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ging Face 進軍桌上機器人市場:299 美元開源機器人 Reachy Mini 開放預購,挑戰閉源巨頭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Hugging Face 用 299 美元機器人打開了開源 AI 應用的另一扇門

從 AI 模型平台到桌面級機器人,Hugging Face 正在試圖重塑 AI 如何以更開放、更親民的方式走入每一個人的生活與創作場域。它們最新推出的開源桌上機器人「Reachy Mini」,雖然看似只是一台不到 30 公分高的小機器人,但背後的設計哲學與技術整合策略,卻透露出一個重要訊號:AI 的硬體未來,不再專屬於科技巨頭。

01|什麼是 Reachy Mini?一款「你買得到、拆得開、改得動」的 AI 機器人

Hugging Face 在 2025 年 7 月發表 Reachy Mini,這是一款完全開源設計的桌上型機器人。產品分為兩個版本:

  • Reachy Mini Lite(售價 299 美元)

  • Reachy Mini Wireless(售價 449 美元)

兩者皆可動、可編程、模組化,具備:

  • 六自由度動作控制(頭部旋轉、軀幹傾斜、天線活動)

  • 內建螢幕作為表情眼睛

  • 攝影機、麥克風、5W 喇叭

  • 可連接 Wi-Fi、使用 USB-C 充電

  • 預載 15+ 個可互動行為模組(例如點頭、回應聲音)

其外觀可愛且近似動畫角色,適合教學、展示與創客使用。

基本款 Lite 版售與進階的 Wireless 版本,兩者皆具備完整的模組化控制機構與開源程式架構。Lite 版預計於 2025 年夏末出貨,Wireless 版將於 2025 年秋季起陸續交付

這款機器人高約 28 公分、重量僅 1.5 公斤,設計上兼具輕巧與可擴展性,採用六自由度機構設計,可進行頭部旋轉、軀幹擺動與天線動作。配備鏡頭、麥克風與 5W 喇叭,可進行語音與視訊互動,並內建兩個具表情的數位「眼睛」螢幕,展現出高度擬人化互動風格。

02|從 Hugging Face 模型平台邁向硬體終端:為何他們要做機器人?

Hugging Face 過去幾年一直是 AI 模型開發與共享平台的重鎮,尤其以 Transformers、生態社群與開源文化聞名。但 AI 不再只是「在雲端跑模型」,而是開始走向現實世界。HF 推出機器人,是以下這個邏輯的延伸:

「讓每個人都能觸碰 AI,下一步是讓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 AI』。

這一策略的實現來自今年初 HF 收購法國開源機器人公司 Pollen Robotics。Pollen 原先推出的全身型機器人「Reachy」即採開源硬體設計,Reachy Mini 正是該產品概念的桌面延伸版,並首次整合進 Hugging Face 的工具鏈與平台生態。

這不只是產品延伸,更是 Hugging Face 將「模型載體」帶入物理空間的實驗性嘗試。

03|開源硬體 × AI 模型:Reachy Mini 如何串接 Hugging Face 生態?

這款機器人的關鍵價值,不只是硬體本身,而是能夠整合 HF Hub 上超過 170 萬個模型與 40 萬筆資料集包括語音辨識(如 Whisper)、語者識別、情緒分類、文字轉語音(TTS)、大語言模型(如 LLaMA)等。使用者能透過 Python SDK 將 AI 模型部署至機器人中,實現以下應用場景:

  • 結合 Whisper 做語音辨識,讓機器人聽得懂自然語言

  • 使用 TTS 模型,讓機器人講話

  • 透過情緒分析模型,讓機器人能「感受」對話者情緒

  • 與大型語言模型(如 LLaMA、Gemma、Mistral)結合成聊天機器人

  • 在 HF Spaces 上分享應用,讓他人成為共同開發者

例如,一名開發者可下載情緒分析模型,讓 Reachy Mini 在辨識用戶語氣後以相對應表情回應;或者導入 Whisper 模型,讓機器人能夠進行英文語音輸入指令。這樣的開放能力,大幅拓展了桌上機器人的可玩性與應用廣度。

換句話說,這是一台能執行 Hugging Face 生態中任一模型的實體載具。而其開源特性也讓它不侷限於單一用途,而是「可被開發者自由定義」的 AI 平台。

04|針對誰而設計?學生、創客、研究人員的 AI Playground

從產品的價格與規格來看,Reachy Mini 並非要取代產業用機器人,而是試圖解決另一種痛點:「AI 學習與創作門檻過高」。

誰是核心用戶?

