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解讀|2026 車載 AI 大變革:Google Gemini 正式導入通用汽車,汽車邁向智慧互動新時代
精選解讀|2026 車載 AI 大變革:Google Gemini 正式導入通用汽車,汽車邁向智慧互動新時代
通用汽車在 2026 年全面升級車載 AI,讓汽車從硬體產品進化為語言模型驅動的智慧終端

InfoAI 編輯部
2026 通用汽車將導入Google Gemini,啟動車載人工智慧新時代
在汽車產業正從電動化邁向「智慧化」的關鍵時刻,全球汽車巨頭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於「GM Forward」活動中公佈:自2026年起,旗下車款將深度整合由Google Gemini模型驅動的車載人工智慧助理。
這項合作不只是一次單純的軟體功能升級,更標誌著汽車產業正式跨入了「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的新階段。汽車的定義將徹底改變,它不再是冷冰冰的交通工具,而是能理解語境、主動推論、並與駕駛者即時互動的「智慧移動終端」。
GM × Google Gemini:打造最懂你的智慧副駕駛
全新的Gemini車載AI助理,核心優勢在於其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與情境整合能力。相較於過去仰賴特定指令、容易讓人感到「挫折」的傳統語音系統,Gemini能大幅提升互動的流暢度與品質。這款AI助理被設計為車輛的智慧中樞,能夠整合多項車內外的關鍵功能:
即時導航與路線規劃:不僅是導航,還能結合路況與車輛數據,提供最佳建議。
深層車況資訊:主動分析車輛數據,提供維護警示,並能解釋複雜的車輛功能。
環境控制與娛樂:輕鬆掌握車內氣候調節、多媒體娛樂功能。
生活情境連動:連結個人行程管理與智慧家庭裝置,將車輛融入日常生活。
通用汽車副總裁Dave Richardson表示,大型語言模型的優勢在於能夠克服現有語音助理的缺陷,讓用戶能以最接近人類對話的模式與車輛互動。例如,駕駛未來可詢問AI關於他們正行經的特定地標歷史,或者在上車前透過語音指令預先開啟空調或暖氣。
OTA升級擴及舊車款,逐步淘汰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
這項升級的影響力將超出新車市場。GM證實,這款Gemini助理將透過OTA(Over-the-Air)雲端更新的方式,逐步釋出給2015年之後生產的、配備OnStar系統的車款。這不僅是一次面向未來的佈局,更是對現有用戶的強大賦能。
然而,這項大膽的AI策略也伴隨著更深遠的產業轉向:通用汽車同時宣佈,未來數年將逐步淘汰對Apple CarPlay與Google Android Auto的支援。這表明通用汽車正積極將競爭焦點,從傳統硬體規格轉移到誰能掌握最自然、最聰明、最能與人協作的車載AI駕駛體驗,致力於建立自己的軟體生態系統。
這樁合作不僅是科技與汽車業的聯手,更宣告了汽車產業進入了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對話式駕馭」新紀元。
從交通工具到智慧伴侶:汽車正如何轉型為 AI 互動型服務?
通用汽車宣佈將 Google Gemini 導入旗下車款,不光是一則科技新聞,更是汽車產業轉型的縮影。這項戰略決策,明確指出汽車的未來不再依賴鋼鐵與馬力,而是由人工智慧與軟體生態系所定義。
1. AI 互動能力:新世代車廠競爭的核心主軸
回溯十年前,汽車的價值取決於引擎的轟鳴、操控的品質與內裝的豪華設計;五年前,焦點轉向了自動駕駛的等級和感測器配置。然而,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成熟,車廠的競爭焦點正迎來一次根本性的轉移:誰的車載 AI 更能深度理解用戶?
Gemini 的導入,正式為這場新賽局劃下起跑線。未來的品牌差異化,將圍繞三個關鍵問題展開:
誰的 AI 溝通更自然、更具人性?
誰的 AI 能在複雜的情境中做出最即時、最合理的推論?
誰能讓車輛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透過數據學習變得「更聰明」?
