是抄答案,而是真正掌握知識架構。

  • 在職進修的成人學習者:想學習統計學、Python 程式語言、資料分析、邏輯推理等技能,可以用 ChatGPT 當陪練夥伴。

  • 教學者與家長:可觀察 AI 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反向設計自己的提問策略,甚至拿來輔助小孩的作業指導。

  • 學習策略訓練者與教練:以 AI 為模擬工具,幫助學習者養成「先提問 → 釐清思路 → 自主解答 → 反思修正」的習慣。

在繁忙與高資訊密度的時代,若能將 AI 工具轉化為一種「認知練習場」,對終身學習者來說無疑是加分的。

05|從「查答案」到「陪練習」:一個學習策略的根本轉變

OpenAI 的學習模式其實在推動一種新的 AI 學習策略轉變:

broken image

這種策略轉變有點像把「ChatGPT 當老師」,不是取代老師,而是讓 AI 輔助你訓練自己的學習肌肉。OpenAI 也刻意加入「認知摩擦」設計,當你在學習模式下,試圖直接索取答案時,它會彈出提醒,鼓勵你先試著思考一下。

這種「讓人不舒服但有效」的設計理念,其實與許多教育心理學研究相符:真正有效的學習,往往來自錯誤、困惑與挑戰。

06|教育場域與補教產業的可能應用場景

學校老師:設計 AI 輔助任務

高中老師可將 ChatGPT 視為一種協同教師,讓學生先用 AI 進行「預習提問」,或在複習時用它練習邏輯推理,並設計出「提問後做反思日誌」的作業,促進深度學習。

補習班:打造 AI 輔導課程

大型補教體系或線上教學平台,能將學習模式整合至「AI 陪讀」服務,並導入學習歷程追蹤、自我解釋訓練等教案,提供差異化價值。

EdTech 新創:創造混合式互動教學平台

教育科技業者可開發搭載 ChatGPT API 的學習系統,加入教師監控、學習成效統計、答題演練與任務設計模組,打造真正能提高學習效果的 SaaS 平台。

家庭自學者:家長教學的 AI 助理

對於想協助孩子學習的家長來說,Study Mode 可作為一種「學習陪伴框架」,用它建立規律提問、理解與反饋的教學習慣。

07|技術與市場的競爭態勢:OpenAI vs Google 的教育戰爭

這不是 OpenAI 第一次涉足教育應用,但卻是最系統化的一次。與之競爭的,包括:

  • Google 的 Gemini for Education:強調與 Google Docs、Classroom 整合,可協助學生校稿、概念導圖與摘要學習。

  • Khan Academy 的 Khanmigo:基於 GPT 技術打造的互動 AI 家教,與課程內容高度整合。

  • Microsoft Copilot for Education:整合 Word、Excel、PowerPoint 的 AI 助教,讓學生在原生工具內進行即時輔助。

OpenAI 的做法比較像「強化原本 ChatGPT 的教學功能」,以開放、普及為導向,期望培養使用習慣,後續再銜接進入更專業的訂閱制平台。

這是一場教育領域的 AI 生態圈建設戰,誰先建立「教學信任感」,誰就能取得使用者黏著度。

08|潛在風險與爭議:學生會不會直接跳過「學習」?

但是即使 AI 的功能設計再完善,也不能忽視幾個重要風險:

  • 跳過學習模式:目前 ChatGPT 並未提供學習模式的「強制鎖定機制」,學生依然能切回答案模式,導致模式設計失效。

  • 缺乏教師追蹤工具:教師無法看到學生與 ChatGPT 的對話紀錄與思考歷程,難以評估學習效果與修正方向。

  • 教學責任歸屬模糊:AI 引導是否產生錯誤理解?若學生因 AI 的教法誤解概念,責任歸屬仍未清晰。

  • 語言與文化本地化不足:目前雖支援多語言,但中文內容的精準程度、學習脈絡與語意回饋仍不如英文豐富。

這些問題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會使這項創新反而助長「懶人學習」,成為一種新的學術依賴。

09|你該怎麼開始使用?一個實驗提案給你參考

如果你想開始實際體驗這個新模式,以下是一套簡單的實驗練習法:

Step 1:打開 ChatGPT,選擇「學習模式(Study Mode)」

Step 2:輸入一個你真正想搞懂的問題,例如:

  • 「我要怎麼理解統計學裡的信賴區間?」

  • 「希臘哲學和羅馬法治之間有什麼關聯?」

  • 「為什麼機器學習會過擬合?」

Step 3:記錄 ChatGPT 對你的回應,並試著先用自己的話回答它的引導問題

Step 4:最後總結: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讓它幫你補強

透過這樣的練習,不只是與 AI 對話,更是與自己對話。

10|真正厲害的 AI,不是會給你答案,而是會教你怎麼問對問題

ChatGPT 的學習模式不只是功能升級,更是一場 AI 如何真正進入教育場域的試驗。它讓我們重新思考:如果 AI 能學會引導思考、激發理解,我們是否也能從被動學習者,變成主動建構者?

在這個資訊爆炸、知識易得的年代,學習的核心不再是取得答案,而是取得理解。AI 不會取代老師,但會改變學習;你不一定要讓 AI 教你所有事情,但你可以學會如何讓 AI 教你學會。

參考資料:

https://arstechnica.com/ai/2025/07/chatgpts-new-study-mode-is-designed-to-help-you-learn-not-just-give-answers/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broke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