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I 家用反攻戰啟動:擬人 Siri、機器人與智慧螢幕將登場
蘋果 AI 家用反攻戰啟動:擬人 Siri、機器人與智慧螢幕將登場
Siri 將動畫化登場、家中將迎來智慧顯示器與 AI 機器人,Apple 計畫重塑智慧家庭生態,挑戰 Alexa 與 Google Nest

作者=InfoAI 編輯部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蘋果 AI 大躍進:桌面機器人與新 Siri 引爆智慧家庭革命
根據 Bloomberg 記者 Mark Gurman 的獨家報導,蘋果正在研擬一系列以 AI 為核心的全新家庭設備陣容,包含:
桌上型智慧機器人,可移動追蹤、具備表情與互動能力
6 吋螢幕智慧音箱(smart display),將作為家庭控制中樞
擬人化、動畫式的 Siri 語音助手
全新的 homeOS 系統,整合居家裝置控制與 AI 回應
AI 驅動的家庭安全攝影機與監控設備
這些計畫正標誌著蘋果從「AI功能補強」轉向「AI驅動的產品創新」的關鍵時刻。
對許多關注蘋果發展的人來說,這不只是硬體設備的推陳出新,更是蘋果正在建立屬於自己的 AI 生態閉環。Siri 將從一個手機內的語音助手,轉型為貫穿使用者生活場景的智慧角色。
此外,未來蘋果的這些裝置並非單打獨鬥,而是能彼此互相聯結,例如:
能與 iPhone / iPad / Mac 互聯,形成無縫 AI 生態
搭配 Apple Watch 進行在宅狀態與活動監控調整
將 Siri 變成「全域裝置上的虛擬個人助理」,可記住你在不同設備上的指令偏好與行為習慣
透過 Apple Vision Pro / 未來的 AI Glasses 進一步擴展虛擬互動空間
01|桌面機器人是什麼模樣?它為何成為焦點?
根據 Bloomberg 報導中提到,蘋果正在開發一款桌面型 AI 機器人,類似於將 iPad 安裝在旋轉機械臂上的裝置,能根據使用者位置追蹤與轉向。The Verge 進一步指出,它甚至可執行如「跳舞」、「表情動畫」等動作,展現高度的互動感與擬人設計。
這類機器人將不僅是裝置,更像是家庭中的「虛擬人物」。蘋果也曾在內部展示相關影片,內容為機器人以「表情化 Siri」報氣象、播放音樂與互動,令人聯想到 Pixar 的動畫角色。這種擬人機器人的意義是:
為 Siri 注入角色與個性,拉近使用者心理距離
建立「陪伴型 AI」的市場想像,對抗 Alexa、Google Assistant 的工具性定位
將 AI 作為一種生活體驗,而非僅是數位功能的延伸
02|智慧螢幕顯示器:家庭的 AI 中控台
蘋果計畫推出的另一項核心裝置,是一款配備六吋螢幕的智慧顯示音箱,支援:
Apple Music、Apple TV 等媒體播放
FaceTime 視訊與多使用者辨識(如臉部辨識切換帳戶)
Siri 語音控制與動畫化表情
整合居家場景設定與設備控制
這項裝置將運行全新的 homeOS,被設計為家庭的「AI 控制塔」,並預計於 2026 年中推出。入門版本(代號 J490)可能會在 2025 年底前搶先問世,而高階版本(J595)則具備機械臂,可旋轉與調整角度,定價可能超過 1000 美元。
這使我們得以一窺蘋果的意圖:將過去侷限在 iPhone 與 HomePod 上的 Siri,解放至可視化、可操作、可情境對應的互動界面中。
03|全新版本的 Siri:語音助手變成動畫角色
最引人注目的轉變,莫過於蘋果重新設計的 Siri。這次的方向不再只是強化語意理解能力,而是直接讓 Siri「具象化」:
Siri 會以動畫圖像呈現,如 Finder 圖示或 Memoji 風格的頭像
能在智慧螢幕與機器人上,根據語調與情緒改變表情
在語音回應之外,輔以視覺動畫與場景互動
能主動插話、推薦、提醒(例如在家庭場景中自動介入對話)
這將讓 Siri 脫離原有的無形角色,而成為家庭中的「有形 AI 夥伴」。這不只是一種 UX 設計的變革,更是蘋果對 AI 人機互動邊界的重新定義。
04|AI 家用安全攝影機:從隱私到預測性防護
另一項尚未正式發表、但據 Bloomberg 指出已在開發中的產品,是 AI 居家監控設備,預計搭載:
AI 圖像辨識(例如區分家庭成員、陌生人)
本地運算與隱私強化
Siri 控制與事件通報整合
結合 HomeKit 自動化場景(例如特定時間啟用警示、燈光、門鎖)