在這場以智慧為賭注的遊戲中,AI 已不再是車輛的附加功能,而是成為區分品牌個性的核心標籤。
2. 生態系陣營化:科技巨頭競逐 OS 主導權
通用汽車選擇深度擁抱 Google Gemini,這不僅是一項單純的技術合作,更是一場關於「誰將成為未來車載作業系統(OS)核心」的戰略押注。由於語言模型的迭代速度極快,車廠難以獨立完成高效的對話式 AI 系統,尋求大型科技公司的結盟成為必然。全球汽車生態系正逐步形成壁壘分明的陣營化格局:
Google 陣營
核心技術:Gemini LLM、Android Automotive OS
代表車廠:GM、Honda、Volvo
核心競爭力:深度整合 Google 服務與強大 LLM
核心技術:Gemini LLM、Android Automotive OS
代表車廠:GM、Honda、Volvo
核心競爭力:深度整合 Google 服務與強大 LLM
Apple 陣營
核心技術:CarPlay 2.0、Siri 深度整合
代表車廠:眾多品牌(傳統整合)
核心競爭力:跨裝置一致性與高黏著度用戶群
核心技術:CarPlay 2.0、Siri 深度整合
代表車廠:眾多品牌(傳統整合)
核心競爭力:跨裝置一致性與高黏著度用戶群
Amazon 陣營
核心技術:Alexa Auto、雲端服務
代表車廠:積極推進中
核心競爭力:智慧家庭與電商服務生態系
核心技術:Alexa Auto、雲端服務
代表車廠:積極推進中
核心競爭力:智慧家庭與電商服務生態系
中國廠商
核心技術:華為 HarmonyOS、小米澎湃 OS
代表車廠:中國自主品牌
核心競爭力:軟硬體垂直整合與在地服務優勢
核心技術:華為 HarmonyOS、小米澎湃 OS
代表車廠:中國自主品牌
核心競爭力:軟硬體垂直整合與在地服務優勢
通用汽車的「選邊站隊」,清晰地表明車載產業的競爭已從傳統的「製造與銷售」轉向「選擇並深化 AI 生態系合作」。。
3. OTA 革命:重新定義舊車的價值與商業模式
GM 宣佈 2015 年後的車款也能透過 OTA(Over-the-Air)雲端升級,獲得新世代的 Gemini AI 助理,是最令人振奮的改變。這項決策帶來了三個顛覆性變化:
舊車煥新:汽車的價值不再受限於硬體出廠的世代。數百萬輛舊車將獲得與新車幾乎同步的 AI 功能,大幅拉長車輛的生命週期。
營收轉型:車廠的核心收入將從單純的「賣車」轉向「訂閱服務與雲端 AI 功能」。車輛成為可持續創造營收的服務資產,類似於智慧型手機的商業模式。
週期拉長:透過持續的軟體更新,車廠能與用戶保持長期連結,為未來的個性化服務和廣告創造無限可能。
4. 語言模型主導:車內操作邏輯的根本性改寫
隨著 Gemini 的導入,汽車的互動介面將從根本上被改寫。過去,駕駛人必須依賴複雜的選單、按鍵與觸控螢幕來「查找選項」;未來,只需要透過自然語言「直接請 AI 處理」。
車內操作將逐漸向使用 ChatGPT 靠攏,從單一指令躍升為情境對話與決策協作:
複雜行程規劃:「幫我規劃一條避開收費站、且在兩小時內抵達目的地的路徑,並提醒我在充電站附近順道買咖啡。」
情境調整:「現在車上的冷氣有點冷,請將副駕的溫度調高兩度,並播放適合這種天氣的放鬆音樂。」
決策輔助:「導航建議現在改道可節省 15 分鐘,但要多繞 10 公里,你建議怎麼走?」
語言模型取代了傳統的圖形使用者介面(UI),將車輛的控制權交還給人類最自然的溝通方式:對話。這場 AI 驅動的革命,正將汽車從一部移動機器,徹底轉化為一位能夠對話、理解、並提供決策支援的智慧夥伴。
汽車產業進入語言模型時代的三大結構性轉變
通用汽車與 Google Gemini 的結盟,不僅是功能上的增強,更是一場關於汽車產業價值鏈的根本性重塑。這三項結構性轉變,正在定義未來的移動體驗和全球供應鏈格局。
洞察一:從製造業到「AI 平台服務商」的典範轉移
汽車製造商正在經歷一場類似智慧型手機廠商的轉型。過去,汽車的價值鏈集中於零件組裝、一次性販售與售後維修;現在,通用汽車導入 Gemini 象徵著汽車業正式邁向「平台化」。
