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重新打造《綠野仙蹤》:Google 與 Sphere 攜手推出沉浸式經典重現,揭示生成式技術的未來場景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一場不只是放映的電影首映:綠野仙蹤登上 Sphere 巨球螢幕
2025 年 8 月 28 日,拉斯維加斯的 Sphere 場館將迎來歷史性的首映,不只因為選片是 1939 年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而是這部電影已被重塑為一場沉浸式、多感官、由 AI 主導重新打造的全新體驗版本。
這場由 Google DeepMind、Google Cloud、Warner Bros. Discovery 與創意科技工作室 Magnopus 共同參與的跨界合作,歷時近兩年規劃,動員超過 2,000 名工程師、藝術家、動畫師與 AI 專家。這不僅僅是一場重映,而是一場「重新製作但不重拍」的科技實驗。
對內容產業來說,它揭示了一個新的現實:當 AI 能夠掌握影像生成、角色表演、構圖補全與場景擴張,經典作品是否還需要靠原導演與原演員重現?還是可以被訓練、生成、強化,然後走進另一種商業生命週期?
01|Google 讓 AI 接手導演與剪接師的工作?
本次專案最關鍵的兩個技術突破,在於兩個你可能不熟悉但將來會常聽到的 AI 能力:outpainting 與 performance generation。
Outpainting 是指讓 AI 在原始畫面之外的空白區域「自動擴充場景」,像是從原始 4:3 畫幅延伸至 16K 全景畫面,生成合理的背景、人物位置與光影。
Performance Generation 則是根據角色過往的動作模式與表情,推測出「如果有另一顆鏡頭存在時,演員會怎麼動作與反應」,並生成新視角的動態表演。
這代表,即使 Judy Garland 當年從未拍過背後鏡位的畫面,如今 AI 也能重建出她轉身、走動、表情甚至呼吸的畫面。這是一場技術上極為敏感的操作,既要維持角色神韻,也不能讓人一眼看出是「假造」。
Google 團隊表示,他們並未僅靠模型「自由發揮」,而是以 Warner Bros. 原始素材,劇本、拍攝照片、概念設計與場景草圖,做為訓練資料,讓 AI「模仿」原導演 Victor Fleming 的構圖與敘事節奏。
換句話說,這部《綠野仙蹤》是由 AI 導演,卻受限於原創者的意圖與風格,就像一場「忠實模仿式重拍」,在尊重的框架中進行創造。
02|沉浸式展演,不是影院而是全感官場域
如果你對 Sphere 還不熟悉,簡單來說,這個場館是由 Madison Square Garden 集團打造的全球最大球型顯示空間,其 LED 螢幕面積達 160,000 平方呎,解析度高達 16K x 16K,並結合 4D 聲音、風速、氣味與溫度控制系統,是一座專為「沉浸式娛樂」打造的科技地標。
在這場放映中,觀眾坐在球形螢幕中心,畫面圍繞四面八方鋪展開來。隨著 Dorothy 踏上黃色磚道,四周的地面與牆面也會「變身」為動畫路徑,風吹草動全場共享。
而在女巫騰空飛起時,場館中的吊燈閃爍、氣味轉為燃燒味,耳邊響起 3D 音效聲道所創造出的飛行音場——這已不是傳統觀影,而是一場類似虛擬劇場的「空間敘事」。
這樣的模式,已在音樂會與現代藝術中逐步成形,如 U2 早前在 Sphere 的演出也採用沉浸式多媒體背景,但套用到一部經典電影,則是前所未有的實驗。
03|為何選擇《綠野仙蹤》當第一炮?
選片為《綠野仙蹤》,背後有多層考量:
版權與授權完整:作為 Warner Bros. 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一,《綠野仙蹤》具備高知名度與清晰的商業版權線。
視覺與幻想元素鮮明:該片本身即擁有場景、人物與劇情上的強烈奇幻色彩,適合進行 AI 延伸畫面與感官模擬。
歷史象徵性:作為第一部在 Sphere 上放映的電影,選擇一部能喚起美國世代記憶的作品,更能放大行銷與話題效應。
此外,它還有象徵意義:在片中,Dorothy 說過一句經典台詞:「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如今,在 AI 建構出的全新視覺世界裡,這個「home」可能不再是過去的家,而是另一種由資料驅動的重構宇宙。
04|生成式 AI 為何能勝任電影重製?
