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變工作市場:從薪資結構、職位設計到招聘與裁員,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從研究員到 Prompt 設計師,AI 工作型態與薪資版圖正劇變

· 精選解讀

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

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2025年十大熱門AI職位完整解讀

AI 帶來的職場大洗牌,哪些工作最值錢?

2025 年,全球 AI 熱潮持續升溫。無論你身處美國矽谷,還是台北信義計劃區,從「AI 研究科學家」到「Prompt 工程師」,AI 專業人才已成為各大企業爭相搶奪的「金飯碗」。根據 LinkedIn、Glassdoor、Bloomberg 等權威調查,AI 領域的高薪職缺不僅數量快速成長,平均薪資與需求更屢創新高。本文將深入剖析 2025 年最有「錢景」的 10 大 AI 工作,帶你一窺職場新格局,以及台灣人才該如何迎接這場 AI 人才戰爭。

01|全球企業搶人大戰,AI 高薪職缺榜單全公開

隨著生成式 AI、機器學習、大型語言模型(LLM)等技術快速成熟,2025 年的 AI 職缺已不再局限於學術象牙塔。從核心技術研發到應用開發、從產品規劃到資安治理,只要你懂 AI、會用 AI,企業都搶著找你。以下為 2025 年全球需求最旺、薪資水準領先的十大 AI 職位:

  1. AI 研究科學家(AI Research Scientist)

  2. 機器學習工程師(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3. AI 架構師(AI Architect)

  4. 資深資料科學家(Senior Data Scientist)

  5. 生成式 AI 工程師(Generative AI Engineer / LLM Engineer)

  6. AI 資安工程師(AI Security Engineer / AI Safety Engineer)

  7. AI 產品經理(AI Product Manager)

  8. 資料工程師 / MLOps 工程師(Data Engineer / MLOps Engineer)

  9. AI 驗證與測試工程師(AI QA Engineer / AI Testing Engineer)

  10. AI 應用開發工程師 / Prompt 設計師(AI Application Developer / Prompt Engineer)

這些職位不僅年薪動輒百萬(美元計),在台灣一線新創、外商企業中更開出 200 萬到 400 萬台幣以上的高薪,甚至開出股票期權、彈性遠端等優渥條件。

背景脈絡:AI 熱潮推動職場結構重組

過去,AI 領域主要由少數科技巨頭與頂尖學者主導。但近兩年生成式 AI 技術突飛猛進,OpenAI、Anthropic、Google、Meta、Nvidia 等領頭羊點燃戰火,帶動產業從「AI 技術升級」走向「AI 應用落地」。全球數百萬企業加速導入 AI,不僅帶來軟硬體創新,更徹底改變了「人力資本」版圖。

四大關鍵推力

  1. 技術突破:LLM、大語言模型與多模態 AI 技術發展,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商業潛能。

  2. 企業需求:金融、醫療、製造、零售、教育等產業對 AI 專才需求大增,跨界人才炙手可熱。

  3. 人才全球流動:美國、歐洲、新加坡、台灣等地均積極搶才,市場薪資水準直線攀升。

  4. 產業升級與轉型壓力:數位轉型已成企業存亡關鍵,懂 AI 的跨領域人才成為破局關鍵。

為什麼這些職缺備受關注?AI 技術與產業雙重驅動

  1. 薪資、缺口雙高:AI 研究員、AI 架構師、生成式 AI 工程師等,開出全球前段班薪資;但市場缺口始終無法補足。

  2. 產業應用廣泛:不再是純軟體公司,傳產、醫療、金融、教育、內容產業全都爭搶 AI 人才。

  3. 跨領域人才最搶手:懂商業、會協作、兼具技術深度的「T 型人才」需求飆升。

  4. AI 資安與治理新風口:AI 深度參與營運後,資安、法規、道德治理等職位快速崛起。

企業如何找人、如何留人?AI 人才市場的兩大矛盾

  1. 只會寫程式」不夠,跨領域溝通力成關鍵
    來越多企業強調「技術+商業+用戶」三位一體,不僅要能寫 AI 程式碼,還要懂產品規劃、數據應用、用戶體驗與風險管理。

  2. 球薪資競賽,台灣新創與外商積極加碼
    際公司以優渥待遇吸引台灣頂尖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導致本地企業面臨「人才外流」壓力。反之,也吸引國際新創設立台灣辦公室搶才。

台灣市場:AI 專才需求強勁,產業路線有何不同?

台灣 AI 人才需求有三大明顯特色:

  • IC 設計、晶片開發相關 AI 工程師: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在半導體與硬體 AI 應用領域持續增聘。

  • AI+產業 Know-how 跨域人才:懂製造管理、醫療流程、SaaS 軟體的 AI 應用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更吃香。

  • AI 應用與 Prompt 工程師需求飆升:生成式 AI 與自動化工具落地普及,推升 Prompt 設計與應用開發需求。

  • 外商/新創主攻領域:多聚焦於生成式 AI、AI 資安、雲端架構、MLOps(機器學習運營)、AI 應用平台等,職缺彈性高、薪資有競爭力。

產業新趨勢:Prompt Engineering、MLOps、AI Governance 成藍海

  •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詞工程):生成式 AI 普及後,懂得設計、優化 Prompt 的應用工程師需求暴增,許多外商開出美金 15 萬以上年薪搶才。