  • 中小學教師與學生:結合 Scratch 教學、STEM、科技營,提供能「看得到也摸得到」的 AI 實驗環境。

  • 大學生與研究人員:作為人機互動實驗平台、語言模型測試介面,或社會機器人原型設計工具。

  • 創客與創新團隊:在展覽、demo day、行銷活動中展示具互動性的 AI 解決方案原型。

此策略有別於 Boston Dynamics 的 Spot 或 Tesla Optimus 強調高端技術,而是回到最廣大用戶的需求,可學、可改、可負擔。

對教育工作者來說,Reachy Mini 的潛力不止於硬體展示。它可作為「AI 機器人素養課程」核心教材:從組裝、控制到訓練模型,一機即能涵蓋硬體工程、程式設計、AI 推論等多個層面。

透過 Scratch 等圖形化語言的支援,年齡更小的學生也能輕鬆理解 AI 與機器人互動邏輯。對於推動 AI 素養教育的台灣中小學與大專院校而言,此產品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高可玩性的解決方案。

此外,其桌上型設計與 1.5 公斤的重量也利於學校搬運與活動現場展示,不若傳統教育機器人如 NAO 機器人或 Pepper 那樣笨重、昂貴又不易維修。

05|硬體「非完美」刻意設計:實驗性而非產品化

HF 在發佈中刻意聲明:Reachy Mini 是一款「尚在實驗階段」的產品,並不保證穩定性與功能完整度。它以 as-is 形式銷售,意味著:

  • 沒有正式保固

  • 沒有售後客服中心

  • 使用者需自行動手排錯與升級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設計,但對熟悉開源文化的族群而言,這反而代表:

  • 自主性高

  • 可深度客製化

  • 鼓勵社群共同貢獻與改良

這種「給你一套骨架與工具,你自己定義玩法」的策略,也非常契合 Hugging Face 社群驅動的文化本質。

06|與封閉型機器人平台的差異?一場開放式創新的逆襲

當我們把 Reachy Mini 拿來與市面上其他機器人比較(如 Softbank 的 Pepper、Amazon Astro、Tesla Optimus),可以明顯看出策略上的根本差異:

broken image

這意味著 Reachy Mini 打造的是一種「開放式創新社群驅動」的機器人生態,有點像是「Arduino+ChatGPT+行動裝置」的綜合體。

07|為何這對台灣值得關注?教育與 AI 應用創新的雙重機會

台灣目前積極推動「科技教育普及」、「AI 素養教育」,並提倡「做中學」的數位學習策略。Reachy Mini 這類產品正好補足了以下幾項痛點:

  • 價格親民:教師或學生團隊自行募資即可入手。

  • 軟體與教材支援多元:支援 Python / Scratch,搭配 Hugging Face 模型說明文件,即可快速應用。

  • 可結合在地語言與文化:開放架構可導入台語語音模型、本地口語訓練資料集,打造本土化人機互動。

  • 推動 AI 自造者文化:從模組組裝、韌體設定到模型部署,訓練學生成為未來的 AI 創客。

對台灣的新創團隊而言,這也是一個開發「AI+機器人服務」的起點:不論是智慧零售、互動展場、教育科技,皆可快速用 Reachy Mini 原型實現。

08|未來展望:Reachy Mini 是產品,更是「創意流動的平台」

Reachy Mini 所代表的,不只是某一種硬體品項,更是一種「重新分配 AI 創造力」的方式。HF 透過它讓原本只能寫模型、看 console 輸出的開發者,真正能夠「賦形於現實」,把 AI 化為具象的人機互動。

更關鍵的是,它透過開源與社群,使 AI 開發不再是少數人壟斷的技術競賽,而是一場去中心化的創意運動。

參考資料:

Hugging Face Makes Desktop Robot Available for Pre-Order

Reachy Mini – The Open-Source Robot for Today's and Tomorrow's AI Builders

[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

  • 權利聲明: 本文之著作權為 InfoAI 所有,並受《著作權法》保護。

  • 授權範圍: 如欲引用、轉載、公開發布或用於任何商業用途,皆須事先取得 InfoAI 的正式書面授權。

  • 聯繫方式: 授權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個能深刻理解 AI 並擅長創造卓越內容的長期合作夥伴,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請來信至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如果你也對全球最新的AI現況與趨勢有興趣,歡迎點擊[ 按鈕]訂閱InfoAI電子報,或是掃描[QRCode ]/點擊[ 按鈕]加入Line社群,隨時隨地獲得值得閱讀的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AI素養的起點,是擁有世界的視野。
InfoAI為您打開一扇窗,每日博覽全球AI動態,將最新的資訊與洞見盡收眼底。
我們不只讓您『知道』,更讓您『看懂』,從廣博的見識中,淬鍊出屬於您的獨到眼光。

InfoAI 為您:

01|精選出最值得關注的新聞

02|解讀新聞洞察趨勢與啟發

03|從市場商機進行深度探索

broke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broke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