許多人可能直覺認為 AI 用於電影應該是幫忙修復、升級解析度,但這次專案真正令人震撼的地方,在於生成式 AI 不只是「工具」,而是「共同創作者」。AI 的技術參與包含:
延展場景邊界,從原始鏡位生成環繞畫面。
推理角色姿勢、表情細節,補完未拍攝的動作。
透過自然語言理解劇情發展,創造符合敘事邏輯的場景變化。
保留演員原貌風格,避免不自然的「AI 臉」。
特別的是,Google 團隊並未將模型「端對端訓練」後直接使用,而是每個段落都由人類導演、動畫師與演算法工程師共同審閱、微調,使其在美學與真實感之間取得平衡。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種新型態的「AI 主導協作式電影重製流程」,未來可應用於更多經典、短片、甚至舞台劇、紀錄片。
05|這對內容產業意味著什麼?
這不只是單一場景升級,而是開啟了一種全新內容生態的可能性:
(1)IP 的再生與長尾效益延伸
原本進入公共領域或逐漸被遺忘的 IP,如今可透過 AI 重製重返市場,讓 IP 持續創造收益,例如:
沉浸式放映場館版權銷售
生成式素材授權(如角色建模、動態設計)
教育、展覽等衍生應用(如導覽、虛擬互動)
(2)經典內容成為訓練資料的一部分
這次 Google 使用原始劇本與照片訓練 AI,也讓我們看到未來 AI 內容生成會走向「特定風格模仿」的深層應用,例如訓練模型專門生成「費里尼式鏡頭」、「宮崎駿式構圖」,形成品牌風格化生成。
(3)新型放映場景推動供應鏈升級
沉浸式場館若成為趨勢,將影響:
製片與後製流程的規格
內容分發標準(需能適配環形、曲面或多維度播放)
電影院商業模式轉型(從「放映票」變成「體驗門票」)
06|台灣可以做什麼?誰應該注意這場變革?
若你是影像後製公司、文化科技策展單位、VR/AR 展演公司、或經營場館的業者,這次案例帶來的啟示非常實際:
有舊影像素材就有商業機會:只要掌握素材授權與一定品質,即可評估是否用 AI 進行擴展與再生產。
沉浸式展演場域正在全球複製中:香港、西安、東京、首爾都已有在地版本的球形場館或裸眼 3D 體驗空間,台灣若規劃類似展演中心,應從內容端開始投入。
生成式 AI 正在打開「文化 IP 重製」這塊全新產業鏈,包含角色修復、語音合成、動作模擬與場景還原等,對動畫、遊戲、紀錄片等多媒體產業都具啟發。
07|結語:經典不滅,AI 是新一代的「夢工廠」
這次《綠野仙蹤》的沉浸式版本,並不是一場單純的懷舊,而是一場內容科技與生成式 AI 技術的示範秀。我們看到的不只是 AI 技術力,而是一種內容觀的轉變,從線性創作到資料驅動的重構、從靜態播放到沉浸式參與、從一部電影變成一場全場域的敘事工程。
當生成式 AI 能夠處理「回到過去」這個命題,經典就不只是被紀念,它們可以被重新創造,重新觀看,甚至重新理解。你若是影視創作者、AI 工程師、品牌展演策劃者、娛樂場館營運者,甚至只是對未來媒體感興趣的觀眾,都能從這場實驗中,看見未來內容再製的可能性。
在這場由 AI 所牽引的魔法風暴中,舊時代的經典正在被注入新生命。而這股力量,很可能就是未來娛樂產業新的「黃磚之路」。
參考資料:
TechCrunch: Wizard of Oz blown up by AI for giant Sphere screen
The Verge: An immersive version of The Wizard of Oz is coming to the Las Vegas Sphere
The Verge: Google used AI to enhance The Wizard of Oz for the Las Vegas Sphere’s giant screen
WSJ: How Google Used AI to Re-Create ‘The Wizard of Oz’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洞察觀點|GPT-5 從對話工具進化為任務執行者,接下來你會用 AI 幫你完成什麼?
AI 新手必看:GPT、Claude 和 Gemini 模型選擇指南
提升生產力的秘訣,用 GPT 排序你的每日任務
如何用 AI 提升內容創作效率,讓你脫穎而出
OpenAI 推出 ChatGPT 多功能智慧代理:AI 開始幫你「做事」的時代來了
OpenAI AI瀏覽器計畫,挑戰Google Chrome的野心
你未來的工作方式,可能會被這場變革徹底改寫:OpenAI 正準備讓 ChatGPT 變成下一代的 Google Docs + Slack
Mattel × OpenAI:當 Barbie 有了 AI 大腦,你的玩具櫃迎來世代交
OpenAI推ChatGPT超級助理 挑戰Siri與Google Assistant
OpenAI推出語音影片互動功能 ChatGPT進化為AI助理
OpenAI升級Operator代理人,開啟AI進軍企業自動化新時代
OpenAI推ChatGPT-4o語音AI助理 挑戰Siri引爆智慧助理競賽
OpenAI 推出 ChatGPT PDF 匯出功能 強化企業應用場景與專業使用體驗
讓 ChatGPT 更懂你,OpenAI 記憶功能使用指南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