未來的價值核心將集中在以下幾個高價值領域:
AI 協作能力:衡量 AI 語音互動的品質與智慧程度。
長期使用者關係:透過持續的 OTA 升級和數據回饋,與用戶建立更持久的訂閱關係。
雲端訂閱服務:核心收入從銷售硬體轉為銷售軟體功能、數據服務與個性化體驗。
這項轉變意味著,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單純比拼硬體堆疊,而是誰能提供更完整、更智慧的 AI 服務平台,將車輛變為可持續產生營收的數位資產。
洞察二:車載多模態資料,下一個競爭核心資產
車輛本身就是一座數據金礦。汽車擁有大量的多模態即時資料,包括精準的位置、車速、數百個感測器資訊、駕駛習慣,以及實時的環境狀態。
當語言模型整合並理解這些多模態資料時,其智慧能力將得到巨大釋放,能從「被動指令」升級為「主動預測」:
智慧時間管理:根據駕駛者日常的行車路線,預測並主動提示最佳的出發時間。
環境與安全:結合天氣和交通狀況,提前調整車內氣候或主動建議更安全的駕駛行為。
預測性維護:不僅是提醒保養,而是能根據實際駕駛數據,精準預測零件的壽命與最佳維修時機。
對科技公司而言,車載多模態資料是繼社群媒體與網路搜尋之後,下一個極具競爭價值的大型資料來源,是 AI 發揮能力的全新高價值場域。
洞察三:台灣供應鏈迎接升級與重組的關鍵契機
對於身處全球車載產業鏈核心的台灣供應商來說,這波語言模型驅動的變革,是一次巨大的挑戰,更是升級與重組的契機。
台灣廠商在車載電子、高效能圖形處理器、先進顯示器、高精度感測器以及車用晶片等領域擁有深度佈局。Gemini 等大型語言模型對運算能力與資料處理的龐大需求,將直接推動:
高階車用晶片需求爆炸:語言模型的運算需要更強大、更高效能的車用晶片與 AI 模組。
人機介面(HMI)的進化:為了支援多模態互動,車載螢幕、觸控與感測器將迎來更高階的升級。
供應商角色重定位:傳統 Tier 1 供應商必須具備整合複雜語言模型的能力,這為台灣具備軟硬體整合能力的廠商創造了新的合作機會。
這波趨勢要求台灣供應鏈從傳統的硬體代工,升級至能提供AI 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的角色,進而重新定位在全球車載產業鏈中的核心價值。
汽車,下一個 AI 超級終端
如果說智慧型手機在 2010 年代徹底改寫了人類與科技的互動方式,將資訊與服務帶入我們的口袋;那麼,2026 年,汽車正準備接棒,成為下一波引領生活變革的 AI 超級終端。
通用汽車與 Google Gemini 的合作,不僅是對單一功能的升級,更是對汽車未來角色的最終預示:
汽車不再是獨立的交通工具。 它是一個與生活、工作、行程緊密編織的持續進化 AI 協作夥伴。
硬體規格不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真正的價值在於車輛背後,能夠持續透過 OTA 升級、數據回饋和語言模型所提供的智慧化服務。
這是一次全球產業結構的重大轉折,它不僅衝擊了傳統車廠,也為全球科技與製造供應鏈帶來重組的壓力與機會。
編輯觀點|影響汽車未來市場的三股力量
Google Gemini 正式走進通用汽車,從新聞本身來看是一項功能升級、語音助理變聰明,車載 AI 更好用了。但對決策者而言,這不光是一則產品新聞,更是一面照向未來的鏡子。它揭露了三股正在同時發生、彼此疊合、且會深刻影響多個產業的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汽車從「硬體」轉向「AI 平台」。
當 Gemini 被放入車內,車輛的定位開始改變:它不再只是被買來、被使用,最後折舊的物品,而是一個能持續更新、持續學習、甚至愈用愈聰明的服務入口。車廠不再只賣車,而是賣一段長期的 AI 關係。這讓汽車的價值鏈重新排列,也意味著任何仍以產品銷售為核心的企業,都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未來的服務輪廓。