這項計畫意圖延伸 Siri 在居家領域的角色——從語音助手,轉為智慧守門人。對蘋果來說,進軍家庭安全意味著與 Ring、Nest 等競品正面交鋒,市場潛力巨大,但對隱私與資料處理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05|為什麼蘋果現在要打這場「家庭 AI 再戰」?
iPhone 成熟期進入瓶頸:蘋果近年 iPhone 營收成長趨緩,必須尋找新成長點。
AI 助理與硬體結合的市場重新洗牌:Alexa、Google Assistant 在語音市場過度工具化,尚未形成真正的高價值 AI 裝置生態。
生成式 AI 普及帶來消費者教育效果:GPT-4o、Gemini、Claude 等提升了消費者對語言模型的接受度與期待。
蘋果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 AI 生態平台:不能再依賴「與 OpenAI 合作」就止步,而是要讓 Siri 成為 AI 使用者習慣的入口。
06|這不只是產品線,而是一次品牌與角色再定位
蘋果正在試圖讓 Siri 蛻變成一個「家庭 AI 成員」的角色,有視覺、有語氣、有動作、有情感反應,而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語音回應工具。這種角色化設計,若落實成功,將會帶來以下的影響:
提升蘋果在 AI 賽局中的差異化優勢
創造裝置間更強的網狀綁定效應(從手機延伸到家中每個角落)
為未來可穿戴裝置(如 Apple Vision Pro、AI Glasses)鋪路
建立長期使用者認同的品牌記憶點與情感連結
這是「科技變得更人性」的具體表現,也可能是蘋果搶佔下一波 AI 家用體驗高地的關鍵武器。
07|三大潛在延伸方向
根據目前所獲得的資訊,預測蘋果在未來可能還會有這三大動向:
推出全家庭場景整合訂閱制(Apple Home+)
類似 Apple One,但整合 homeOS、Apple TV+、音樂、住家保全服務,提供整合式家庭體驗。開發 Vision Pro + Siri 動態投影版本
未來在 Vision Pro 裝置中可能讓 Siri 以動畫形式出現,進行空間對話與視覺互動。引入家庭 AI 模型選擇權與本地化運算模型
讓使用者選擇使用 OpenAI、Anthropic 或 Apple 自研 LLM 模型,強調隱私與模組彈性。
結語|Siri 的新人生,AI 家用戰場的新起點
這不是一次單純的硬體更新,也不只是讓 Siri「更會聊天」。
這是蘋果第一次試圖將 AI 擬人角色化、場景化,並讓硬體與角色共構成為生活中的「陪伴科技」。從 iPhone 裡的語音助手,走到家中桌面上的互動畫面,Siri 正在迎來自己的第二人生。
這場 AI 家用裝置之戰,蘋果不只是要做出比 Alexa 更聰明的語音助手,而是要打造一個你會記得、會互動、會有情感的「數位同伴」。它的對手不只是 Google 和 Amazon,更是我們對「科技應該怎麼存在於生活中」這個問題的答案。


參考資料:
Apple plots expansion into AI robots, home security and smart displays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8-13/apple-s-ai-turnaround-plan-robots-lifelike-siri-and-home-security-cameras
Apple's big AI home push: upgraded Siri, Pixar-like robot, smart display and more
https://www.tomsguide.com/ai/apples-big-ai-home-push-upgraded-siri-pixar-like-robot-smart-display-and-more-heres-what-we-know
Apple's plan for AI could make Siri the animated center of your smart home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58931/apple-ai-siri-smart-home-robot-security-camera
Why is Apple planning to make a robot?