  • BLOps(機器學習運營):AI 模型規模化、落地化的過程需要大量自動化部署、維運工程師,具備「資料工程+AI DevOps」能力者供不應求。

  • AI Governance / Ethics(AI 治理與倫理):AI 法規、資安、倫理治理人才成為新興高薪職缺,金融、醫療、政府部門需求最為強勁。

誰會受到影響?這些職缺最適合誰

  • 資深工程師/資料科學家:轉型升級往 AI 研究、架構、生成式 AI 技術精進。

  • 新鮮人/轉職者:可針對 Prompt Engineering、MLOps、AI 應用開發等投入實戰,建立跨界專業。

  • PM/產品經理/顧問角色:需強化 AI 技術基礎,結合商業策略,成為推動組織數位轉型的核心角色。

  • 資安、法規與治理人才:有志跨入新領域者可提前布局,結合產業 Know-how 創造專屬競爭力。

洞察觀點:AI 職場升級三大建議

  • 主動學習 AI 技術+產業應用:不僅會用工具,更要懂「AI 思維」與落地方法。

  • 跨領域協作力是決勝關鍵:強化商業溝通、產品規劃與用戶洞察,擁抱多元團隊合作。

  • 持續關注新興職位與產業趨勢:例如 MLOps、Prompt Engineering、AI 資安治理等領域,有機會創造職涯突破。

未來展望:AI 人才的下個 5 年會如何演變?

預期到 2030 年,AI 高薪職缺將持續擴大,產業結構將走向「工程+治理+創意」三大路線融合。
AI、會應用、能溝通的人才,將成為企業數位轉型與創新升級的關鍵引擎。台灣若能積極培育跨域 AI 專才,不僅能在國際人才市場立足,更有機會打造自有的 AI 創新生態。

總結觀點

2025 年的 AI 職場,既是機會也是挑戰。頂尖 AI 人才薪資屢創新高,但也要求高度的學習力、協作力與創新思維。不論你是技術出身還是商業背景,只要肯投入學習與實戰,善用台灣產業優勢,人人都有機會在 AI 世代搶占職涯先機。

FAQ|關鍵問答

Q1:2025 年 AI 高薪職缺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
主要集中在 AI 研究、生成式 AI、機器學習、AI 架構設計、AI 資安治理、MLOps、Prompt 設計與跨產業應用(如金融、醫療、製造、教育等)。這些領域同時具有高薪資與高度成長性,且職位類型正逐漸多元化。

Q2:沒有博士或碩士學歷,還有機會進入高薪 AI 產業嗎?
有機會。除了 AI 研究科學家等核心技術職缺,許多生成式 AI、Prompt 設計、MLOps、AI 產品經理等職位更重視實戰經驗與跨領域協作能力,自學、參與開源社群、累積作品集也能脫穎而出。

Q3:台灣 AI 人才市場的特色與美國有何不同?
台灣特別重視 AI+產業應用,如半導體、製造、ICT、SaaS 等領域。與美國矽谷相比,本地市場對跨界、懂產業流程的 AI 工程師與產品經理需求更高,並且新創、外商帶動高薪市場競爭。

Q4:Prompt Engineer、MLOps Engineer 會取代傳統工程師嗎?
不會取代,但會補足。隨著生成式 AI 與 AI 工具普及,Prompt 與 MLOps 工程師成為不可或缺的新角色。傳統工程師可透過學習 Prompt 設計、AI 自動化平台,實現職涯轉型與升級。

Q5:AI 資安與治理型職缺的成長潛力如何?
極高。AI 進入金融、醫療、政府等產業後,資安、合規與倫理治理的需求快速爆發,相關職位薪資與發展空間大幅提升,適合法律、資安、管理等背景人才轉型投入。

Q6:企業該如何吸引並留住 AI 高端人才?
不僅靠薪資,更要提供具挑戰性的專案、多元職涯發展空間、彈性工作與學習資源。台灣企業可強化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營造有吸引力的創新工作環境。

Q7:想進入 AI 領域,從哪裡開始準備?
建議從 Python、機器學習入門,參與 Kaggle、Hugging Face 等實戰社群,持續關注 AI 新技術與應用動向。可依興趣專攻生成式 AI、資安、MLOps、產品規劃等細分領域。

參考資料

Top 10 AI Jobs in 2025, LinkedIn Emerging Jobs Report

Highest Paying AI Jobs in 2025
https://www.glassdoor.com/research/ai-jobs-salary-2025

AI Talent War Heats Up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7-30/ai-jobs-salary-demand

如果你也對AI趨勢感興趣,歡迎訂閱我們的AI新聞電子報、加入Line社群,一起即時掌握全球AI最新動態與應用案例!

Section image

InfoAI 是針 AI 產業新聞進行精選與解讀的媒體

我們每日追蹤全球技術與商業動態

透過收集、比對驗證與分析

將複雜訊息轉為能落地的決策建議

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看懂趨勢、做出更好的選擇

Section image

Content Power

{ AI 世代的出版商 }

運用AI與知識庫

聰明創作好內容

Section image

提案成功研究院

助力創業成功,募資成功,提案成功。