第二股力量,是語言模型正在取代傳統的操作界面。加點此加入 Line 群自動收新聞
對駕駛者而言,用說的會比用按的快;但對企業而言,真正的變化是:語言模型正在吃掉人機界面。能說話、能理解、能推論的 AI 會越來越多,而越來越多的裝置也會開始「用對話當作主界面」。這種界面革命不會只發生在汽車,而會一路蔓延到家電、零售、醫療、旅宿乃至企業系統。換句話說,懂得讓服務被 AI 聽得懂、說得通的企業,會比只做出漂亮界面的企業更早進入下一個市場。
第三股力量,是 OTA 打破了世代差距,把「既有客戶」重新變成「可再創造價值的資產」。
過去,科技功能總是隨新車發表而出現;如今,GM 說 2015 年後的車款都能 OTA。這等於讓一大批「舊車」變成全新的市場。在其他產業也是如此,誰能讓既有客戶重新被開發、重新被激活,誰就能延伸產品生命線,也能延伸營收週期。
這三股力量疊在一起,才是這則新聞對決策者真正的啟示:AI 不只是讓產品變得更好,而是讓產品重新定義自己。汽車只是先走一步的那個例子。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這場轉變正沿著其他產業的邊界蔓延。
對台灣企業而言,這是一個預示未來的時刻。在車載電子、晶片、感測器、螢幕、人機界面等長期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挑戰其實在於:如何把 AI 服務、語言模型協作與雲端升級能力,放進自己的產品與通路裡。
如果說上一個十年是硬體的競賽,那下一個十年,就是「誰能讓 AI 在產品裡活起來」的競賽。它不是關於 GM,也不只關於 Google,而是關於每一個正在思考下一步的企業:當你的產品也能像汽車一樣被語言模型重新啟動,你的市場邊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相關推薦:
輝達聯手豐田,打造次世代自駕:Orin平台效能躍升20倍
百年巨頭的反擊!通用汽車密組AI大軍,從Google、Meta挖角
Tesla 首間超充餐廳正式開幕,24 小時營運、結合電影院與機器人服務,打造未來感用餐體驗
Uber 與 Lyft 加速無人車佈局,2026 年將成Robotaxi關鍵轉捩點
中美Robotaxi大戰:無人計程車賽局加速,產業鏈、法規
探索未來出行與自動化生活商機
福斯汽車推出配備免提、自然語言互動的車載語音助手
倫敦街頭即將出現無人計程車:Waymo宣佈展開跨國測試
深度報導|特斯拉開餐廳:從充電站到複合餐飲場域的商業模式創新實驗
精選解讀|中國無人計程車全球出擊,自駕車產業迎戰國際新局
延伸思考:
1. 為什麼所有車廠都突然在推「車載 AI」?這是一時風潮,還是長期趨勢?
這不是短期話題,而是汽車產業的結構轉變。原因在於:語言模型的推論能力成熟後,車廠終於能讓車輛變得「可理解人類語意」。過去的車載系統只能依賴按鍵、介面或固定指令,使用者體驗有限,功能擴張也慢。
但 AI 能做到的,是讓車輛成為一個「會理解上下文、會協作、會學習」的終端裝置。
對車廠而言,這意味著:
可以靠軟體賺訂閱收入,而不再只靠賣車。
可以讓老車用 OTA 升級延續價值,不再只推動新車銷售。
可以建構自家生態系,讓顧客在車子的生命週期內與品牌保持長期關係。
因此,車載 AI 是一條「新的營收模式」,而不是功能小改款。
2. Google Gemini 進入 GM 的車款後,車子的體驗到底會變成什麼樣?
可以想像成「車內住了一個懂你、會提醒你、會幫你整理資訊的 AI」。它不只是 Siri 或導航,而是一個具備完整推理能力的助手。
例如:
它會知道你今天會塞車,主動問你要不要提早出發。
你說「我等一下要接小孩」,它會查路況、計算時間、規劃停車點。
它會整合空調、音樂、座椅記憶,幫你調整到你習慣的狀態。
它能用自然語言回答關於車況、旅程、電量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它會越用越聰明,因為它會學習你的習慣。