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article/why-is-apple-planning-to-make-a-robot.html
Apple's first smart screen could still launch this year
https://www.tomsguide.com/home/smart-home/apples-first-smart-screen-could-still-launch-this-year-but-youll-have-to-wait-for-the-robotic-version
FAQ|關鍵問答
以下整理了幾個你可能最想問的問題,助你快速釐清與掌握關鍵要點。
Q1:Apple 為什麼要推出 AI 家用機器人?
Apple 想在智慧家庭領域重新奪回主導權。過去 HomePod 與 Siri 在市場上表現平平,如今透過 AI 驅動的家用機器人與智慧顯示器,Apple 希望重建與用戶的日常互動場景。
Q2:這些新產品可能包含哪些功能?
傳出中的機器人將具備 自主移動、家庭監測、視覺辨識、語音交互,而智慧顯示器則可能結合 Siri 升級版、FaceTime、影音娛樂、居家控制中心 功能。
Q3:與現有 Siri 有什麼不同?
Siri 將升級為 「更聰明、更主動的助理」,能夠理解多步驟需求、記住上下文,並與家用硬體深度整合,而非僅限於單次指令。
Q4:這些新計畫對 Apple 的 AI 戰略有什麼意義?
這是 Apple 嘗試縮小與 OpenAI、Google 在 AI 助理上的差距,同時打造一個「以家為中心」的 AI 生態系,把 AI 深植到硬體與日常使用場景。
Q5:家用機器人市場有多大機會?
根據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全球消費性機器人市場在未來幾年將以驚人的速度擴張。預測數據顯示,市場規模有望從2024年的約100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代初期的370億至1040億美元之間,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普遍預測在25%至30%之間。這股強勁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AI技術的成熟、感測器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費者對於家庭自動化與智慧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
Q6:對台灣與全球市場有什麼潛在影響?
台灣在 Apple 供應鏈與智慧家庭應用上都有角色。若 Apple 的家用機器人落地,可能帶動 零組件需求、IoT 設備整合、在地 AI 服務 的新一波投資與應用。
AI 協作聲明:
本篇文章由 InfoAI 團隊策劃,並透過人工智慧工具協助資料整理與內容撰寫,最終內容由編輯進行人工審閱與優化。
如果你覺得這篇解讀對你有幫助,歡迎訂閱 InfoAI 電子報,我們將持續為你精選 全球 AI 新聞與趨勢洞察,幫助你看懂新聞背後的真正意義。
也別忘了加入透過[QRCode]/[按鈕]加入 Line 社群 InfoAI Line 社群,隨時掌握值得關注的 AI 發展與專業觀點。

版權聲明與授權須知
本內容由 InfoAI 享有著作權。任何引用、轉載或商業使用,請先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 申請授權。
定製內容/供稿合作
需要專業的內容夥伴嗎?Content Power 可提供專題企劃、撰稿與SEO優化等服務。來信 contentpower688@gmail.com,告訴我們您的目標與時程,我們將盡快回覆並提出建議。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
AI賦能 × 出版顧問
從選題到出版,我們結合AI技術、專業顧問與知識庫,打造一條龍智慧內容創作方案
用 AI 賦能內容輸出
量身打造內容企劃與寫作策略,結合 AI 工具與知識輔助系統,協助快速產出符合讀者需求的精準內容。
用 AI 賦能出版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