3. GM 說 2015 年後的車都能升級,這對汽車市場意味著什麼?
這是一個極重要的訊號,過去,汽車的科技能力是由「出廠年份」決定的,新功能通常只有新車才配備。
但現在 OTA 升級改寫了這條規則:
舊車不再落後。
舊車主也能進入最新生態系。
車廠的營收來源從「賣新車」變成「服務整體車隊」。
這種「延長生命週期+延長營收周期」的模式,會在未來 5 年快速普及。車廠將逐漸轉型成 AI 與長期服務公司,而不是傳統製造商。
4. AI 會取代車內介面嗎?未來的車還需要「螢幕」嗎?
螢幕還是會存在,但用途會大幅改變。目前車廠投入大量資源在車內 UI 設計:大螢幕、多選單、精緻動畫。但語言模型的介入讓一切變簡單:
你不需要「找功能」,你只需要「說出想做的事」。
多數操作會從 Touch 變成 Voice。
車內介面會變成備用方案,而非主要操作方式。
就像智慧型手機的按鍵被觸控取代,未來車載 UI 的主角會是語音、語意與推論,而不是按鈕與介面。因此,語言模型正在吃掉車機 UI,這會在 2026–2028 之間明顯發生。
5. Google、Apple、Amazon 都搶著做車載 AI,最終會變成什麼局面?
大方向已經很清楚:會形成「車載 AI 生態系戰爭」。類似智慧型手機的 iOS vs Android,但規模更大、影響更深。三大陣營會是:
Google Gemini:以 GM、Honda、Volvo 等合作車廠為主。
Apple:強化 CarPlay,深化 Siri 與車載功能。
Amazon Alexa Auto:應用在部分美國品牌與電動車。
此外,中國的華為、小米也會形成另一個大型區域生態。
車廠會像手機品牌一樣,不得不站隊。未來決定你用什麼車,不是看馬力,而是:你要的是哪個 AI?哪個生態系?哪種協作方式?
6. 這對台灣供應鏈到底有什麼具體影響?會是機會還是挑戰?
是「高風險、高機會」的局面。台灣掌握車載電子、紅外線感測、螢幕、晶片、電控模組,是全球 Tier 1 與 Tier 2 的重要供應者。但在語言模型主導的車內環境中,硬體不再是唯一核心,價值會向軟體與系統整合移動。
對台灣來說,新的機會包括:
AI 車載模組與邊緣運算晶片需求增加
高亮度、可動態調整 UI 的車載螢幕需求提升
車用系統需要新的安全與延展能力
Tier 1 廠必須具備 AI 整合與介面調校能力
台灣可成為跨國車廠在亞洲的 AI 陣列測試基地,挑戰在於:如果供應鏈只留在「硬體角色」,將逐漸被邊緣化。
7. 一般使用者能從這波變革得到什麼?真的會「很有感」嗎?
會,而且是非常有感。車載 AI 的改變不像「螢幕變清晰」或「音響變好聽」那樣微小,它會直接影響你每天使用汽車的方式。你會開始習慣:
不再按按鈕找功能,而是直接說出要做什麼
車內彷彿多了一個會提點你的夥伴
汽車變得更會「理解你」
行程規劃變得主動而不是被動
車況管理從平常忽略,變成被 AI 自動照顧
這將是繼自動停車、自動跟車後,最能讓一般駕駛明顯感受到的體驗躍進。
參考資料: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擁有著作權。如有引用、轉載或任何商業用途的需求,請來信聯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用內容建立信任
用洞察塑造品牌
在 AI 時代,真正有力量的行銷不是廣告聲量,而是持續輸出的深度思考。InfoAI 把全球 AI 趨勢與報告,轉譯成清楚、精準、有觀點的內容,讓企業不只是跟上變化,而是成為洞察的提供者,讓品牌變成被信任的決策夥伴。如果你不想只是「談 AI」,而是想「透過 AI 影響市場與客戶」,那就從內容開始。歡迎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InfoAI 讀懂 AI 如何改變世界
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Content Power 重構並流動知識
重新提煉知識轉化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